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考博总结(共35页).doc
《中国音乐史考博总结(共3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音乐史考博总结(共35页).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音史习题总结 曲文静总结古代部分上古时期葛天氏之乐传说中远古氏族葛天氏的乐舞。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八支歌的内容分别是:载民歌颂载负人民的大地;玄鸟是表示崇拜氏族 “图腾”,即一种黑色的鸟,有人认为是燕子;遂草木是祝愿草木茂盛;奋五谷是祈求五谷丰收;敬天常是歌唱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达帝功是歌颂天帝的功德,希望天帝保佑;依地德是感谢土地的赐予和地神的恩惠;总禽兽之极是盼鸟兽繁殖,为人们提供吃用不尽的肉食、皮毛。葛天氏之乐勾画出一幅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图景,反映了人类进入农业定居阶段后的信仰、观念和愿望,是原始社会极为著名的一部乐舞
2、作品。朱襄氏之乐传说中远古氏族朱襄氏的乐舞。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载,远古氏族朱襄氏(炎帝别号)的时候,天气干旱,植物萎枯结不成果实。有个叫士达的人造了一张五弦的瑟用以求雨,来安定人民的生活。这反映了原始人在干旱的自然灾害面前祈求神灵降雨的愿望,音乐在这里似乎有着巫术般的功能。阴康氏之乐传说中远古氏族阴康氏的乐舞。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在阴康氏的初期,水道不通,湿气很重,人们创作了健身的舞蹈来驱散湿气。这是人类与自然搏斗过程中产生的古老健身舞。刑天氏之乐传说中远古氏族刑天氏的乐舞。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刑天和炎帝争夺领袖的位置,炎帝砍掉了他的脑袋,埋葬在常羊山上。刑天就用双乳作眼睛,以肚脐当嘴巴,“操干
3、戚以舞”,即拿着斧头、盾牌手舞足蹈起来。这应是远古氏族祭祀战神的乐舞。伊耆氏之乐(蜡辞)传说中远古氏族伊耆氏的乐舞。据礼记郊特牲载,伊耆氏在每年十二月要举行盛大祭祀万物的祭礼,叫做“蜡祭”,其蜡辞为:“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歌辞中反映了先民岁末祭祀时祈求收获的愿望。云门黄帝部族崇拜云图腾的乐舞。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黄帝氏族是以云为图腾的。云门就是一部崇拜云图的乐舞。在周代六乐中,它用来祭祀天神,周礼春官称“云门大卷”。咸池据说是尧时的乐舞。据周礼和吕氏春秋记载,咸池是黄帝时的乐舞。“周礼”郑玄注:“大咸咸池,尧乐也”,可能尧时有所增修。咸池是天上西宫星名,古人称它是西方日
4、落之处。淮南洪兴祖补注:“咸池者,水鱼之囿也。注云:水鱼,天神。”因此,咸池可能是以水鱼图腾崇拜为主的乐舞。庄子天运篇描绘其“充满天地,苞裹六极”,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在周代六乐中,用来祭祀地神。箫韶舜时乐舞。简称韶;又名韶 、大 (韶)、九招;由于作于虞舜时代,故又名韶虞;乐舞由编管乐器排箫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称为箫韶;乐舞有九个段落,所以又叫九韶;有九次歌唱,又称为九歌;有九次变化,所以又叫九辩。由这多个名称可知,韶乐是内容丰富而富于变化的多段体乐舞。所谓“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尚书益稷),乐舞的高潮是第九段,并以鸟图腾崇拜为主要内容。乐舞的风格是“温润以和,似南风之至”(乐纬动声
5、仪),具有高度抒情化的特色。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和孔子都欣赏过这部作品,并给与高度评价。据通典乐载,秦时名招舞,公元前201年有汉高祖更名文始。这是一部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并且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的作品。弹歌据传是黄帝时期的古歌谣。载于吴越春秋,辞曰:“断竹、续竹、飞土、逐 ”。音韵学家认为古韵难伪,并且从弹歌的二言四句的形式来看,它产生的时代古老性是较为可信的。歌词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在江苏张家港市搜集到的一首古老的河阳山歌斫竹歌相同。含意为砍断竹子、做成弯弓、弹出泥丸、追逐野兽,可见这是一首反映远古时期狩猎活动的歌谣。伶伦贾湖骨笛陶响器大夏夏代乐舞。又名大夏。记载于吕氏春秋古乐:“禹立,
