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四年级下语文填空(共18页).doc
《长春版四年级下语文填空(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四年级下语文填空(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长春版小学四年下册语文重点-填空1-1 小蓝裙一、 填空1、文中出现(四)次“不协调”分别是(不很协调)、(不协调)(很不协调)、(不对劲)四种说法,这四种说法截然不同,意思层层深入,表达效果逐渐增强。2、文章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小蓝裙)是明线,(人物心里变化)是暗线。3、一件小蓝裙使小镇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阐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完美生活的态度)。1-2 渡河少年一、问答题1、 阳光在他的背上滚动像一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这句话把(水珠)比做(银鱼)。2、 “脱、擎、滑”动作描写说明(少年游泳技术的娴熟和高超)3、 “蹿、滚动、套、捡、跑、写”这几个词语都
2、是描写(动作)的词语。这几个词语刻画了少年(动作敏捷与性格的坚强),表达了作者对少年的(敬佩和喜爱)。4、 孩子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老人的话比作(棒子)。“当头挨了一棒”,形象地写出了少年没有想到老人会拒绝,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孤零零”和“立”形象地表现出少年当时(无助和不知所措)。5、 我看见了孩子两眼睁得溜圆,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蹙在一起。“这段文字是对少年的(坚强与刚毅)的描写。6、 秋风秋水环境描写,突显了(少年不服输的性格)。7、启示:说明(困境能够磨练意志)。使人走向(成功)二、渡河少年说明困境能够磨炼意志,使走向成功。1-3 一
3、千根弦一、填空1、“一千根弦”的含义是(“一千根弦”是支持一位盲人琴师心情弹秦五十三年的“希望”。)2、文中的“希望”指的是(弹断一千要弦后,就能见到光明。)3一千要弦说明(拥有美好的向往很重要,只要人们不懈追求,生活就会充实)。4、这篇课文根据(史铁生)的作品命若琴弦改编的,代表作品中短篇小说集礼拜日我遥远的清平湾八、问答题1、盲人从无字的药方里悟出什么?盲人琴师从中悟出了老人的良苦用心,老人希望他拥有美好的向往,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人生。2、你对无字的药方怎么看?“无字的药方”是个善意的谎言。它告诉我们心中拥有美好的向往很重要只要不懈追求,生活就会更充实。九、带急字的成语:急不
4、可待、急功近利、急中生智带美字的成语:美中不足、美轮美奂、美不胜收第三个字是一的词语:九牛一毛、焕然一新、耳目一新、多此一举、背水一战个地方。3-1 西湖的绿一、填空1、 西湖的绿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着重描写了(灵隐)、(苏堤)、(花港观鱼)的景色,表现了西湖的(青春与活力),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爱与赞美之情。2、 西湖的绿这篇课文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3、 用一词概括景点“绿”的特点灵隐绿得(多彩)苏堤绿得(多姿)花港观鱼绿得(多情)4、 幽静的意思是(寂静)九、 重点词语1、 平稳处也碧澄澄的,流得(急)如飞珠滚玉.分外好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水花)比作(飞滚珠玉)。“
5、飞滚珠玉”表现了溪水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与流得急形成对比一静一动,极具生趣。2、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抓住西湖风景(绿)的特点来写的。3、 荷叶要持重一些.翩然起舞了。“水珠滴溜溜滚着”、“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体现了荷叶的(绿),充满(勃勃生机)。“持重”、“成熟”准确又恰到好处。宗璞的西湖的绿(游记)1、雨中去坊灵隐,作者抓住了层层叠叠的树林。“绿得发黑,绿得发蓝”峰下蜿蜒径:“布满青苔此外还有溪水。“碧澄澄”2、漫布苏堤,作者抓住了树木身上绿茸茸的青苔可爱,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3、我在花港观鱼,作者抓住了新
6、荷与初春杨柳的嫩枝相比。一种蓬勃的生机。遍:全都。使:出使。3-2 梅雨潭一、 课后题1、 踞:在文中是蹲或坐的意思。采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梅雨亭所处位置的特点。2、 流:对云的描写充满了动感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3、 扯: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瀑布被岩石分成几绺的样子,生动形象。4、 仿佛:似乎,好像。5、 像:在形象上相同或有些共同点。6、 般:一样,似的。7、 似: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8、 “浮”写出梅雨亭位于凌空的岩石上那奇妙险峻的姿态。缩句:岩石与草丛透出绿意。七、 填空1、 梅雨潭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代表作品有背影、踪迹。2、 梅雨潭是一篇(游记散文),课
