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学校管理学》复习整理资料(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秋《学校管理学》复习整理资料(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学校管理学整理资料名词解释: 1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它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P.1812美誉度:表示社会公众对一所学校信任和赞许的程度。P.2273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4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目标是指通过学校管理活动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子的一项模式,也是对最佳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超前期望。P.985学校管理效益评价:依据教育目标
2、,在广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学校管理效益进行价值判断,以期达到使学校管理得以增值的过程。6学校公共关系:是学校为了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学校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一种学校管理职能活动。P.2047学校管理机制:是指学校管理系统中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在运动中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耦合,从而形成特定功能并高效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运行轨迹和活动方式。P.1398学校组织机构:是指按照学校办学目标的要求,将学校的职务、岗位、人员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结构合理、责权清楚的协作系统。9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显性课程”主要包括学科课程与活
3、动课程;“隐性课程”主要指通过校园环境、师生行为、制度仪式等综合构成的教育影响系统。10、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11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手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12“三级管理”的课程管理模式:是指由国家规定性课程、地方规定性课程和学校自主性课程三者共同构成的课程管理模式P.313。13健康:指不但没有躯体疾病和生理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道德。14校
4、长: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办学机构的管理部门任命的学校主要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15教师心理特点: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履行教师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P.25516机制:一般是指机器构造和工作原理,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P.13817知名度:表示社会公众对一所学校知道和了解的程度。P.22718文化整合模式: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和中介,体现学校文化的不同要求为核心,反映不同的管理风格,并通过诱导、启发人们自觉建设学校文化,形成一定的价值观,进而达到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模式。P.26319学校德育管理: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
5、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因素,以实现培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20学校行政会议:是以校长为首的学校行政负责人的经常性会议,是一种体现集体领导的组织形式,研究决定学校日常工作的主要问题。21学校形象:作为一种组织形象,属于学校公共关系学的范畴,它是指社会公众以及校内师生员工对学校的总印象和总评价。P.22422目标:是指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以预测为基础,以动机为诱因,按一定的价值观所确定并力争实现的最终的行为结果的标准、境界或状态。P.9823角色:原指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所扮演的人物形象。“社会角色”则是把社会看作一个人类活动的大舞台,每个人在这个舞
6、台上,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24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本校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样式。P.15725校产管理:就是对学校财产和物资进行计划、分配、使用、维护和修缮等工作的管理。案例分析:(一)题目:运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揭示这个案例提供的启示。案例:最后一名同样精彩07级8班的梁X同学,在班里,刻苦是她的标签,勤奋是她的烙印。难过的时候她可以一边流泪,一边坚持写作业;生病的时候她可以一边打吊针, 看着她快乐的背影,我思绪万千。其实,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结果的“输赢”,而在于
7、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健康的人格,即使跑在最后,也要成为精彩的“最后一名”!答题要点:1、新课改提出了“关注人的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2、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表明,她在学习“知识与技能”方面显然没能达到目标要求。3、这位老师却并不只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而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在接受自己的现实处境中,获得了正确的自我意识,获得了精神方面的提升,获得了“人的发展”。4、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精神发育,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二)案例:当“善”与
8、“恶”仅介乎一念之差时卢梭在忏悔录中记述了自己年轻时在罗克先生家做仆人时发生的一件事:但是,正当我需要鼓励和引导的时候,人们却一味地恫吓我。”题目:分析这个案例对我们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能够提供怎样的启示。答题要点1、许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也像年轻的卢梭一样会犯错误。而在犯错误之后,在学生的思想状态处于对“善”与“恶”的选择仅介乎一念之差时,教育者的影响很可能直接决定着学生向着“善”与“恶”的不同方向发展。2、不适当的教育,会把人推向“恶”的方向继续发展,甚至造成终身遗憾;适当的教育,则能推动学生从“恶”转向“善”的方向发展。3、在我们面对学生犯下的错误时,在我们影响着学生的“善”、“恶”发展时,学
