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多元回归模型实验报告(共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计量经济学-多元回归模型实验报告(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多元回归模型实验报告(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实验 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实验目的:掌握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方法。实验内容:分析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建立模型。其中,e代表能源效率;p代表能源价格加权指数;s代表第二产业比重。实验步骤:一、1、分析e和p的相关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能源效率e与能源价格加权指数p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2、分析能源效率e和第二产业比重的相关图。从图中可知:能源效率和第二产业比重不是线性关系。二、先建立能源效率与能源价格加权指数、第二产业比重的线性模型回归模型。LS e c p s结果如下:可以看出函数为:E = 9.1170 + 0.0043P - 0.1620St= (4.1892) (1
2、4.5525) (-3.2890)R2=0.8997 R2=0.8923 F=116.95模型结果表明:能源效率的加权价格指数边际为0.0043,正相关;第二产业比重的边际为-0.1620,负相关。R2=0.8997,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不是很高。F检验也是高度显著的,说明能源加权价格指数和第二产业比重对能源效率的总影响是显著的。从图中看出,解释变量能源价格加权指数的统计量值为14.5525,表明能源价格加权指数对能源效率的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他统计量也已通过检验。由于拟合优度较低,所以考虑其他模型。三、建立半对数模型。genr lne=log(e)genr lnp=log(p) LS lne c
3、 lnp s 结果如下:函数为:E= 0.2849 + 0.4907lnp - 0.0416st=(1.0071) (30.2089) (-6.1092)R2=0.9738 R2=0.9718 F=483.2421能源效率的加权价格指数弹性为0.4907,正相关;第二产业比重系数为-0.0416,负相关。R2=0.9738,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F检验也是高度显著的,说明能源加权价格指数和第二产业比重对能源效率的总影响是显著的。从图中看出,解释变量能源价格加权指数p对数的t统计量值为30.2089,表明能源价格加权指数对能源效率的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他统计量也已通过检验。残差分布情况为:从图中可以看出,残差正负波动,预测误差较小,此模型合理。针对问题:(1) 预期第二产业比重S符号为正,一般来说,第二产业的比重越高,能源效率相对较高;能源加权价格指数P的符号为负。(2) OLS估计如上图所示。可知,能源效率的加权价格指数弹性为0.4907,正相关,表示在第二产业比重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每变动1%,能源效率变动0.4907%;0.0416表示在价格不变时,第二产业比重每变动一个单位,能源效率平均变动0.0416%。(3) 检验结论:因为系数为负值并且p0.0000,所以,认为中国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对提高能源效率具有反向作用。专心-专注-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量 经济学 多元 回归 模型 实验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