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习题(共7页).doc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习题(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习题(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社会救助篇一、简答题1、社会救助主要有哪些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1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国家为公民提供救助是无条件的。2 资金来源的单一性,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3享受对象有限性。4保障水平的最低性,保障国民最低生活水平。5 资格审核的严格性,。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1 生活社会救助,解决贫困人员吃穿等温饱问题的一项社会救助项目。2 医疗社会救助,对低收入患者给予一定的医疗费补助的社会保障项目。3生产社会救助,政府给予低收入者提供生产上帮助的社会救助项目。4住房社会救助,有三种形式:(1)提供住房给低收入这和家庭,收取低于市场的房租。 (2)给予住房补贴
2、。 (3)以较低的价格卖给低收入者。5 教育生活救助,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社会救助。6 灾害社会救助,政府对受灾家庭提供物质上帮助的社会救助。7护理社会救助,政府对需要护理的的人员提供现金和实物帮助的社会救助。8 法律社会救助,法律援助。2、我国农村医疗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 目标。意见要求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在全面推行农村医疗社会救助制度的同时,可选择二到3个县(市)作为示范点,通过示范指导推进农村医疗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力争到2005年,在全国基本建立起规范 完善的农村医疗社会救助制度。2, 救助对象。农村医疗社会救助的救助对象为农村的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和地方政府规定的其
3、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3, 救助方法。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资助医疗社会救助对象缴纳个人应付分担的全部或部分资金,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4, 申请,审批程序。农村医疗社会救助的程序是:申请人(户主)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申请表,如实提供医疗诊断书,医疗费用收据,必要的病史资料,已参加合作医疗按规定领取的合作医疗补助证明,社会户主帮困其功能块证明等,经村民代表评议同意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任命祝福对上报的申请表和有关材料进行逐项审核。对符合医疗社会救助条件的上报县(市,区)民政局审批。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乡镇上报的有关材料进行复审核实,并及时签署审批意见。5
4、, 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农村医疗社会救助基金主要通过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来源主要有:地方各级财政每年在年初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的 资金;地方各级民政部门面年从留归民政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或一定数额的资金;社会各界自愿捐赠资金; 基金形成的利息收入;按规定可用于 的其他资金。同时,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中西部贫困地区 给予适当支持。3、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存在哪些问题主要内容:1、 奖学金2、 助学贷款3、 勤工助学4、 补助金5、 学费减免存在问题:1、 教育社会救助职责不明2、 资金问题是困扰该体系完善的最大阻碍因素3、 “五大”帮困
5、措施自身的缺陷(1) 助学贷款 A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银行贷款给大学生生的积极性不高。B没有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协调机构 (2) 勤工俭学A工作岗位实在太少,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B报酬太低,无法真正解决大学生的经济问题C大学生的勤工俭学的观念有待于更新(3) 帮困奖学金A各高校设立的各种帮困奖学金发放金额偏低,享受人数偏少B由于一些原因使得一些贫困大学生不能享受到许多奖学金C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透明性和公开性差等情况,缺乏公正和公平(4) 学杂费减免A享受条件太苛刻,能够享受的大学生数量非常有限B无论是享受人数上还是享受金额上,都有逐步减少的趋势(5) 直接困难补助无法保证其经
6、费来源4、 私立高校的教育社会救助体系尚未健全A由于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的不完善,私立高校的贫困大学生与公立学校的贫困大学生相比更难从银行得到贷款。B公立高校所具有的“帮困奖学金”“直接困难补助”“学杂费减免”和“勤工俭学”在私立高校中还很少见4、什么是灾害社会救助?它有什么特点?答:灾害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向因遭受自然灾害袭击而造成的生活贫困的社会成员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以保证其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帮助灾民确立自行生存能力的一项社会救助项目。 灾害社会救助的特点:(1) 内容的广泛性。内容不仅包括对人的救护、对物的保护,而且还包括心理压力的缓解、自信心的重建等。(2) 手段的多样性。救助手段
7、即救助措施,其手段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组织手段。(3) 对象的选择性。灾害救助的对象必须是因灾害收入水平低于贫困线以下的灾民。要经过调查和认定后,才给予救助。(4) 救助的复杂性。灾后灾民的复杂性以及灾区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导致了许多复杂的情况,从而使救助比较困难。(5) 水平的低层次。其救助水平是低层次的,它以维持灾民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为原则。二:论述题试论述生活社会救助的对象及原则救助对象:一个国家内,凡属于生活水平等于或低于法定最低生活水平线的个人和家庭,均被列入社会救助对象,一般来说,生活社会救助的对象有以下几类:(1) 无依无靠又没有生活来源的居民。这类国民绝大多数
8、属于长期救助对象,多半指孤儿、无社会保险津贴的劳动者、长期患病者、未参加社会保险且又无子女和配偶的老人以及享受事业保险金期满后,仍未找到工作,无收入来源的居民。(2) 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或仅相当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国民和家庭。这里包括的国民,类别不少。比如,有一类国民,其工资收入过少,不能使家庭每个成员过上法定的最低生活。又如,有时也津贴的失业者,在享受津贴期满之后仍未找到工作,这多数是上了年岁的老工人。再如,有退休养老金的老人,或是因为要供养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或是因为长期患病而支出沉重。残疾人也属于这类救助对象。 尤其各国国情不同,在救助对象上有不同的划分和偏重。在我国,尤其特殊的二
9、元社会经济结构,生活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氛围城市困难户和农村贫困户。前者还包括了流浪乞讨人员和特殊救助对象。 实施原则:(1) 生存权保障原则:人人都有生存的权利。贫困的原因不能主要归结于个人,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经济转型的变革时期。对于国家来说,对贫困者给予救助是其不容推卸的责任,是一种由政府运作的基本的再分配或转移支付制度。(2) 保障最低生活需求原则:保障最低生活需求原则是指生活社会救助是国家对贫困者实行的一种生活费用或生活资料的补贴,这种补贴仅限于满足社会成员最低的生活需求(3) 不断调整原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物价水平的上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提高
10、而不断调整。具体来说:首先应该与居民的生活水平相挂钩。其次应该与物价相挂钩。(4) 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协调的原则:首先,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贫困军民或家庭进行救助,是解决居民生活困难的主要措施。但贫困居民的困难往往是多方面的,仅靠有限的生活社会救助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此在进行生活社会救助时,既要安排现金和实物救助,又要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居民,帮助他们开拓生产门路,提高生产技能,解决就业问题,从根本上脱贫。其次要与最低工资制度、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相协调,最后,要与贫困者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贫济困活动相结合。(5) 法制化原则:法制化原则是指依靠法律手段来保护社会贫困者的权利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救助 社会福利 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