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4年福建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Cu64一、选择题(共36分)1 (2014福州)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力防腐剂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考点:化学与健康 试题分析: A、只有均衡膳食,才能合理地摄入保证人体健康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此项正确。B、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碘元素,可为人体补充碘元素。此项正确。 C、加入的防腐剂的量过大,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此项错误
2、。D、碳酸氢钠可在加热的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加热时膨胀从而使食品松软。此项正确。所以应选C项。2 (2014福州)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铁锅 B瓷碗 C塑料盆 D玻璃杯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解析:根据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A、铁锅属于金属材料;B、瓷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C3 (2014福州)二氧化锡(SnO2)可用作液晶元件电极,其中氧元素为2价,则锡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进行解答本
3、题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SnO2中Sn的化合价为x,则:x+(-2)2=0,解得x=+4故选:D4 (2014福州)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装药品 B制备 C收集D验满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试题分析: A、取用高锰酸钾这种小颗粒状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步骤:将试管平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缓缓直立起来;此项不正确。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药品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湿存水或生成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此项不正确。C、氧气不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且其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此项正确。D、氧气的验满方法: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已收集满氧气;此项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是不正确的。所以应选C项。解:A、应先将横放,再将药匙伸入,最后竖起,以避免药品砸碎试管或者沾染在试管内壁;B、加热固体需将试管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倒流是试管破裂;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这样有利于氧气的收集和空气的排出;D、若满了瓶口处就会有溢出的气体,验满需放于瓶口。 5 (2014福州)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某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NO3 BK2CO3 CCO(NH2)2 DCa(H2PO4)2考点:常见化肥的种
5、类和作用解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据此分析解: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B、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CO(NH2)2中有氮元素,属于氮肥;D、Ca(H2PO4)2中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A 6 (2014福州)下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错误的是()A. 为防治空气污染,应加强工业废气处理 B. 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C. 为节约化石燃料,应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D. 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常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试题分析: A、工业废气中含有大
6、量的可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此项正确。B、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酸、碱、盐、有毒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可使农作物被污染,不能用于浇灌农田。此项不正确。C、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此项正确。D、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可将铁制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隔离,从而达到防止铁制品生锈的目的。此项正确。所以应选B项。7 (2014福州)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不停地运动 B. 分子间间隔变大C. 分子体积急剧增大 D. 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
7、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体积急剧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只是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不发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 8 (2014福州)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 A铜丝作导线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盐酸清除铁锈盐酸能与铁反应 C汽油清洗油污汽油起乳化作用 D活性炭净水活性炭能与水中杂
8、质反应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A根据铜的导电性来分析;B根据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来分析;C根据汽油的作用来分析;D根据活性炭的性质来分析解: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来制成导线,正确;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稀盐酸可以除铁锈,不是铁与盐酸反应,错误;C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是溶解过程而不是乳化作用,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并不是与水中的杂质发生反应,错误故选A 9 (2014福州)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属于有机物 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9、C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 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解析:根据分子模型分析出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化学式对各选项进行相关的分析判断解: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其化学式为:CH4A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含碳元素的一种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其化学式为:CH4,正确;C由化学式CH4可知,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共5个原子,正确;D由化学式CH4可知,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4)=3:1,错误故选D10. (2014福州)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1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5.0g蔗糖 B用量程为1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考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试题分析: A、配制50.0g 质量分数为10蔗糖溶液,需要蔗糖的质量为50.0g 10=5.0g 。此项正确。B、配制50.0g 质量分数为10蔗糖溶液,需要水的体积为45.0ml;应用50ml的量筒。此项不正确。C、可在烧杯中溶解蔗糖,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固体溶解,此项正确。D、配制后的溶液状态为液态,可装入细口瓶中待用,需要盖好瓶塞并写好标签保存。此项正确。所以应选B项
