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经典心理学实验之四(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个经典心理学实验之四(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十个经典心理学实验之四:只有活下去才能打持久战【作者】 王玉荣几年前有部电视剧,大法官,刘佩琦(下图左)主演,我至今有深刻印象。剧中还有一位正直不阿的大法官,遇到邪恶实力宁折也不弯,对法院内部的不良现象也绝不姑息,结果,在任上没有干几年就由于种种原因下来了。而刘佩琦主演的大法官,讲究工作的方法方法,在坚守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有时该弯则弯,反而,他在这个执法岗位上做的时间更长,铲除的邪恶势力更广更深,在法院内部改革上打开的改革局面也更大。我觉得这个电视剧很有时代意义,说明了:改革需要那种正直刚硬的人,更需要那种审时度势把改革之路走的更加深远的人,而且,改革越是到了攻坚困难
2、的崎岖复杂阶段,就越需要后面这种能活下去并打持久战的人。其实,在企业中推动变革,又何尝不是崎岖复杂。如果一位信心满满的改革者,受命到了某推进变革的职位上以后,没有几个月就匆匆下课,那么我觉得,纵然有很有理由和原因,这位改革者也是终究是不成功的。理由和原因随手拈来就可以说出很多,“这个企业的氛围和文化不行”,“这个企业没有改革的土壤”,“这个企业的各部门大员太看重各自私利”,“从一把手开始就没有真正下定决心,给我的授权太有限”,“我带的这个部门没有几个能干的人,没有枪怎么打仗”,“财务部把钱、印、权都管完了,处处和我做对”。理由和原因再列举100条又如何呢,实践的结果是检验变革者的唯一标准,况且
3、,这些理由和原因,不就正是变革者存在的理由和原因吗。那么,怎样才能保存实力、保护自己,在错综复杂的变革环境中,活下去以打持久战呢?我们这里想引用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说的是“首因效应”,我们想从中得出一个推论:变革者从亮相的第一刻甚至更早,就决定到他到底能不能活下去。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A.S.Luchins)对首因效应曾作过经典性试验研究。实验者杜撰了两段文字作为试验材料,内容是关于一个叫吉姆的学生的生活片段。其中一个材料把吉姆描写成一个热情、外向的人;另一个材料则相反,把吉姆描写成一个冷淡、内向的人。洛钦斯把被试分为四组,将这两段材料分别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出示给各组被试,并要求对吉姆进行评价
4、。详见表1。 表1 首因效益 试验结果组别条件友好的评价1先出示热情、外向的材料,再出示相反的材料78% 2先出示冷淡、内向的材料,再出示相反的材料18% 3只出示热情、外向的材料95%4只出示冷淡、内向的材料3%了解以上实验以后,请读者一起来思考: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首先获得的信息不同,对于整体印象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 这种类似的实验在心理学历史上还有很多。我们再举出两个。苏联社会心理学家鲍达列夫(A.Bonajieb)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者把同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被试看,但看照片前的指示语不同:告诉A组被试,照片上的人是一个恶习难改的罪犯;告诉B组被试,照片上的人是一个著名学者。然后要求被试
5、根据照片口头描述其肖像。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对同样的照片作了截然不同的描述。A组被试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隐露凶狠的神色,一副万翘的下巴显示了他干罪恶勾当时死不回头的决心,等等。B组被试认为这双深陷的眼睛能流露出深邃的思想,而外翘的下巴显示出他在探求真知的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毅力,等等。美国心理学家西波拉曾做过一个试验,试验把被试分为两组,告之第一组被试说将给他们看一些有关动物的词;而告之第二组被试说将给他们看一些有关船的词。其目的就是先给被试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接着给被试呈现几个拼写错误的同一组词:Sael、dack、wharl,呈现速度很快。结果第一组被试大都看成是seal(海豹)、duck(鸭)、
6、Whale (鲸)这样一些有关动物的词;而第二组被试大都看成是sail(帆)、deck(舱板)、wharf(码头)这样一些有关的词。这说明定势对认知有很大影响。 (1)当你初到一个推进变革的岗位时,人们已经获得了哪些对你和这次变革的前期信息?这些前期信息有利于你的变革推进吗?(2)如果在第一次见面会上,一把手或者HR总监将把你介绍给其他经理,你希望一把手或者HR总监如何介绍你?你是任由其介绍、还是事先会和他沟通好?介绍词里最显著的字眼是“海外学历、国际企业工作背景、英文熟练、工作目标一旦确定必要达成”,还是“谦虚爱学习、愿意和企业里有经验的经理交朋友、以往的任职经历中在每个企业都从业时间比较长
7、”?(3)任职初期,变革推动者往往会到各部门进行一些调研。调研前的沟通函怎么写呢?调研的开场白怎么说?怎么介绍调研目的?调研后你是否口头或者专门发感谢函表达真诚谢意?(4)作为变革推进者,你对于“改革要花多少时间”的心理预期是多少?3个月还是6个月、12个月?介绍一个数据供参考,组织行为学的一个研究结论是,要一家企业的文化发生改变,至少需要18个月。这是一场马拉松,我们应该分几个阶段来跑,设几个加油站以休息、补给,起跑速度如何、中程速度如何、冲刺速度又如何?(5)变革推进每到一个阶段,你是否主动进行自评?注意,不是去评论一把手、其他经理如何如何,而是从一把手、主要的其他领导和部门、员工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他们能给自己打多少分?打分模型是怎样的、是把哪些得分项目进行加权?如果已经有个打分可能危及到你“继续活下去”,你如何采取危机公关、并在以后的阶段规避这种危机再次发生?(6)变革中哪怕再委曲求全、曲线救国,你不能触动的底线是什么?不能给其他人尤其是反对派留下口实、把柄、弹劾证据的是什么? 大法官这个连续剧的主题歌中,有句歌词这样唱,“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们改一下作为本文结尾吧,“不知我者谓我畏缩收手,知我者懂我力在长久”。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