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制梁场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共22页).doc
《扶风制梁场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共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风制梁场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共22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新建铁路西安至宝鸡客运专线 监表0013 扶风制梁场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报审表 施工合同段:XBZQ-2 编号:XBZQ-2-CL-004 致 西安铁一院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西宝铁路客专项目监理站 (监理机构):我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已编制完成 西宝客专XBZQ-2标扶风制梁场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 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扶风制梁场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施工单位(章) 负 责 人: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 监理分站(签章): 日 期 : 总监理工程师意见: 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
2、师: 日 期: 注:1、一般单位工程的实施性施组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2、本表一式6份:监理分站、监理站、建设单位2份,返还施工单位2份。专心-专注-专业新建西宝客运专线XBZQ-2标段扶风制梁场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编制日期: 中交二航局西宝客专第一项目经理部二零一零年三月目 录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扶风制梁场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方案一、工程概述西安至宝鸡铁路客运专线是为了缓解我国西北铁路运输最繁忙的南北主干线之一的西宝铁路(西安至宝鸡)的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形成大能力快速度的客运通道而修建,梁场平面图见附页。西宝铁路客运专线扶风制梁场(4#)地
3、处场地平整,交通方便的陕西省扶风县绛账镇,位于西宝客专线路的DK567+887.990DK568+532.159左侧。梁场布局为沿线路方向为644.842米,垂直线路为291.447米的矩形状。沿线路前进方向(东西方向)设置为4.5的上坡垂直方向(南北方向)为3的上坡。占地面积234.505亩,共计制梁644孔(其中32m梁612孔、24米梁32孔),共有制梁台座10个(其中2个与24m梁共用),预留制梁台座2个,存梁台座83个(其中10个与24m梁共用),静载检测台座一个(与24m梁共用)。制梁场施工测量主要内容包括场地平整硬化、制梁台座、存梁台座、轨道梁、拌和站、箱梁制作、沉降观测等。二、
4、施工测量的总体要求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及客运专线的高标准要求,从上到下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组织纪律严明的管理队伍来进行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扶风制梁场的测量管理工作。中交二航局西宝客专项目指挥部成立精测站,各项目经理部成立精测队,精测站在指挥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工作,精测站站长具体负责,扶风制梁场的测量工作则由梁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由梁场精测队队长具体负责,梁场精测队队长和工程部长统一组织和协调标段内的测量工作。梁场精测队进行测量方案设计、测量成果的整理以及测量放样资料的计算等工作并将成果报请工程部长和精测队队长复核,复核合格后报总工程师审核,最后梁场报请监理单位审批,各种测量资料须经监理单位审批
5、后方可使用。日常施工放样工作则由梁场技术负责人和梁场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2.1测量依据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扶风制梁场设计文件及相关图纸;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
6、007183号);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西宝高速铁路工程设计文件;铁道部有关规定。2.2测量仪器配置根据规范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扶风制梁场应配备GPS双频接收机1台及相应的处理软件并附带GPS RTK放样功能;配备全站仪(测角精度不低于2、测距精度不低于2mm+2ppm)的仪器1台;精密水准仪(Trimble DiNi03)及配套的水准尺1台,普通水准仪(S3)3台。2.3注意事项采用换人和换不同测量方法对已测和放样数据进行复核,复核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建立三级复核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专人保管,定期保养,保证测量仪器的测量精度。新购仪器在使用前按要求送具有鉴定资质的计量机构进行检定
7、,未经检定的测量仪器不得进行测量作业。在使用过程中,按规定的鉴定期限进行鉴定,超过期限的仪器未及时送检的,禁止在测量工作中使用。建立仪器检定台账和仪器使用台帐。三、平面、高程控制网的建立3.1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线路设计坐标系统一致。采用GPS动态 RTK的测量方法。将GPS基站架设在梁场范围内CPI019上,采用附近的设计提供的控制点CPII066-1、CPII068进行点位复核。 3.2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系统与线路设计高程系统一致。设计提供的控制点CPI019就在梁场的存梁区内,就以CPI019控制点的高程为梁场高程控制的基准点。并将CPI019的高程按四等水准引测到梁场各个
8、加密控制点。四、施工测量施工放样前首先用电算程序计算、手算复核各构造物特征点坐标,并与施工图提供坐标相复核,核对无误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4.1土方调配采用网格法进行梁场土方调配。首先将制梁场地按20m20m进行网格划分,计算出网格坐标,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以极坐标法或RTK放出网格点,实测出清表后高程;然后根据土方调配设计量和4.5的纵向坡(东西定向)与3的横向坡 (南北定向),由网格法算出设计高程值;最后进行现场调配及场地整平。4.2轨道梁在轨道梁两条轴线的两端各做2个观测墩,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以穿线法进行轨道梁的施工放样工作,如下图。4.3制梁台座计算出制梁台座四个角点及纵梁轮廓线
