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地理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0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2019学年度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地理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度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地理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0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地 理 20181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卷 (选择题 共40分)本卷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科学家预测在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回答第1题。1. “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极地附近出现
2、“极光”的范围将扩大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ABCD2018年9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顺利召开。图1为非洲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第2、3题。图 12. 峰会期间,A北京比金沙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B北京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C北京日出东南,比开普敦日出早D地球公转和自转速度都逐渐减慢3. 图示区域A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加B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C甲地受寒流的影响,降温明显D乙地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图2中的4条曲线反映R地某日近地面观测的辐射和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其中,太阳总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总辐射强
3、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读图,回答第46题。图 24. 影响R地该日太阳总辐射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太阳高度 气候类型 地形特点 地表温度 云量变化ABCD5. 图中曲线与地面净辐射强度、近地面大气温度、地表温度依次对应的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甲、丙、乙6. 此次的观测地点和时段可能是A西欧平原,3、4月份B撒哈拉沙漠,7、8月份C青藏高原,5、6月份D准噶尔盆地,10、11月份图3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第79题。图 37. 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ABCD8. 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A内蒙古高原
4、北风吹雪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D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9. 能够正确表示气流运动模式的是ABCD2018年9月16日17:00台风“山竹”在广东省登陆。图4、图5分别为16日8:00、17日8:00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10、11题。图 4图 510. 16日8:00到17日8:00,A海南岛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B北京受冷锋影响强,降温引发冻害C东海受台风影响,风力加大D台风中心向西移动,势力逐渐减弱11. 台风“山竹”A中心风力最大,破坏力最强B水平气流呈现顺时针方向旋转C使我国雨带北移,北涝南旱D易引发风暴潮,破坏沿海基础设施沃尔特河是西非第二大河,其流域范
5、围广,水量大,年平均流量可达1200立方米秒,但大部分在洪水期排入海洋,枯水期最小流量仅为14立方米秒。为了开发沃尔特河,人们在其下游修建大坝拦水,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水库沃尔特水库。图6为沃尔特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13题。图 612. 沃尔特河流域A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属大西洋水系B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是流域内主要水汽来源C多为热带沙漠地区,河水大量下渗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季节变化小13. 水库建成后可导致A沃尔特河的流域面积增大B水库上游河段含沙量减小C河流入海年径流总量增加D大坝下游河段枯水期缩短图7是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4、15题。14.
6、 图中洋流A的水温低于北半球同纬度的洋流B流经地区纬度低,水温高,为暖流C受中纬西风影响,自西北流向东南D为寒流,为暖流,比水温低15.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流经的地区增温增湿B使荒漠延伸至大陆东岸图 7C促进高低纬间热量交换D交汇处形成著名渔场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径一处石林景观,该石林为花岗岩岩体,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图8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回答第16、17题。图 816. 甲地A位于半干旱地区
7、,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B位于地势第一阶梯,气温低,冻融风化显著C气候湿润,森林分布广,生物风化作用突出D人口稠密,酸雨危害大,化学风化作用明显17. 关于图中“非木之林”表述正确的是A甲地“石林”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B乙地“土林”呈垄、槽相间分布,其延伸方向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C丙地“冰林”晶莹剔透,近年消融速度加快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D丁地“石林”高耸陡峭,错落有致,主要由地壳垂直运动导致的图9为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8、19题。图 918. 图中断层、与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ABCD19. 图中A甲处断层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B乙处物质直接来
8、源于地表C丙处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D丁处岩石由岩浆冷却形成2018年8月11日上午8时许,房山区大安山乡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崩塌。因预警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据此,回答第20题。20. 关于滑坡灾害叙述正确的是A为避免诱发滑坡灾害,应全面停止山区工程建设B夏季雨后应尽量避免山区游玩,远离灾害易发区C灾前可借助遥感技术,预测滑坡灾害的发生地点D灾后可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监测人员伤亡情况第卷 (综合题 共60分)21. (12分)图10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 10图 11某游客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公路步行至A处观看山腰处的溶洞。(1)说出该游客行进的方向,估算其步行距离
9、及A地到溶洞之间的相对高度。(4分)图11为游客拍摄的村落照片。村落前面被一道弓形墙围绕,中部被一条弧形大墙分为上下两部分,放眼望去,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2)推测游客的拍摄地点位于图10中B、C、D、E中的哪一处,并说明判断的理由。(5分)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院落,这些院落小巧精致,组织紧凑。院落形状以四合院为主,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其他三面设置砖墙。村中建筑整体筑于山坡之上,由南向北层层抬高。村中道路则依山势修建,虽算不得宽阔,倒也平展。以当地盛产的青石和紫石铺就,寓意“平步青云”、“紫气东来”。(3)分析该村落建筑特色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学年度 北京市 海淀区 地理 期中 试题 答案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