11、。11. (2014福州)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B纯铝和硬铝比较硬度C碳酸钠和氯化钠稀盐酸 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硬水与软水;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解析: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不同是所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不同进行分析;B、根据合金的硬度和纯金属的硬度不同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钠、氯化钠与盐酸反应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D、根据羊毛纤维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进行分析解:A、硬水和软水的不同是所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同,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应该使用肥皂水,
12、故A错误;B、硬铝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大,比较硬度的方法可以鉴别,故B正确;C、取样品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取样品分别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产生的是羊毛纤维,没有此气味的是合成纤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A 12. (2014福州)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蒸馏水 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
13、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两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A、铁丝、铜丝在蒸馏水中均能生锈,但反应速率较慢,不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B、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铁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丝不能,说明活动性铁氢铜,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正确;C、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活动性钠铁,钠铜,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D、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64分)13 (2014福州)(1
14、5分)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构成。(2)认识物质的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 。(3)认识物质的制法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
15、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 (写名称)。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辩证地认识物质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写化学式)。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 (举一例)。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解析:(1)根据图1为碳元素的
16、“旅行”路线,其中甲为二氧化碳,乙为碳酸钙,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结合反应基本类型的定义分析属于的反应类型;根据图1为氢元素的“旅行”路线,结合水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进行分析;(2)通过图2可以看出甲、乙、丙三种物质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结合学过的物质猜想,甲是铜,乙是硝酸铜,丙是氢氧化铜,然后对猜想的各种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1)图1为碳元素的“旅行”路线,其中甲为二氧化碳,乙为碳酸钙,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
17、+H2O+CO2;图1为氢元素的“旅行”路线,水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2)从图2可以看出甲、乙、丙三种物质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结合学过的物质猜想,甲是铜,乙是硝酸铜,丙是氢氧化铜,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氢氧化铜和硝酸会生成硝酸铜和水,硝酸铜和铁反应会生成铜和硝酸亚铁,猜想的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所以甲是Cu,乙是Cu(NO3)2,丙是Cu(OH)2故答案为:(1) 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 2H2+O22H2O; (2)
18、Cu,Cu(NO3)2,Cu(OH)2 14、 (2014福州)(9分)化学变化中,同种元素可在不同物质中“旅行”。(注:“”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按甲、乙物质所含元素种类递增的规律,完成图5所示的“旅行”。若图1为碳元素的“旅行”路线,其中甲为二氧化碳,乙为碳酸钙,写出路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若图2为氢元素的“旅行”路线,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单质、碱、盐中分别选择一种物质,完成图6所示的“旅行”。写出一组甲、乙、丙物质的化学式。甲 ,乙 ,丙 。 15、 (2014福州)(16分)(1
19、)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将图1方框内-项内容补充完整: (2)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t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 的溶液。t2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 。(3)某同学进行图9所示实验,证明酸碱发生反应的现象为:试管中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
20、,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后测得试管中溶液的pH=2,该溶液中的溶质有 (写名称)。考点:元素周期表、原子的构成、溶解度曲线、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和反应解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值为其原子序数(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右上角的符号为其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为该元素的元素名称,最下方的数值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在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值X为该原子的质子数,可根据前面的图知道其质子数为11;Y表示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因为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11=2+8+Y;所以Y为1;因为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所以易失1个电子。钠
21、离子是由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的,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特点(先写出元素的元素符号,然后再右上角标明该离子所带的电量及电性),所以钠离子的符号为Na+。(2)根据二者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在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要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根据图示可知:当温度由t2降温到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的变化值要选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的变化值。所以当温度由t2降温到t1时,两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溶液中析出的固体的质量大。 根据图示可知,在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即在t2温度下,氯化钾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40g。因此题目中向100g水里50g氯化钾时
