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复习教案(共12页).doc
《《岳阳楼记》复习教案(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复习教案(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6年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复习教案 侣俸中学 陶鸿中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陷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
2、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一、语文常识1、语音文字浩浩汤(shngg)汤 霪(yn)雨 霏(fi)霏 樯(qing)倾 楫(j)摧 岸芷(zh) 谪(zh)守 属( zh 同“嘱”) 朝晖(hu)夕阴 潇(xio)湘 潜(qin)
3、行 薄暮冥(mng)冥 汀(tng)兰 皓(ho)月 心旷神怡(y) 宠辱偕(xi)忘 2、作家作品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朝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词渔家傲。3、成语积累政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百废俱兴: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浩浩汤汤:指水势壮阔的样子。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宠辱偕忘:把荣辱得失置之度外。先忧后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二、常见考点(一)词语理解1、重点词语(1)越(及、到)明年 (2)横无际涯(边) (3)朝晖(日光)夕阴 (4)连
4、月不开(放晴)(5)浊浪排(冲向)空 (6)日星隐耀(光辉)(7)山岳潜(隐没)形 (8)薄(迫近)暮冥冥(9)忧谗(说别人坏话)畏讥 (10)波澜不惊(起、动)(11)锦鳞(代指鱼)游泳 (12)宠(荣耀)辱偕(一起)忘(13)把(持、执)酒临风 (14)微(没有)斯人,吾谁与归(归依)2、指出通假字并解释(1)百废具兴(“具”同通“俱”,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 嘱托) 3、古今异义(1)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 (2)予观夫(古义:那;今义:丈夫)巴陵胜状 (3)横(古义:广远;今义:与“竖”相对)无际涯 (4)气象(古义:景象;今义: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5、万千(5)前人之述备(古义:详尽;今义:准备)矣 (6)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某处)国怀乡 (7)春和景(古义:日光;今义:景色)明 (8)微(古义:那;今义:微小)斯人4、一词多义(1)观:予观(看)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景色)也(2)一:一(一)碧万顷 长烟一(全,完全)空(3)和:政通人和(和乐,和睦) 至若春和(和煦)景明(4)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5)通:政通(顺利,通顺)人和 北通(通向,通往)巫峡初极狭,才通(通过)人 鸣之而不能通(通晓)其意。(6)旷:则有心旷(开朗)神怡 土地平旷(宽广),屋舍严然(7)阴:朝晖夕阴(阴暗,没有阳光) 阴(阴
6、冷,寒冷)风怒号(8)极:感极(到极点)而悲者矣 此乐何极(穷尽)南极(尽,这里有远通的意思)潇湘(9)或:而或(有时)长烟一空 或(或许,也许)异二者之为。 (10)则:此则(就是)岳阳楼之大观也 然则(那么)何时而乐耶居庙堂之高,则(就)忧其民(11)以:属予作文以(连词,表目的,来)记之 不以(因为)物喜,不以已悲(12)其:其(代词,他,他们)必曰 其(语气词)喜洋洋者矣5、词类活用(1)滕子京谪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巴陵郡 (2)百废(动词作名词,这里指荒废了的事业)具兴(3)属予作文(名词作动词,写文章)以记之(4)刻唐贤(形容词作名词,名家)今人诗赋于其上(5)北(名词作状语,
7、向北)通巫峡 (6)南(名词作状语,向南)极潇(7)先(名作状语,在之前)天下之忧而忧(8)后(名词作状语,在之后)天下之乐而乐(二)翻译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这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
8、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则替君主担忧。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之前先
9、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10、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三)理解默写()作者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4)写迁客骚人以物悲的句子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5)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6)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7
10、)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句子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8)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表达作者(古人)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0)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具体阐述古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1)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2)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
11、不以己悲” 的心态。(13)作者为了表示自己政治上孤独苦闷没有志同道合者的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三、阅读理解1、归纳各段大意并注明表达方式。 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第二段: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写景)第三段: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写景、抒情)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写景、抒情)第五段: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抒情、议论)2、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
12、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3、第二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4、说说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句式特点及作用?使用了双重否定句和反问句,其作用为:结构上,领起下文,由景入情:统领三、四段,是三、四段的总起句;内容上,强调了迁客骚人览物之情之“异”。 5、第三、四段两段文
13、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阴冷画面、晴明画面,一暗一明,形成鲜明的对比。 6、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更重要的是:因己而悲;因物而喜。7、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8、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
14、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是为了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突出全文的主旨。9、第二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第五段中的“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字各指什么内容?前者指“迁客骚人因不同景物引发的“悲”和“喜”两种不同的心情,后者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情。10、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以物喜,以已悲。 11、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15、否定。 12、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13、“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4、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的话回答)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5、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借此勉励友人。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抒发了作
16、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和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奋发有为的精神。(主要是前者)先忧后乐精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写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求索精神,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牺牲精神,谭嗣同有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敢于革命的精神,毛主席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多么豪迈!多有气势!17、列举本文对偶句:衔远山,吞长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四、拓展延伸1、文中的“古仁人”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用
17、原文中语句回答)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历史,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你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再找出一个例子吗?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如唐代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明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忧乐观?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请简要分析。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先忧后乐”) 的忧乐观。这种思想在当今天仍然有着现实意义。这样的忧乐观一方面提倡不为个人得失而悲喜,要以天下为己任,另一方面也倡导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些都是当今社会的人们需要具
18、备的素质。3、批注是一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照下面示例,在给出的两个句子中选择其中一句进行批注。示例:读书批注卡作者范仲淹内容是进亦忧,退亦忧批注一“进”一“退”,处境迥然,表现出了作者不计个人得失,而心系国家命运、人民生活的博大胸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内容批注作者:范仲淹 内容及批注示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喜”一“悲”,对比鲜明,表现出了作者平和、高尚、豁达的品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一“先”一“后”,一“忧”一“乐”,形成对比,体现出了作者爱国爱民的伟大情操,也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阳楼记 岳阳楼 复习 教案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