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传媒大厦工程基坑监测方案(共17页).doc
《河南传媒大厦工程基坑监测方案(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传媒大厦工程基坑监测方案(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河南传媒大厦工程基坑及周边监测方案一、 工程概况河南传媒大厦工程基坑及周边监测项目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CBD商务区,该地块南靠CBD外环道,西临商务西七街,东侧为蓝码大厦,北邻商业步行街。整个工程建筑总面积5.42万,拟建的河南传媒大厦地上29层,地下3层,深度为21米。其基坑东西68米,南北43.2米,挖深21米,总建筑高度120米,基坑上部为复合土钉墙,下部为桩撑结构,建成后的传媒大厦是集楼宇智能化、办公自动化、弱电自动化为一体的3A级传媒大厦。二、 技术依据1、河南传媒大厦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2、2007)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7、工程施工图纸、场地勘察报告8、其他的相关规定三、监测目的通过监测各种变形数据(基坑的水平位移,结构及土体侧向位移,地下水位等),及时反应工程的各种施工影响,并作出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一般可达到以下三个目的:1、 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2、 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优化设计;3、 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水平提供依据。四、监测
3、内容基坑的监测内容包括:基坑及四周建(构)筑物、公路及管道等。主要监测的项目有:1、 对周边道路、地下管线、建筑物的沉降监测;2、 基坑施工中的边坡水平位移、沉降监测;3、 护坡桩顶水平位移、沉降监测;4、 支护桩体内力监测;5、 支护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6、 立柱竖向位移监测;7、 支撑内力监测;8、 锚索拉力监测;9、 地下水位观测;五、监测技术要求及报警值(一)、监测精度要求依据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该项基坑确定为一级基坑,本项基坑及周围建筑物变形监测,其精度按二等水准测量标准进行观测。1、基坑变形监控值 (cm)基坑级别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
4、值围护结构墙体最大位移 监控值地面最大沉降监控值一级3532、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精度(测斜)(mm)基坑类别一级二级和三级系统精度mmm0.100.25分辨率mm500mm0.020.02注:测斜管长度应超过围护结构深度不小于23 m或不小于所监测体稳定的深度:测斜管与钻孔之间孔隙应填充密实。3、基坑维护墙(坡)顶、墙后地表及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mm)。竖向位移报警值(mm)20(35)2040(3560)40(60)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30.51.5 注:1,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系指相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测量单程一测站的高差中误差;2,括号内数值相对应于基坑周边及立柱的竖向位移报警值
5、。4、 地下水位监测宜通过设置水位管,采用水位计等方法进行测量,水位孔深度宜在最低设计水位下23m,地下水位监测精度1mm。(二)、监测点技术要求1、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的反应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控要求。2、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3、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妨碍物,便于测图。4、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5、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措施。(三)、监测项目警戒值 根据基坑等级、周边环境及施工方法等实际工
6、程状况,确定相应监测项目及相应监测项目的控制值、预警值及速率等。各个监测项目的警戒值设置如下表:序号监测项目控制值(警戒值)1地(路)面沉降30 mm(2倾斜3%3水平位移50 mm4地下水位累计变形2.0且500 mmd六、监测频率1、在土建施工尚末开始时,进场布设监测点,并测定稳定初始值(不少于两次)。2、一般情况下,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频率为两天一次。3、完成基坑开挖且变形稳定时,监测频率可适当放宽为一周两次。4、当监测值超过有关标准、有危险事故征兆、自然灾害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等异常情况出现时,应加密观测,监测频率视情况及工程需要再行制定。5、施工过程中,我方与现场监理、施工单位保持联系
