《化工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2、风险评价作业管理制度1、目的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管理关口前移,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遏制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2、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生产经营区域。2.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2.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2.4所有进人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2.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2.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2.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2.8企业周围环境;2.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3、职责3.1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
2、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安全评价小组,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3.2 安全部负责组织本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组织风险评价小组确定重大及巨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3.3 安全部应确保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人员进行应有的培训,以承担指定范围内的工作。3.4各部门对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并实施控制。4、风险评价的组织和管理4.1风险评价的组织4.1.1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小组:组 长:总经理副组长:生产副总(分管技术、安全、生产)成 员: 工会人员、生产技术部人员、安全部人员、各车间部室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员、设备员、工艺员、工段
3、长、值班长、岗位班长主操作、副操作等。4.1.2各部门应成立由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评价小组在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同时应鼓励其他员工参与危害和影响的确定。4.2. 风险评价的管理4.2.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在安全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4.2.2公司应通过各种途径使风险评价工作小组成员接受必要的培训,使其具备熟悉工艺技术、安全健康管理知识、法律法规要求知识、常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和技巧能力。5、评价时机5.1 公司常规活动每年一次。(一般不超过12个月)。5.2 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遇有下列情况应在开始之前:5.2.1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5.2.2 技术改进项目。5.
4、2.3 生产设施的变更项目。6、评价准则6.1 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6.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6.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44号);6.1.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6.1.4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3月30日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6.1.5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实施办法(国家安监局令第10号);6.1.6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6.1.7安全评价通则(安监管技字200437号);6.1.8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
5、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6.1.9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6.1.10山东省工业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暂行规定(鲁政办发200854号);6.1.11“关于印发山东省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安发200519号6.2 有关行业的规范,技术标准。6.2.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6.2.2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及补充和修正表;6.2.3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6.2.4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6.3 我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
6、、技术标准。6.4 我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6.5 合同规定。7、评价方法及过程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选择:工作危害表分析 (JHA)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7.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应考虑7.1.1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7.1.2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a.正常状态指正常生产时状态b.异常状态指生产活动中开车、停车、检修等情况下的危险因素与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的状态c.紧急状态指生产活动中出现意外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状态7.1.3六种危险危害因素: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性、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7.
7、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方法7.2.1 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危害识别方法,包括: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预先危害性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等,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附录5。7.2.2 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 活动或操作性质; 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 危害分析的目的; 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 潜在风险度大小; 现有人力资源、专家成员及其他资源; 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 是否是法规或合同要求。7.2.3 各部门应首先制定安全检查表(SCL)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对工作活动、工艺操作等采用
8、工作危害性分析(JHA)。也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其他的识别方法。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附录5。7.2.4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步骤(参见附录6)7.2.4.1按岗位划分作业活动作业活动的划分可以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地理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划分,或者将以上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划分。如:开车、停车、设备检修、突然断电、断水、机泵跳闸、正常操作、物料搬运、药剂配制、取样分析、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储罐内部清洗作业、吊装、动火、承包商现场作业等。7.2.4.2识别设备设施的危害可按下列顺序;厂址:地质、地形、周围环境、气象条件等;厂区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危险设施布置、安全距离等;建构筑物;生产工
9、艺流程;生产设备、装置、化工、机械、电气、特种设备等;作业场所: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工时制度、女工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管理设施、急救设施、辅助设施等。7.3 识别危害根源和性质7.3.1 在进行危害识别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 谁(什么)会受到危害 伤害怎样发生7.3.2 评估人员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包括:1)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2)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错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
10、行为(制造危险状态);3)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环境与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4)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管理。7.3.3 在进行危害识别时,要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1)火灾和爆炸;2)冲击和撞击;3)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4)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5)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适宜度、重复性工作等);6)设备的腐蚀、缺陷;7)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8)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7.3.4 危害识别应
11、考虑由于过去或将来的运作、产品或服务可能造成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影响,包括以往生产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丢失、废弃与处理活动等。同时也应考虑异常(包括启动、关闭、维修、停机、工程开始/结束及其他非预期运行的情况)以及事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泄漏、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紧急疏散、人员伤亡或重大环境污染)。7.4 评价风险和影响评价小组应对所识别的危害事故、事件加以科学评价,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容忍的程度,具体步骤包括:7.4.1 评价发生危害事故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大,重点考虑危害发生的条件(比如正常、异常或