22、,最多溶解40g加入溶剂。所以溶液为饱和溶液。 向溶液中再加入10g水,则水的总质量为110g,最多可溶解氯化钾的质量为44g,所以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则要求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小于25g。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范围为:温度不低于t1。(3)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变红。所以溶液原来为红色。随着加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溶液碱性逐渐减弱;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为中性,此时酚酞呈无色;再加入盐酸,则溶液呈酸性,溶液仍为无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实验后测
23、得试管中溶液的PH值为2,即溶液呈酸性。所以所含的溶质为氯化钠(为反应的生成物)、氯化氢(加入的过量的盐酸中的溶质)和原有的酚酞。答案:(1)22.99111失Na+ (2)氯化钾硝酸钾饱和 不变温度不低于t1 (3)红 HCl+NaOH=NaCl+H2O 氯化钠、氯化氢和酚酞16、 (2014福州)(14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反应原理:2KClO3 2KCl+3O2),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g)(2)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 (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
24、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3)写出图2中仪器a、b的名称:A ,b 。步骤中的操作m应选择图11中 (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步骤中用酸化的硝酸银(AgNO3)溶液检验洗出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钾,该检验方法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 (写一点)。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解析:(1)利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氯酸钾的质量求出氧气的质量(2)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是为蒸发时节约能源;(3
25、)根据仪器名称解答; 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解答; 硝酸银与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解答;(4)根据实验误差原因解答解:(1)设,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245 96 15.0g x , x=5.9g答: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5.9g(2)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加入适量的水一方面为了缩短蒸发时间,另一方面为蒸发时节约能源;故答案:AC;(3)仪器a铁架台,b酒精灯;故答案:铁架台,酒精灯; 步骤中的操作m为过滤,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答案:甲,引流; 硝酸银与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化学方程式:AgNO3+KCl=AgCl
26、+KNO3;故答案:AgNO3+KCl=AgCl+KNO3;(4)称得回收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蒸发过程中氯化钾飞溅;答案:蒸发过程中氯化钾飞溅 17、 (2014福州)(10分)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资料在线】(1)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2)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反应。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3)本实验条件下,氮气密度为1.15gL-1,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2)取一定量氧化铜,准确称得其质
27、量为2.40g。(3)按图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见表1)。(4)连接A、B、C装置, 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见表1)。【实验装置】【相关数据】数据编号测量项目玻璃管(含药品)的质量/g52.4051.92B装置(含药品)的质量/g102.00102.54氮气的体积/mL/243.5【回答问题】B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 ,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 。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
28、的质量为 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 由此推知,气体X中一定 (填“有”或 “没有”)氧元素。通过计算推导出气体X的化学式。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解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B装置中的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反应,因此只吸收水蒸气,增加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水的质量:102.54g-102.00g=0.54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52.40g-51.92g=0.48g;由此推知,气体X中一定没有氧元素,因为0.54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0.54g=0.48g;B装置中氧化钙吸
29、水的原理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量气管内液面不再下降,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冷却的目的是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根据元素的质量比求x的化学式,有关的计算要准确解:(1)B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答案为:CaO+H2O=Ca(OH)2(2)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量气管内液面不再下降,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冷却的目的是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故答案为:量气管内液面不再下降;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3)B装置中的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反应,因此只吸收水蒸气,增加的质量
30、就是生成的水的质量:102.54g-102.00g=0.54g,0.54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0.54g=0.48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52.40g-51.92g=0.48g,由此推知,气体X中一定没有氧元素;故答案为:0.54;0.48;没有;(4)设气体x的化学式为NmHn , 有:所以x的化学式为:NH3;故答案为:NH3 2014年福州市中考化学一、选择题 1-5 CCDCA 6-10 BCADB 11-12 AB二、非选择题13(15分) 元素 分子 3Fe + 2O2 点燃 Fe3O4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将棉芯从烧杯中取出(合
31、理均可)(3) 2H2O2=(MnO2)2H2O+O2(合理均可) 大理石(合理均可) 物理变化(4) CO(或CO和CO2) 使地球气温保持在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合理均可)14. (9分)(1)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复分解反应(合理均可) 2H2 + O2 点燃 2H2O (合理均可)(2)Cu Cu (NO3)2 Cu(OH)2 (合理均可)15. (16分)(1) 22.99 11 1 失 Na+(2) 氯化钾 硝酸钾 饱和 不变 温度不低于t1(3)红 HCl + NaOH = NaCl +H2O 氯化钠、氯化氢和酚酞15. (16分)(1)解:设理论上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KCO32KC+3O2 245 96 15g x , x=5.9g; 答:理论上制得氧气的质量为5.9g. (2)A C(3) 铁架台 酒精灯 甲 引流 KCl + AgNO3 = AgCl + KNO3 蒸发过程中,氯化钾固体飞溅(合理均可)17.(10分) (1)CaO+H2O=Ca(OH)2 (2)量气管内液面不再下降 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 (3)0.54 0.48 没有 (4)解:设气体x的化学式为NmHn, . 答:气体x的化学式为NH3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