9、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吸取卢梭晚年的沉痛反思:不要“一味地恫吓”,而是要给予“鼓励和引导”。4、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影响的长效性卢梭在少年时代经历过的事情,到晚年了还让他耿耿于怀。(三)题目:根据丁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案例:丁校长在忙什么丁校长当校长也近20年了。他的最大特点是闲不住,兢兢业业。丁校长无可奈何地放下了电话,看着我,苦笑着。答题要点:1、丁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陷入了“大小事情一把抓”的被动局面,暴露出他是一个只有工作热情、缺乏现代管理意识、低效运作的典型。2、改进的对策:扮演好校长的角色,处理好“一个人”与“一群人”的关系,充分发挥出学校管理群体的效能;
10、建立和健全学校管理组织体系,做到岗位明确,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充分发挥学校管理体系的的功能和作用;建立和健全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岗位责任制,明确行政程序,提高办学效率。(四)题目:运用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分析上述案例给学校管理提供的启示。案例:从细微处抓起要狠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某中学汪校长做出了决定。于是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学生一日常规出台了。然而不久,一位来参观学习的老校长的话却令汪校长陷入了深思。这位老校长说:“做得确实不错。但是,人的成长发展能用统一的模子塑造吗?”答题要点:1、汪校长从细微之处来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其管理实践却明显有违教育规律,其“标准化”的指导思
11、想是错误的,正如一位外来参观的老校长所揭示的:“人的成长发展能用统一的模子塑造吗?”2、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汪校长过于侧重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将学生置于一种被动的管理状态之中,以刻板的制度规范压抑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3、这个案例,为学校管理提供了一个深刻的警示:当自身的管理实践已经背离了教育规律和现代管理精神时,还沉浸在对一种虚假的教育效果的自我欣赏之中,这是极其有害的。简述题:(一)学校组织的人文特征对管理工作提出什么要求?答案:1、工作分配要保持人的主动性,估计兴趣,维持其旺盛的工作情绪;2、组织内部不可损及员工的自尊;3、组织能有助于员工的发展;4、组织能保证员工的平等地位。(二
12、)学校特色有哪些基本特征?答案: 1、学校特色是办学的独特性(个性)与普遍性(共性)的统一;2、学校特色是办学的独特性与优质性的统一;3、学校特色是办学的独特性与稳定性的统一。(三)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方面发生了那些深刻变化?答案: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突破以往以传授知识为根本的局限,强调对探索过程的关注,强调对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意统一发展的关注,强调对人的关注。(四)运用“个体需要模式”调动教师积极性要注意哪些基本问题?答案:1、从实际出发,测评、分析和把握教师的需求状况;2、积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3
13、、改善教师的人际关系,形成群体的积极性合力。(五)学校建立竞争机制要注意什么问题?答案:1、要根据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设计竞争机制;2、教师竞争的基本点是教师劳动的量和质的竞争,把教师劳动的过程和结果同统一起来;3、要把教师的工作实绩与其实惠联系起来;4、对教师的奖惩宜粗不宜细,差距宜小不宜大。(六)制定学校管理目标有哪些基本要求?答案:1、制定目标是要注意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保证目标具有科学性;2、制定目标是要采取系统分析的方法,要有整体的观念;3、制定目标是要注意听取教职员工的意见,具有民主性。4、制定目标是要注意可行性,使目标符合客观实际,能够贯彻落实。(七)当前学校的性健康教育存在
14、什么问题?答题要点:1、人性发展要求与文化准备不足的矛盾;2、学生期望与教师引导的失调;3、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未能互补;4、性健康教育失控。(八)从哪些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校长群体的效能?答题要点1、订立校长群体的任期责任目标,充分调动校长群体的积极性;2、加强考核,正确评价校长群体的工作实绩;3、选准校长,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4、组织创新,形成合理的制衡结构。(十)学校管理系统中的“人”主要包括哪些群体?他们各具什么本质特征?答案: 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学生群体的本质特征无论在其生物属性方面还是在其社会属性方面,都具有发展的不完整性和不成熟性,是一个正在发育、发展着的未成年人群体
15、。教师群体的本质特征其身份特征是从事“教书育人”活动的专业工作者;在学校管理系统中,他们则充当着互为“主客体”的角色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对学生实施管理的主体。(十一)学校文化形成过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题要点:1、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种队员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2、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不断创造、承载和发展的过程;3、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种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充分整合的过程。(十二)为什么说服务性是总务工作价值的根本属性?答题要点:1、服务劳动同生产劳动一样,能够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2、学校总务工作以一种特殊的间接形式体现其存在价值及其所创造的价值。3、其“特殊性”,表现在“提供服务
16、,提供保障”的工作形式上;4、其“间接性”,表现在其劳动价值是通过学校、师生的发展来体现的。(十三)如何在德育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工作实效?答题要点:1、引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科研促教);2、教育过程追求“针灸效应”(准确度,深度,力度);3、工作过程追求良性互动(师生之间产生共鸣而不是制造逆反)。一.为什么说服务性是体现总务工作价值的根本属性?答: 1、服务劳动同生产劳动一样,能够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2、学校总务工作以一种特殊的间接形式体现其存在价值及其所创造的价值。3、“特殊”表现在以“提供服务,提供保障”的形式体现其存在价值;4、“间接”表现在通过学校、师生的发展来体现所创造的价值