12、紧急状态发生)、现场有否控制措施(包括个人防护品、应急措施、监测系统、作业指导书、员工培训)、事件或事故一旦发生,是否发现或察觉,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参考附录1);7.4.2 决定所识别的危害及影响发生的后果有多严重,重点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伤亡程度、经济损失、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小、持续时间以及对本公司形象的影响(参考附录2),如同时涉及到两个方面,以高分为准;7.4.3 评价风险。结合所辨别的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其风险的大小以及是否可以容忍的风险(参考附录3),风险评价的结果可分为以下几种: 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LS=13) 可容忍
13、的(R=48) 中等的 (R=912) 重大风险(R=1516) 巨大风险 (R=2025)注:R=LS危险性或风险度(危险性分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频率)S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7.4.4 各部门对本部门的生产过程中所识别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对中等以上的风险进行汇总,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安全部。7.4.5 安全部组织公司评价小组对各部门上交的危险源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本公司范围内的重大及巨大的风险,编制重大风险清单下发至各部门。7.4.6各部门建立各部门的风险清单。7.5 风险控制7.5.1 风险程度的大小是制定何种控制措施的依据,各部门应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
14、措施(见附录4)7.5.2重大或巨大的风险是公司制定目标及隐患治理的基础及依据,安全部应组织制定控制目标和制定控制计划(参考附录4,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确定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资金,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消除、减少危害和影响,防止潜在事故的发生。责任部门整改完毕报安全部门进行落实和验证。7.5.3各部门对评价的中等及以下的风险进行讨论并制定出风险控制措施,并检查落实。7.5.4风险控制措施,一般采取以下四种对策: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管理对策、个体防护。7.6重大及巨大的风险作为制定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基础和依据。7.7常规性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应每年一次,在每年底前进行
15、;非常规活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应在活动开始之前进行(如拆除、新改扩建项目、建维修项目、开停车、较重要的隐患治理项目和较重要的工艺变更、设备变更项目等)。7.8 安全部每年一次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应用效果进行检查和评审。7.9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主要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7.10当产生下列情况时各部门应及时进行辨识与评价,将风险评价结果及风险清单报安全部。a.新工艺、新设备技改、技措项目b.法律、法规更新c.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d.相关方要求e.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8、各车间、部室风险评价结束,写出报告,本单位留存外,还应报公司安全部备案。9、附录附
16、录1:评价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表附录2: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及频率表附录3:风险评价表附录4: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表附录5: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方法简介附录6:评价过程图附录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等级标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防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
17、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附录2: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等级法律、法规、其他要求人财产损失/万元停工公司形象5违反法律、法规合标准死亡大于50部分装置(大于2套)或设备停工重大国际国内影响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大于25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行业内、省内影响3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截肢、骨折、听力损伤、慢性病大于10
18、1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地区影响2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小于10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公司及周边范围1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形象没有受损附录3: 风 险 评 价 表严重性可能性123451123452246810336912154481216205510152025附录4: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风险度(LS)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025巨大风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6重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评估立即或近期整改912中等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
19、年内治理48可接受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要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4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无需采取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附录5:评价过程图: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公司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风险评价准则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合同规定行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划分作业活动确定风险评价范围与目标按生产流程的阶段按作用任务按地理区域按生产/服务阶段按装置按部门作业环境中的不安全状态危害辨识有害的作用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评价风险重大风险(15-16)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轻微或略小的风险()可容忍()确定是否可接受风险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两年内治理立即或近期整改立刻实施期限指定风险控制计划评审控
20、制计划的适宜性巨大风险(20-25)中等()附录6: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方法简介:1 工作危害分析(JHA)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1.1 分析步骤:a)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b)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
21、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c)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害后果;d)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e)进行风险评价;f)建议安全工作步骤。2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是基于经验的方法,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安全检查分析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编制的依据主要有:a)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b)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c)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d)分析人个人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2.1 分析步骤a)建立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从有关渠道(如内部标准、规范、作
22、业指南)选择合适的安全检查表。如果无法获取相关的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必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制定检查表;b)分析者依据现场观察、阅读系统文件、与操作人员交谈、以及个人的理解,通过回答安全检查表中所列的问题,发现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等各方面与标准、规定不符的地方,记下差异;c)分析差异(危害),提出改正措施建议。2.2分析要点a)安全检查分析表分析的对象是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等,检查项目是静态的物,而非活动。故此所立检查项目不应有人的活动。b)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时既要分析设备设施表面看得见的危害,又要分析设备设施内部隐藏的内部构件和工艺的危害。如:超压排放;阀门等按装方向;安全阀额定压力
23、;温度、压力、黏度等工艺参数的过度波动;防火涂层的状态;管线腐蚀、框架腐蚀、炉膛超温、炉管爆裂、水冷壁破裂;仪表误报;泵、阀、管、法兰泄漏、盘管内漏;反应停留时间的变化;防火、安全间距、消防道路与装置和储罐的距离;报警连锁;防爆电器防爆问题、装置区的非防爆问题;消防器材的数量;仪表误差;安全设施状况;作业环境等,在识别危害都应考虑到。c)检查项目列出后,还应列出与之对应的标准。标准可以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可以是行业规范、标准或本企业的有关操作规程、工艺规程的规定。检查项目对应的标准可能不只一个。应该知道达不到标准就是一种潜在危害。d)列出标准之后,应列出达不到标准可能导致的后果,如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火灾、爆炸、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灼伤等。e)根据后果的严重性和发生的可能性判别风险的大小。f)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控制措施,控制措施不仅要列报警、消防、监测、检查、检验等耳熟能详的控制措施,还应列出工艺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如连锁、安全阀、液位指示、压力指示等。10、文件修改记录序号版本号文件更改章节、条款号更改人更改日期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