6、于是命皋陶作为夏籥九成,以昭其功。”这说明大夏是一部由编管乐器“籥”伴奏的多段体乐舞。据礼记载,“八佾以舞大夏”,“皮弁素积,裼而舞大夏”,可知在周代以后大夏是由64人跳舞表演,表演者头戴皮帽,下著白裙,光着脊梁。这是一种富于浓郁劳动气息的盛大群舞场面。但在这里,音乐开始成为帝王领袖替自己歌功颂德的工具,反映了私有制确立以后音乐内容产生的质的变化。在周代六乐中,它用来祭祀山川。虎纹特磬候人兮猗夏代情歌,载于吕氏春秋音初篇,产生在夏代之初。歌曲只有“候人兮猗”四个字,后两个字都是感叹字,可以想象音乐中包含的感情色彩是非常强烈的。涂山,是部族名,其所在地说法不一。这则资料常被用作我国古代音乐最早产
7、生地方区域色彩的例证。时日曷丧夏代民歌。载于尚书汤誓:“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歌词有两种解释:一是“老天何时毁灭啊?我与你同归于尽吧!”一是“太阳何时落山呀,等天黑咱们一起逃亡吧!”都是当时人民对夏桀发自内心的诅咒和反抗,也是宣告夏王朝行将复灭的送葬曲。侈乐大濩商朝初期创作的乐舞。也名濩。载于吕氏春秋古乐、墨子三辩。“濩”通“镬”,后者古时亦指用以烹人的刑器。大濩乐舞的名称可能包含歌颂正义战争获得胜利,夏桀得到应有惩罚的含义。这是一部歌颂商汤伐桀的乐舞作品。在周代六乐中,它用来祭祀先妣。雩舞商民族盛行的祈雨乐舞。说文解字云:“雩,夏祭乐于赤帝,以求甘雨也。”郑玄认为,“雩,吁嗟求雨之祭也”。
8、字形即雨的形符下加乎,象征人们在雨中呼号歌唱的激动神态。这种舞是要执着牛尾跳的,而且牛尾要在若干舞者之间轮流传递,所以又叫“代舞”或“隶舞”。代即轮流传递,隶则像两手捧一牛尾。跳这种舞的时候,舞者要作跳出周围盘旋的舞步或舞姿,所以这种舞在卜辞中又叫作“槃隶”。可见商代降神祈雨是十分普遍而且盛行的歌舞形式,也是祭祀仪典的重要内容。有人解释, 魌舞商民族驱鬼逐疫的乐舞。说文解字云:“魌,丑也。今逐疫有其页头。”魌亦作其页,就是古代的方相。周礼夏官较详细地介绍了方相驱疫的过程,可见方相即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中戴假面的舞蹈者。甲骨文中的魌字,作一人头戴假面的舞蹈形状,形象体现了魌舞的特征。目前少数民族地
9、区保存的“傩舞”,应是魌舞的变种或遗存。桑间濮上之音(桑林)商代乐舞。近人闻一多称:“宋、卫皆殷之后,所以二国的风俗相同,都在桑林之中立社,而在名称上,一曰桑林,一曰桑中或桑间。”(神话与诗)据郭沫若释“祖”、“妣”,“桑林之社”是祭祀祖先与青年男女会合的活动。这样的乐舞后来被认为是“商之遗声”,礼记乐记中所说“桑间濮上之音”及桑林一类商乐遗声。左传襄公十年记载宋国在宴会中为晋侯表演桑林之舞,被认为是不合礼仪的。春秋时代,桑林被当作轻浮的“郑声”、“亡国之音”,这都是对商民族音乐怀有偏见和贬义的称谓。四夷之乐易经中的商周歌谣易亦称周易、易经,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卜筮吉凶的著作。其中保存了“帝乙
10、归妹”、“鸣鹤在阴”、“女承筐”等商周时期的古老歌谣。歌词以二言、三言、四言为主,年代应早于诗经。对音乐史研究有重要价值。佾乐悬房中乐大武又名武。大武是一种武舞,以歌颂周武王伐纣的功绩为内容。据礼记乐记宾牟贾记载,春秋时期孔子所见的大武演出,结构共分六段,第一段舞队由北面而来;第二段表现消灭商纣的战争胜利;第三段再向南方进军;第四段表示巩固了南国疆域;第五段分成两个舞行,周公、召公分列左右辅理朝政;第六段表现对周天子的尊崇。有人考证,大武的六篇歌章保存在诗经周颂中。在周代六乐中,它用来祭祀先祖。据通典乐载,秦时犹存,更名五行。六代之乐简称“六乐”,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的六部乐
11、舞,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六部作品是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用以祭天神;尧时的大咸用以祭地神;舜时的九韶用以祭四望;禹时的大夏用以祭山川;商时的大濩用以祭先妣;周时的大武用以祭先祖。六代之乐除用于祭祀大典之外,还在重大宴享活动中表演,因此,它兼有“雅乐”和“燕乐”的双重性质。前三部乐舞属于原始社会时期,都以图腾崇拜为主,后三部作品则是歌颂了三代奴隶制统治者的文德武功,由前三部乐舞“颂神”转向后三部乐舞“颂人”,完全符合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之际文化性质的演变。六代之乐早已名存实亡,只有大武的内容、结构、歌词还部分地在文献记录中保存了下来。但它集自黄帝至西周初年六个时代的时代史诗、音乐精华为