9、坐标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审批通过后,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以极坐标法或RTK放出制梁台座角点供开挖、安装模板使用。用水准仪测放出制梁台座枕梁顶的设计高程,并用红油漆在模板上标示出,以指导砼浇筑施工。制梁台座施工完成后,按规范要求布设台座沉降观测标,便于后期沉降观测。4.4存梁台座计算出存梁台座四个角点坐标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审批通过后,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以极坐标法或RTK放出存梁台座角点供开挖、安装模板使用。用水准仪测放出存梁台座支墩顶的设计高程,并用红油漆在模板上标示出,以指导砼浇筑施工。存梁台座施工完成后,按规范要求布设台座沉降观测标,便于后期沉降观测。4.5箱梁施工4.5.1底模检测方法用水
10、平仪沿着底模中心线和两边对每一米进行检测,每米又分别有三个点,根据反拱值确定其高程。反拱值超出设计,应及时反映,并调整模板,最终符合设计要求。4.5.2顶板检测方法用全站仪先测出底模中心线上A、B两点的坐标。然后用钢尺在顶板上量出箱梁顶部两端的实际中心线,C、D两点。用仪器测出梁顶实际中心线C、D的坐标,再测出顶板四个角点E、F、G、H的坐标。端头宽度: 梁长度: 对角线距离:用全站仪测量梁体顶面尺寸的好处:1、有效的避免了尺长误差;2、温度误差;3、悬链误差;4、拉力误差。中心线偏差可借助CAD先绘出图形,量出中心线的偏差。4.5.3箱梁上拱度的测量方法4.5.3.1初张拉后上拱度的测量方法
11、在初张之前在箱梁里面布设两条线,在梁体的梁端向中55cm各做一点及梁中一点做上标记后。用水准仪测布设的六个点的相对高差。在初张拉完后, 箱梁产生上拱。我们再用水准仪测布设的六个点的相对高差。两次的差值即为初张拉后的上拱度。4.5.3.2终张拉后上拱度的测量方法箱梁终张拉前,可在箱梁底板的两端从箱梁支座向量55,及梁中做上标记,用水平尺配合水准仪测出六点的高程。终张拉后我们再来测这六点的高程 ,并与终张前的高程比较值即为终张后的上拱度,其大小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并及时上报结果。五、沉降变形观测5.1组织管理5.1.1组织机构扶风制梁场沉降变形观测领导小组5.1.1.1管理小组成员组 长:副组长:
12、组 员: 沉降变形观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梁场测量组,陈晓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沉降变形观测日常管理工作。5.1.1.2责任和分工组 长:全面负责梁场沉降变形观测管理工作。副组长:全面主持梁场沉降变形观测技术和质量工作。组 员:负责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工作。梁场沉降变形观测内业计算,实施外业测量并进行数据处理,确保观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将处理结果及时向组长、副组长等人反馈,测量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及保管,及其观测设施的保护工作。5.1.2工作程序根据铁道部西宝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部下发的指导方案,编制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编制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报监理
13、单位批准后实施。严格按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以及有关规定进行观测和记录,确保记录数据真实、可靠。每次的观测记录必须经监理专业人员进行签认。5.2专业要求扶风制梁场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制梁台座,存梁台座的沉降观测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为主。5.2.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按下表规定执行:沉降变形测量等级沉降位移测量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三等1.00.55.2.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1)沉降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沉降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
14、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三等1.00.30.60.8DINI12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2)沉降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梁场沉降观测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沉降位移监测网布设方法分为二级: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同大地测量点的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梁场场地内无可利用的稳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设立基准点,采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埋入水准基点,以方便沉降观测,减小因测设线路过长等因素产生的测量误差,要求这些
15、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隧道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监测网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为了验证监测网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本次技术方案设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按每半年进行一次。5.2.3沉降变形观测点的布置要求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其布设按下列要求: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扶风 制梁场 施工 测量 沉降 观测 方案 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