7、文按照(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记叙的。3、 梅雨亭、梅瀑、梅雨潭的位置关系是:(梅雨亭)对面是(梅雨瀑)下面是(梅雨潭)4、 作者(从远到近),先写远处看到的(瀑布)。从(形态)和(声音)两方面来写,再(从上到下),重点写(水花)。5、 “瀑布的上面像是整齐而平滑的布,在向下流的时候仿佛被扯成大小的几绺,最后成了飞花碎玉”在这段话中,作者把瀑布溅起的水花先后比作(白梅)(杨花)突出了水花的(细小和轻盈)。这句话主要写的是(梅雨瀑)仿佛.一般 造句走进草原,我们仿佛置身于大海一般。般:烟花流星般从空中滑过。要带着(愉快)、(惊喜)的语气。扑面而来,扑眼而来、扑鼻而来八、 积累1、 表示“绿”的三字
8、词语:绿莹莹、碧澄澄、绿油油、绿茸茸、绿茵茵、绿生生2、 表示“绿”的四字成语:苍翠欲滴、翠色欲流、一碧万顷、一碧千里、莽莽苍苍、3、 “幽”是半包围结构,部首是山,起笔是竖。9画4-1 回乡偶书解释少小:年轻的时候。老大:年老的时候。无改:没什么变化。衰:疏落的意思。客:指作者自己。何处:什么地方。乡音:家乡的口音。鬓毛:两鬓的毛发和眉毛。二、填空1、 回乡偶书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作者是(唐)(贺知章),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2、 “鬓”字的部首是( )除去部首还剩(10)画,组词(鬓角)(鬓发)(两鬓)(双鬓)它的形近字有(鬓、
9、鬃、发髻)3、 “衰”用部首查(点横)再查(八)画,组词(衰老)(衰败)(衰亡)它的形近字有(衷心、衷情、哀)4、 回乡偶书中的“偶”(偶然)书(书写)5、 “笑”形象地写出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6、 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思乡爱乡之情。7、 贺知章字(季真),与李白、张旭等合称“诗中八仙”也是吴中四士之一。8、 诗意: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到老了才得以返回,家乡的口音虽然没变,但两鬓的头发已经花白稀疏了,小孩看见我不认识。笑着问:“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4-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 填空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唐)代诗人(李白)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的依依惜别)
10、之情。也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还有赠汪伦、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2、前两句诗是(叙事)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等,“故人”说明(两位诗人的情谊深厚)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绘出(开阔的江上景象),表现出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深厚的情谊。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代表作品有将进酒、独坐敬亭山、古朗月行等。维护 维修 维生素 思维唯一 唯有 唯独 唯恐惟妙惟肖4-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王维字“摩诘”,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后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山居秋瞑、山中送
11、别、送元二使安西2.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称重九。重阳节是民族传统节日,还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忆:想念山东:华山以东独:独自异乡:他乡。为异客:作为他乡的客人。异:别的,另外的。、逢:到。遇到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倍:加倍佳节:美好而欢乐的节日,泛指所有的节日。登高:古时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萸:植物名,又叫越椒,有香味,古时人们在重阳节佩上茱萸,据说可以辟邪。3.一个“独”,两个“异”字,强调了诗人在他乡(人地生疏)的凄苦。4.全诗抒发了王维客居他乡(思念亲人的)感情。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已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表达了亿万炎黄子孙共同的生活感受)。6