12、大成,是西周统治者一项伟大的文化创举。象舞大司乐中国西周时的音乐机构,也指此机构的乐官之长。据周礼春官大司乐载,其规模相当庞大,确切可考的达1463人。分工明确,大司乐作为乐官之长,执掌乐律、乐正和大合乐,参加各种典礼活动。大司乐以下还有乐师、大师、小师、瞽矇等。机构的职能包括行政、教学和表演三个部分。教学对象为国子与世子,授课内容为乐德、乐语、乐舞三方面,并有严格的学习进度程序。大司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具有较为完备体系的音乐教育机构。它反映了处于鼎盛时期的西周雅乐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完善程度,为当时培养了所需的音乐人才,并促进了社会整体音乐水平的提高。三分损益法我国古代生律法。记载于春秋时期
13、的管子地员篇。用增加或减少弦长三分之一,往返交替反复求律的方法。假设宫音弦长为81,依次得出徵、商、羽、角各音的弦长为108、72、96、64。求出了宫、徵、商、羽、角五音的弦长和音高。因为这种生律法以3为除数,所以又名“三分法”;所得音依次均为五度关系(下方四度等于上方五度),因此又称“五度相生法”;也可称之“管子法”(因管仲而得名)。这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隔八相生法我国古代生律法。三分损益法的又称。这种生律法以黄钟为元声,所生各律按十二律排列时,自出发律至所生律连同首尾计数,共为八律,故名。汉书律历志称之“八八为伍”。但由于三分损益法生十二律不能由仲吕复生黄钟,且各
14、律之间存在大、小半音的区别,所以在明代朱载堉发明“新法密律”之前,循环无极地“隔八相生”也只是一种理想。三分损益十二律我国古代用三分损益法生十二律的一种律制。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又名“三分法”、“五度相生法”、“管子法”,记载于春秋时期的管子地员篇,用增加或减少弦长三分之一,往返交替反复求得五音。三分损益法生十二律的过程则最早见于吕氏春秋音律篇,十二律分别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各律之间音程关系并不均等,而且所生出的最后一律仲吕不能循环复生黄钟,无法周而复始地旋宫转调。诗经楚辞九歌本是古代楚
15、国广泛流传的民间祭歌,后经屈原修辞加工而成了“楚辞”中的代表作品。全曲共有十一首歌曲,依着所祭祀的不同神鬼,有着不同的标题:东皇太一(祭天神迎神曲),东君(祭太阳神),云中君(祭云神),湘君(祭湘水男神),湘夫人(祭湘水女神),大司命(祭司人寿命之神),少司命(祭司人子嗣之神),河伯(祭黄河神),山鬼(祭山神),国殇(祭祀阵亡将士),礼魂(送神曲)。从九歌歌辞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其祭祀场面和中原地区“三颂”的庄重典雅风格完全不同,表现出热烈奔放的浪漫气息;句法参差错落,托体兮猗;已经具备歌舞形式的性质特征,是以灵巫为首表演迎神降神的歌舞。九歌是最能体现“楚辞”特色的作品,是世界上目前所见最为完整
16、的大型祭神音乐的歌诗篇章,也标志着我国大型歌舞音乐的开端。曾侯乙墓编钟成相篇荀子一书中有成相篇的唱词,一般认为,它可能是我国说唱音乐形式最早的萌芽形态。内容是揭露统治者的愚蠢,要求他们推行开明的政治。结构分为三个大段落,包含着同一节奏的五十六次重复。伴奏乐器为“相”,用几尺长的粗竹筒制成,奏起来用两手棒着舂击地面,打出节奏。这说明这种说唱音乐形式是从劳动中间发展而来的,也有人认为不排除成相篇作为夯土号子唱词的可能性。伶州鸠师旷师涓师襄师文秦青韩娥伯牙大音希声墨子“非乐”乐记无锡鸿山墓出土乐器中古时期洛庄汉墓乐器群乐府我国古代音乐机构。据汉书礼乐志载,乐府创立在元鼎五年(BC112),但从出土文
17、物看,乐府于秦朝始建,可能是汉武帝时进行了扩建或改建。汉代乐府诗主管俗乐的机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并加工配乐、创作并填写歌词、创作和改变曲调,研究音乐理论,进行演唱和演奏。汉哀帝绥和二年(BC7)罢省乐府,对这一史实有停办与裁减两种解释。汉书礼乐志则明确记述乐府裁减后的人员并入了太乐机构。汉代乐府对民间音乐的重视,促进民间音乐高度繁荣,对其后中国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此后几朝的乐府则在此方面大为逊色,晋代有太乐乐府,隋书中太乐与乐府不分,唐代大乐署之外无乐府,此后也不再有乐府机构。赵代秦楚之讴汉代各地民歌。据汉书载,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赵、代、秦、楚,不仅仅指山西、河
