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与ATP高三复习教案(共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酶与ATP高三复习教案(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与ATP高三复习教案(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时课题:第五章 酶与ATP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2、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与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3、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并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能力目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的科学实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重 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难 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知 识 点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2、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与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3、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并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考 试 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能 力 点影响酶活性的曲线。自主探究点影响酶活性的实验探究易错易混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训 练 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拓 展 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中抑制剂的效果教 法 与 学 法讲授法 讨论法教 学 模 式学导结合五步教学模式教 具 课件 粉笔 教 学 流 程考纲展示: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II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II考纲解读:1、主要考查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2、通过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专一性以及温度和酸碱度对酶活性的影响。3、ATP的结构以及功能【
3、设计意图】:明确考纲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明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机任务。【网络构建】【设计意图】在细致的讲解知识之前,先让学生对本部分内容有大致的回忆。通过回忆唤起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好的为上课作准备。【考点知识汇总】【考点一】酶的化学本质(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学生活动)要求学生从概念中找出其概念三要素。 【活细胞 催化 有机物 】(教师进一步总结) 产生部位:活细胞。 生理作用:生物催化作用。 化学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进一步探究问题一】你能说出组成酶的单体,以及它们的合成部位吗?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蛋白质类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RNA类酶是
4、在细胞核等处合成。【进一步探究问题二】 我们还学习了激素,你能比较激素和酶的关系吗?尝试用数学总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分析。 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产生酶的细胞 产生激素的细胞【过渡】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化学反应却能高效有序地发生,应该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酶。【考点二】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过程的理论分析在讲解该试验时,让学生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高效。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1滴3.5%的FeCl3溶液1滴生物催化剂:过氧化氢酶所含酶的相对数量:1无机催化剂:Fe3+Fe3+的相对数量:25万控制变量:
5、让学生分析实验变量,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对照组实验组2号:90水浴加热3号:加入3.5% FeCl32滴4号:加入20%肝脏研磨液2滴H2O2分解速度用产生气泡的数目多少表示加入试剂的量;实验室的温度;FeCl3和肝脏研磨液的新鲜程度。1号试管2、3、4号试管【教师总结】用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如H2O2的分解,20无催化剂时需活化能75kJ/mol ;用铂作催化剂时,只需活化能54kJ/mol;用H2O2酶时,活化能下降到29 kJ/mol以下。同时,通过这个实验的分析,同学们要实验分析的基本思路。在字里行间渗透出这三项原则,达到实验
6、题少失分的目的。【考点三】酶的特性一、酶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171013倍 思考:这对细胞有什么意义?二、 酶具有专一性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专一性的验证实验分析:(1)实验原理砖红色Cu2O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来判定淀粉酶是否对二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索酶的专一性。(2)实验程序序号项 目试 管121注入可溶性淀粉2mL无2注入蔗糖溶液无2mL3注入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振荡2mL振荡450温水保温5min5min5加斐林试剂1mL振荡1mL振荡6将试管下部放入60热水中2min2min7观察实验结果有
7、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 【进一步探究】问题:如果上实验中用碘液检测最终的结果可以吧?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不可以。现象会一致。 【教师总结】无论什么实验中,都要做到因变量具有可观测性,方能做到实验目的的实现。三、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1、曲线底物浓度酶浓度0 最适pH pH 酶活性受pH影响示意图0 最适温度 t/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v/m mols1v/m mols1反应速度反应速度【学生变式思考】 1、唾液淀粉酶的温度从037时,其活性变化曲线应怎么绘制? 2、唾液淀粉酶的温度从10037时,其活性变化曲线又应怎么绘制? 3、唾液淀粉酶到胃中
8、后,还有没有效果呢?【教师总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其中酶的活性最高时的温度,即为该种酶的最适温度。若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逐渐下降,甚至丧失。低温使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表现出活性,其中酶活性最强的PH即为该酶的最适PH。过酸、过碱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原理解读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和结构,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2)实验设计思路(3)实验设计程序(4)实验的变量分析自变量
9、因变量无关变量温度淀粉分解量的多少(用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深浅表示)淀粉和淀粉酶的量、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进一步探究问题】本实验中,能否采用斐林试剂检测最终的结果?能否采用过氧化氢作为反应底物呢?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本实验不宜选用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只有在加热的条件下才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而该实验需严格控制不同的温度。本实验也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因为过氧化氢酶催化的底物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也会加快。【教师总结】如果温度作为自变量出现,则要求酶促反应不直接受温度的影响。pH对酶活性的影响(1)原理解读pH影响酶的活性和结构,从而影响氧气的生成量,可用点燃但无火
10、焰的卫生香燃烧的情况来检验氧气生成量的多少。(2)实验设计程序 取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用盐酸或NaOH溶液调整出不同的pH(如5.5、6.0、6.5、7.0、7.5、8.0、8.5、9.0)分别滴加等量的同种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来检验氧气的生成情况。【进一步探究】你还有没有更为完善的做法呢?可将过氧化氢酶和H2O2分别调至同一pH,再混合,以保证反应一开始便达到预设pH。【易错点分析】与酶有关的曲线解读(1)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
11、的平衡点。 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 (2)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 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说明酶A催化底物A参加反应。 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催化底物A参加反应。 (3)影响酶活性的曲线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催化作用将减弱。 在最适pH时,酶的催化作用最强,高于或低于最适pH,酶的催化作用都将减弱。 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 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4)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在其他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TP 复习 教案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