12、.重阳节又称敬老节。7.萸:11画笔顺8.异,有分别;不相同(异口同声)(大同小异)(日新月异)(异曲同工)(异样)(异议)奇异;特别:(异香)(异彩)(异想天开)惊奇;奇怪:(惊异)(诧异)另别的;别的:(异日)(异地)分开:(离异)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1颐和园1、颐和园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作者(移步换景)按(游览)的顺序介绍了(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2、课文开门见山,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
13、作者的赞美之情。3、课后题:描写方法第一个句子写(长廊),主要采用数字说明的方法,如:七百多米,273间。第二句写佛香阁,主要以它的颜色和形状等造型特点描写,如:八角的、宝塔形、三层、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第三句写的是昆明湖,主要采用比喻的修辞,突出了(静)和(绿)。长廊:(长)、(美)佛香阁:(高)写长廊从(总体介绍)再从(内部介绍),最后介绍(外部环境)这段话抓住长廊(内部)的特点,介绍横槛上五彩的画,“273间,间间不同”,可以看出(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从而体现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和能工巧匠的智慧)画舫:指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慢慢地游过是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的静。“游”与“
14、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对衬。(一静一动)更加突出湖水的静。“几乎”一词也(恰如其分),没有它(描写就会失真),用上它,能形象地说明(湖面的平静)5-2 水乡一、填空1、水乡是描写(江南水乡)的美景的(记叙文)抒发了作者对水乡的(热爱之情),赞扬了(建设江南水乡的人们勤奋不息的精神)。2、作者按(游览)顺序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景,重点写了(嵌在窗框里的美景),(绿色的堤岸)、(彩色的田野)、(绿树环绕的村落)、(石拱桥)和来往的船只。3、“这江南水乡的景色,真叫人目不暇接!”这句(总结全文),揭示(中心),既赞美了水乡的(自然美景),又讴歌了(人们的勤劳善良。)4、“窗口开得很别致,形状像一把张
15、开的折扇。”“里面的景致嵌在窗框里,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扇面。”这两个分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窗口的形状)比喻成(张开的折扇)。将窗外的景致比喻成(天然的水墨画扇面)。5、“白墙、红瓦、闪亮的窗,有的还有楼,有阳台,有喜鹊尾巴似的屋檐。”前一个分句介绍了水乡(房屋)的特点,后一个分句用(比喻)写出了不同样式的(建筑),把(屋檐)比作(喜鹊尾巴)。6、“十八条驳船,在烟雨迷蒙中,像一条穿云破雾的长龙。”句中把(驳船)比作(长龙)。5-3 野荷塘一、 填空1、 野荷塘是以写(景)为主的文章,描写的是(祖国北方的边锤野荷塘的美景),表达作者对祖国塞北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2、 野荷塘按照
16、(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具体描写了野荷塘的形状,荷叶的长势野荷花的样子,颜色,大小等表达了作者由衷的喜爱和赞美。3、 野荷塘究竟野在哪儿?位置体现野长势茂密体现野天然形成体现野4、 课文围绕(野荷塘),展开记叙听记野荷塘,白天参观野荷塘,晚上观赏野荷塘。5、 又走数十步.酒杯这句话运用比喻,空葫芦形象展现了荷塘的形状,把(大荷叶)比(作磨盘)和(芭蕉扇),(小荷叶)比作(芋碗),酒杯让我们体会到(荷叶形状很美),(大小不一),(长势茂盛)。6、密密层层写出(荷叶很多,晶莹剔透)光彩四溢表现出(水珠在荷的衬托下如珍珠般美丽,荷塘充满了生机。)7、荷花(坚强生命力强)令作者拍手称奇。 6-1 死是千
17、真万确的一、填空1、死是千真万确既是文章题目,又是文章的幽默所在,是关于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事,体现了他(宽广的胸怀)和(智慧)2、报纸报道.提前一些含义:一切事物都要经过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生命也是如此,衰老和死亡是人生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作用:这句话既为那家报社解了围,又平息了亲戚朋友的愤怒。3、每年4月1日是西方国家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也叫万遇节。4、马克吐温代表作有竞选州长百万英镑、王子与贫儿、镀金时代等。6-2特殊需要一、 填空1、 一张(桌子) 一把(椅子) 一枝(铅笔) 一个(纸蒌) 一些(纸张) 一位(秘书)2、 特殊需要是一则幽默故事,主要写(爱因斯坦和秘书的一次对话),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春 四年级 语文 填空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