17、。二、评价理论的发展对评价实践产生着怎样的影响。答: 1、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创始人泰勒提出了强调评价的鉴定功能的“终结性评价”理论,把评价看作促进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2、“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发展,推动了评价从“以目标为中心”向“以决策为中心”的发展,使教育评价在“鉴别优劣”的功能之外,增加了“优化发展策略”的功能。3、从“以决策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强调了评价的人文价值取向,更注重对被评价者的尊重,更注重发挥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注重评价过程的激励性,使教育评价不但具有“鉴别管理效益优劣”、“促进管理系统发展”的功能,更具有促进“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发展的功能。简
18、述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方面的深刻变化答:1、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而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2、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教学多维目标,突破以往以传授知识为根本的局限,将对知识的关注转变为对人的关注,将教学目标从强调接受结论转移到强调探索过程,从单一强调认知活动调整到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意统一发展。简述在德育过程中怎样能够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答: a、引进“科技是
19、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加强德育科研,科研促教)b、德育过程追求“针灸效应”(把握准确度、深度和力度)c、工作过程追求良性互动(师生之间产生共鸣而不是制造逆反)简述学校性健康教育的现状答: 1、人性发展要求与文化准备不足的矛盾;2、学生期望与教师引导的失调;3、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未能互补;4、性健康教育失控。学校管理系统中的“人”包括哪些群体?他们各具什么本质特征? 答: (1)、 包括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2)、学生的本质特征:无论在其生物属性方面还是在其社会属性方面,都具有发展的不完整性和不成熟性,是一个正在发育、发展着的未成年人群体。教师的本质特征:其身份特征是从事“教书育人”活动的
20、专业工作者;在学校管理系统中,他们则充当着互为“主客体”的角色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对学生实施管理的主体。简述学校创建特色所需要的内部条件答: 1、要有一位“管有特色”的校长(校长的个性特征)2、要有一支“教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群体特征)3、要有一种有利于特色形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文化特征)4、要有一套保障特色建设的设施设备(办学条件的硬件特征)为什么“学校公共关系”的问题在近年对学校管理问题的讨论中显得如此突出呢?答:一是办学体制改革(政府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民间的民办教育发展等),推动着学校的办学和管理行为突破了“围墙”的局限,在实践中,办学者和学校管理者遇到了越来越多的
21、现实问题;二是学校与相关公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学校公共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教育”的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管理”是什么 答:就是“用人以治事”通过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去指挥、协调他人或群体的活动,以更高的效率和质量追求实现组织或工作的目标。 “学校管理”是什么 答: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角色”是什么 答:角色:原指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所扮演的人物形象。社会学所说的“社会角色”,是指于人们特定的社会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这种地位的期待或要求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P.29) “
22、学校组织机构”是什么 答:是指按照学校办学目标的要求,将学校的职务、岗位、人员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结构合理、责权清楚的协作系统。 “学校特色”是什么答: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本校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样式。 “学校公共关系”是什么答:是学校为了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学校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一种学校管理职能活动。 “学校形象”是什么答: 学校形象作为一种组织形象,属于学校公共关系学的范畴,它是指社会公众以及校内师生员工对学校的总印象和总评价。 “文化整合模式”是什么答:
23、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和中介,以学校主流文化的要求为核心,通过整合教师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特征,从而激发教师积极性的管理模式。 “课程”是什么答: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显性课程”主要包括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主要指通过校园环境、师生行为、制度仪式等综合构成的教育影响系统。 “三级管理”的课程结构是怎样的答:“三级管理”的课程结构:是指由国家规定性课程、地方规定性课程和学校自主性课程三者共同构成的课程体系。 “德育”是什么 答: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手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德育管理”是什么 答: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因素,以实现培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如何理解“健康”的概念 答: 是指不但没有躯体疾病和生理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道德。校产:是指土地、校舍、教学设备、各种物品和运动场地等学校财产。“校产管理”就是对学校财产和物资进行计划、分配、使用、维护和修缮等工作的管理。形成性评价:以促进学校的发展为目的,以过程为主要评价对象,通过对一定管理阶段的管理效益进行分析评价,为研制学校发展对策提供依据。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