18、北、陕西、湖北一带,而是泛指东南西北、四面八方的意思。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可知,乐府搜集的西汉时期民歌,其地域几及当日中国之全部,可见乐府采集民歌规模之大和范围之广。李延年鼓吹曲传统乐种,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演奏为主的音乐形式。以鼓、排箫和笳为主奏乐器,中间则有歌唱。据王王献定军礼载,鼓吹乐自秦汉代以来起源于我国西北边境地区。据郭茂倩乐府诗集,鼓吹乐根据主奏乐器和表演场合分为二部,有箫笳者为鼓吹,用之朝会、道路,亦以给赐;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于军中,马上所奏者是也。一般把鼓吹乐按用途分为四类: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横吹。鼓吹乐的具体划分并无严格界限,并随时代而异,愈近后世各类之间区别愈小,逐渐
19、混一统称鼓吹。其音乐成分最初是以外族音乐为主的,两汉间与相和歌、清商乐等民间音乐关系密切,横吹则与西域音乐摩诃兜勒有关;汉魏以后并与北狄乐及北方箫鼓有关。鼓吹乐源于民间,后供奉于官府,其后又逐渐向民间发展,明清以来的民间吹打与鼓吹乐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短箫铙歌鼓吹乐的一种。是汉魏至南北朝间鼓吹乐中最受重视的一种形式。是用于郊、庙的军乐,多在重大场合运用,所以在鼓吹乐中占有最高地位,因此有的著作中将其作为鼓吹乐的代表。晋书乐志中记载了朱鹭、战城南等作品,内容“多序战阵之事”,而曲调实际采自民间歌曲。横吹曲又名鼓角横吹。汉代鼓吹乐的一种。据郭茂倩乐府诗集载,主奏乐器有鼓和角,于军中马上奏之。最初的
20、曲调是汉武帝时李延年根据摩诃兜勒一曲改编的新声二十八解,晋书乐志中别名“胡角”。横吹曲为随军之乐,朝廷亦用以赏赐边将。魏晋以来,二十八解不复具存,而世用者有黄鹄等十曲。今传最早与最典型的横吹曲辞,乃是北朝乐府民歌,如木兰诗、折杨柳等。熊罴十二案鼓吹乐的一种。亦称鼓吹十二案。起源于南朝梁的宫廷鼓吹乐,后用于宋、辽、金的朝会鼓吹乐。宋史乐志中有记载。在朝会活动中是十二案陈设在编悬乐器的四周,配合钟磬等乐器的鼓吹演奏。相和歌汉代汉族各种民间歌曲的总称。它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清唱的“徒歌”,后发展为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和以乐器与歌唱相和的形式,如晋书乐志载:“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是指在弹弦乐器和
21、吹管乐器的交替伴奏下由歌者击节而唱,乃是唱奏并重的。这几类歌曲并无绝对的界限,只是艺术加工的程度不同而已。相和歌常用的乐器有节、笙、笛、琴、瑟、琵琶(汉琵琶,即阮)、筝等,主要的三种调式为清、平、瑟三调。相和歌大部分来自民间,是乐府歌曲中的精华部分。清商乐东晋南北朝以来的民间音乐。是相和歌的继承与发展。东晋南渡以后,北方的相和歌随着汉族政权南迁,和南方的江南吴歌、荆楚西声逐渐融合成一种新颖的音乐,即所谓“清商乐”。因此,清商乐包括了“中原旧曲”(相和歌)、“江南吴歌”、“荆楚西声”三种成分,其中主要成份是南方民间音乐。南北朝以后,它便完全取代了相和歌,成为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隋唐时期,“清商乐
22、”则列入多部乐中,是 “华夏正声”的象征。清商乐所用乐器有钟、磬、琴、瑟、击琴、琵琶、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等十五种。其“清商三调”则是沿用“相和三调”而来,即平调、清调、瑟调。结构略似相和诸曲,但另有和、送。清商乐的古调至今多存于琴曲之中。相和大曲汉魏时期的大曲音乐。是相和歌的最高发展形式,是由器乐、声乐和舞蹈三者组合而成的综合性艺术,并有复杂的多段体结构形式。结构包括“艳”(抒情段落,相当于前奏)、“曲”(歌唱部分)、“解”(器乐伴奏下的舞蹈部分)、“趋”(速度比较急促,相当于尾声)四个部分。宋书乐志记载了汉魏时期的十五首相和大曲的歌辞,东汉时期的陌上桑乃其中之一,反映了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音乐史 总结 3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