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业-对外贸易现状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服装业-对外贸易现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服装业-对外贸易现状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服装业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探究 摘要文章从分析中国服装业对外贸易现状出发,对中国服装业出口规模进行定量分析,对我国服装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进行分析,探讨了我国服装业在对外贸易中存在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产品价格偏低,自主品牌缺乏竞争优势,人民币升值,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出口压力加大等问题。及面临贸易摩擦及新的对华限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要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服装外贸企业运营效率。政府要引领服装外贸企业积极应对服装出口面临的问题,一是政府应对服装产品实行出口退税,二是要建立贸易谈判代表,积极应对贸易保护。 关键词 服装业 对外贸易现状 贸易壁
2、垒 改善措施作者简介 梁高玖,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本科研究背景与意义1、研究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服装业逐渐从“世界工厂”和“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设计”,在这三十多年里饱经风霜,不同寻常,但也充满了机遇。我国服装业逐渐形成产业体系,服装出口额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位居全球第一。近些年,服装出口也在持续增长,同时服装业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我国服装业在对外贸易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随着国际市场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人民币升值,再加上后配额时代的到来,我国服装业在对外贸易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中国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中国服装市场
3、份额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2、研究意义我国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贸依存度高,我国服装出口额居世界首位,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达38%。服装出口贸易额对我国外汇贮备、人民币汇率、国际收支状况及服装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服装业也关系到中国的民生与就业,服装业进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和业界所关注的焦点。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服装出口额下降200多亿美元,服装出口趋势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各种新型贸易壁垒的不断出现,我国服装口贸易如何发展,有待进一步探讨。需要客观和科学地分析我国服装业出口现状和变化趋势及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探究我国服装业国际竞争优势,并
4、提出相应的提升服装业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对策,这些对于调整我国贸易政策服装业发展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中国服装业对外贸易现状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我国服装业对外贸易加速增长。 据WTO统计,2004年我国服装出口额占世界服装出口的21%,到了2009年我国服装出口更是达到世界服装出口的31%。2012年我国服装出口额为1620亿美元,但是,相比2011年的增长只有0.5个百分点,增幅首次下降到20%以内,成为自2003年来服装业对外出口首次低于20%的一年, 2014年,中国服装出口整体实现增长,全年累计出口1863.1亿美元,同比增长5.2%。增速较去年下滑6个百
5、分点,出口单价2.7美元/件,同比增长0.7%。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中国出口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服装累计出口额1703.9亿美元,同比增长5.9%,增速较2013年同期下滑6.1个百分点。11月单月出口额148亿美元,同比下降1.32%。中国品进出口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2月份以来,单月出口额同比在11月份首次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2013年同期基数较大,且由于季节性原因,11月份我国服装产品出货的高峰期已过,出口量有所下降。受日本采购重心转移和消费税提高的影响,从2014年2月开始,我国的服装产品对日本出口连续出现负增长,出口额为182亿美元,较之前下降了11.1
6、%,占比10.7%。由于2014年虚假套利现象得到遏制,对中国出口同比持续下降,出口额为79.6亿美元,下降16.6%,占比4.7%。1-12月,欧盟、经济复苏势头渐稳,中国对欧美出口保持增长,对欧盟出口458.6亿美元,增长14.8%,占比24.6%;对美国出口334.5亿美元,增长8%,占比18%。对东盟出口持续下降,出口额138.8亿美元,下降2.1%,占比7.5%。其中,对马来西亚、尼西亚、新加坡出口额下降最明显,分别下降21.9%、8.5%、6.9%。二、中国服装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可反映我国服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自从
7、2004年来,我国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首次超过20%,从那之后我国服装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虽在2011年有所下降,但是仅下降了0.9个百分点,在2012年迅速上升到37.71%,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服装出口国际占有率一直占据着全球服装出口的头把交椅。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的角度看,我国服装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我国服装业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一)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抗风险能力较弱。我国服装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出口市场过度集中在这些国家,导致我国服装品出口严重依赖这些国家。受日本采购重心转移和消费税提高的影响,从2014年2月开始,我国
8、的服装产品对日本出口连续出现负增长,出口额为182亿美元,同比下降11%。从这组数据可分析出我国服装品出口市场集中,容易受这些国家不利因素影响导致出口额下降。抗风险的能力也相对弱。(二)自主品牌力量薄弱,产品附加值低。服装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也增加。如今,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对服装的要求也提高。我国有许多服装品牌,但是国际影响力较大,较高端的品牌少。服装出口的外贸企业大多是中小民营企业,他们的产品较单一,且加工贸易或是贴牌生产数量庞大,缺乏品牌意识。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利润微薄。在“品牌”时代,不注重自主品牌建设与发展,服装品在国际市场上就缺
9、乏竞争优势。(三)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我国服装品出口中有一大部分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很多是照着国际大品牌做,做高仿品,市场上产品同质现象很明显。可选择的服装款式太少,对消费人群没有做细分,大多以高端,中端,低端,流行来划分。没有按照科学的细分标准来划分市场,造成产品过度同质化,每个消费群体对服装都会有不同的消费特征,所以服装外贸出口商应在产品定位时把这些因素加进去。(四)人民币对外升值,出口压力加大。2013年5月,国际清算银行公布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5.24,环比上涨0.9%.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持续几个月创新高。据机构估算,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服装业利润约下降13个百分点。由于人民
10、币升值的不确定性,外贸服装出口商对长期经营服装出口缺乏信心,甚至有时订单来了不敢接,有些为了防范风险,把大订单改成小订单,真所谓“订单越大,亏损越大”,造成总订单量减少,出口下降。(五)国内成本上涨,创新驱动力不足。自2008年来,国内物价飞涨。服装业所需要的原材料棉花、锦纶等纺织原材料价格上涨,削减了服装业日常微薄利润。另外,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地上涨,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且我国的服装企业大多布置在国内沿海城市,沿海城市消费水平高,工人工资也高,服装企业在不同程度存在用工短缺现象。这给服装外贸企业造成很大压力。随着国内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国内土地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如厦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服装业 对外贸易 现状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