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共8页).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要点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01.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02.化学发展简史:古代化学:火的发现和利用;近代化学:英国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现代化学: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能能探索微观世界。03.化学的作用:生产化肥和农药;合成新药物;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0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02.物质的性质:(标志性字眼如:易/容易
2、/能/能够/会/可以等)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不)稳定性/酸性/碱性等03.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04.二氧化碳的特性及检验方法: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05.氧气的特性及检验方法: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06.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步骤/现象/结论)07.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探究(步骤
3、/现象/结论)08.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规则(详见P150 附录)09.药品的取用: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不用手直接接触,不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气味,不尝药品味道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竖);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药 匙(一斜二放三竖)。液体药品的取用: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用滴管取少量液体;倾倒法取较多的液体(瓶塞倒立,标签向手心,容器口倾斜相靠)10.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前调零,左物右码)11.物质的加热: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一要:要火柴点燃;二查:检查灯芯和酒精量;三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酒精灯对点,禁止用嘴吹灭;加热时注意事
4、项: 内装固体的其试管口略向下;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试管口向上倾斜45度角;试管口不朝向自己或他人;加热前须擦干外壁的水,并且要预热;加热时不使灯芯与玻璃容器直接接触,用外焰加热;刚加热过的容器不能立即用水冲洗12.仪器的洗涤:洗涤方法:倒净废液,注水震荡,不易洗净的用试管刷刷洗;洗净的标志:内壁附着的水不聚成水珠也不成股流下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01、空气的成分:(各占空气的体积分数)氮气78%, 氧气21%,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02、纯净物的概念: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化学性质可用专门化学符号表示的物质 如:氮气(N2),二氧
5、化硫(SO2)等03、混合物的概念: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海水,煤、石油、天然气等04、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在潜水,医疗,炼钢等方面有重要用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一定条件下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氮气可用于制硝酸和化肥,作保护气,冷冻麻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用途:保护气,电光源等05、空气污染与防治措施污染空气的物质: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氮(NO),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物的来源:化石燃料燃烧,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防治措施: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6、消除污染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革新工艺减少废气排放,使用清洁能源);治理废气,植树造林改善环境。06、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原理:利用某种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以消耗氧气,从而使密闭空间的压强减小)07、氧气的性质(记住以下各种物质的颜色状态及反应的现象)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标况下密度1.429gL-1化学性质: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 4P + 5O22P2O5碳 + 氧气二氧化碳 C + O2CO2 硫 + 氧气二氧化硫 S + O2SO2 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 3Fe + 2O2Fe3O408、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化合反应:由两
7、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注意是氧,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只是不如燃烧那样剧烈,通常进行的很慢甚至不易察觉。如食物腐烂)0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 氧气 + 水2H2O2 2H2O + O2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2KClO32KCl + 3O2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2KMnO4K2MnO4 + MnO2 + O210、收集气体的方法:排水(集气)法:适用难、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适用密度比空气大且无毒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如氧气,向下排空气法:适用密度比空气小且
8、无毒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如甲烷,氢气等11、催化剂的概念: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三不变)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01、水的组成: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式:H2O)02、电解水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下图3-2) 注意事项 电解水所用电源为直流电源 电解水时常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正负极气体及气体体积大小判断: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图3-103、物质的分类:直流电源AB图3-204、物质的组成宏观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微观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
9、: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05、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的体积、质量很小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由原子构成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06、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07、自来水厂净化过程 天然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投药消毒自来水08、常用净化方法:静置沉淀:在水中加入明矾,利用它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吸附沉淀:常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作用滤去水中的臭味或色素。过滤:定义: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物质的方法。 操作要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二低: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盛装待过滤的液体的烧杯嘴紧
10、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蒸馏: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09、硬水和软水的概念及区分方法概念: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区分方法: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水样的烧杯中,产生泡沫较多的为软水,泡沫较少或没有泡沫的为硬水。10、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储水量虽大,淡水只约占全球储水量的2.53%,且分布很不均匀。11、爱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介于水资源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使用新技术、革新工艺、改变习惯等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防治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
11、: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 水体污染来源: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水体污染危害: 不仅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还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防治措施: 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做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生活上对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再排放。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01、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绕核作高速运动的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例外: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元素组成 在原子中,
12、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02、相对原子质量 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 表达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03、元素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种类及分类: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100余种,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氧硅铝铁钙04、元素符号 概念: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若元素拉丁文首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书写注意事项: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13、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元素符号的意义 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05、元素中期表简介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将已知的10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数值上等于核电荷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所得的表,叫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表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7个周期除8,9,10三个纵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各个纵行叫做一族,共16个族。 每一种元素占据一个单元格,包含四方面信息。06、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子层 概念:核外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 电子
14、层数: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电子层数越少,离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概念:核外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排布规律:先排第一层,再排第二层,依次类推,第一层最多排 2 个电子,最外层上最多容纳 8 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287+17表示核内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表示原子核弧线表示电子层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金属元素一般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不稳定非金属元素一般4易得电子不稳定稀有气体元素8(He为2)不易得失稳定07、离子的形成 离子的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知识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