7、,如工程施工需要,及时监测。具体见下表: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表基坑类别施工进程基坑设计开挖深度5m510m1015m15m一级开挖深度(m)51次1d1次2d1次2d1次2d5101次1d1次1d1次1d101次1d2次1d2次1d底板浇筑后时间(d)71次1d1次1d2次1d2次1d7141次3d1次2d1次1d1次1d14281次5d1次3d1次2d1次1d281次7d1次5d1次3d1次3d注:有支撑的支护结构各道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3d内监测频率应为1次/1d。七、监测实施方法 各个监测项目的实施方法如下:(一)、监测项目警戒值1、监测内容 本项目监测内容有:基坑变形监测、周边建
8、(构)筑物沉降、地面沉降监测。2、基准点、工作点及观测点的布设原则(1)、基准点位置的选择要求及布设基准点点位应选择在基坑土建施工影响范围外的稳定区域,一般情况下应布设在3倍的开挖深度以外的稳定区域。其数量和分布在保证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应便于施工、施测和保存。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基岩式基准点,也可以在稳固的道路上挖坑浇注。经过实地踏勘,该测区拟布设4个水准基点,新中大道中间绿化带或者路东沿布设2个,工区的西南角即金穗大道路边或者绿化带中布设1个,西侧靠着博物馆附近布设1个,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及水准基点布设图。(2)、观测点的布置要求 观测点的布设按“监测设计图”的布点要求进行布设,并根据工程需要
9、和现场情况作适当的优化和调整。3、监测点制作及安装监测点点位的选择除了要满足精度的要求外,还要做到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不影响车辆或行人的交通。各种点采用浅埋钢筋标志,而观测点的布置及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混凝土结构墙体上的观测点,采用在墙体上钻孔后埋设“L”型点位标志的方法,钢筋采用16不锈钢制作。样式如下图: 4、沉降观测方法及精度沉降观测时,根据周边建筑物监测点的分布情况,按如下步骤进行:1、布设水准控制路线水准路线控制网布设采取一次布网,整体平差的原则,即布设首级控制网(起始或闭合于水准基点)观测首级控制点的高程。而观测沉降点的水准路线应采取附和或者闭合路线,具体采用哪种路线则要根据现
10、场条件来决定。在布设水准路线时,为确保前后视距差满足相应等级的精度要求,同时满足变形监测的“三定”要求(测站固定、仪器固定、人员固定),在布设同时量测出每次仪器及标尺的安置位置,并用油漆或钢钉在地面做出相应的标志。2、水准控制网的观测 水准控制点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或附和水准路线进行往返测,取两次观测高差中数进行平差计算。各测站的观测顺序为: 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 往测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时,奇、偶测站观测顺序分别与往测的偶、奇测站相同。3、建筑物沉降点的观测根据水准控制路线测出的各控制点高程数据,观测周围的建筑物沉降点,采用闭合或附和路线。 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每次观测由固定人员
11、、固定仪器按相同的观测路线进行,观测记录至0.01毫米,计算及结果至0.1毫米,其精度按二级水准测量标准进行:序号项目限差1高程中误差1.0mm2每测站高程中误差0.3mm3基辅分划读数差0.3mm4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0.6n mm(n为测站数)5视线长度30m6前后视距差1.0m7任一测站前后视距差累计3.0mm数据记录及平差处理: 观测数据记录采用电子手薄自动记录计算,这将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计算错误。内业计算时利用合格的外业观测数据,用平差软件进行平差处理,计算各点的高程及沉降量、累积沉降量。(四)、水平位移监测实施方法1、监测点布设方法(1)、工作基点及基点的布设按照
12、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的二级精度进行水平位移观测,视线长度100m,在每个基坑旁布设12个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建立观测墩,以下称工作基点墩),工作基点墩位置布置在基坑的拐角处(在基坑拐角处,变形最小,一般仅为基坑最大变形的1/10左右)。工作基点墩的布置按如下要求进行,首先在基坑边的支护桩冠顶梁上钻孔,孔深100mm,在孔内埋设25的钢筋,并浇筑混凝土观测墩,墩尺寸:长宽高2502501200 mm,墩顶部埋设强制对中螺栓和仪器整平钢板,螺栓尺寸暂定为10 mm,并刻十字丝,在墩的中间增加加强钢筋,每个墩都加工一个钢盖板,不使用点时将盖板扣上,以保护测点不受破坏。工作基点观测墩规格及样式如下图: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 传媒 大厦 工程 基坑 监测 方案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