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生产流程工艺(共8页).doc





《玻璃钢生产流程工艺(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钢生产流程工艺(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玻璃钢生产流程工艺(一)离型剂涂擦工艺;(二)胶衣涂刷工艺;(三)糊制工艺;(四)脱模工艺;(五)切边、打磨工艺;(六)模具保养及修补工艺;(七)玻纤的剪裁工艺;(八)树脂配料工艺;(九)油漆工艺工艺。(一)离型剂涂擦工艺(1)、聚乙烯醇溶液(俗称脱模剂)1、用洗净、不掉丝的纯棉布饱浸透脱模剂,在已完成抛光及二度固态蜡擦拭作业后的作业面上,用力往复均匀地依次涂擦,使其形成膜状。被作业面均涂一遍为一度。2、待一度涂拭的脱模剂彻底干燥后,在被作业面上用以上方法顺向(注意:不能往复)适度地依次均匀涂拭完全,为二度涂拭。3、三度、四度涂拭方法与二度相同,依次类推。作业标准:成
2、膜完全、膜厚均匀、无杂质、无灰尘、无粘连。作业目的:使被作业面形成一层聚乙烯醇薄膜,以利于脱模。作业要点:1、涂擦必须均匀、全面。 2、成膜必须全面、无漏点、网状。注意事项:1、材料选择要便于操作,根据气候环境等实际情况用清水稀释脱模剂。 2、环境、容器、擦拭布必须清洁无尘。 3、角度擦拭须在30分钟内干燥,如不干燥须采用人工催干,以免长时间不干造成落尘。 4、胶衣涂刷须在脱模剂干燥后20分钟内施工。(2)、固体离型剂(脱模蜡)1、涂蜡:用纯棉柔性织物沾取适量蜡,用力以旋转形式依次对作业面进行涂拭,使蜡能均匀地渗入作业面的微孔中。2、擦蜡:涂拭蜡层后的作业面经520分钟的干燥即用干净的纯棉或纯
3、毛织物对其进行往复擦拭,直到被作业面清晰、光亮、无蜡痕为止。此为一度。3、二度、三度上蜡。以重复以上作业进行,以此类推。4、新模具或重新保养过的模具,首制产品的生产,上蜡必须五遍以上,并用液态脱模剂二度,以确保脱模顺利。5、首制产品,应没脱模一次,擦蜡一次。二、三次顺利脱模后,视脱模难易程度,可适当脱二、三次擦蜡一次。作业标准:表面光洁、无蜡痕、脱模无粘模现象。作业目的:使蜡能均匀粘附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隔离膜。作业要点:1、不得漏涂、漏擦或涂蜡过度。 2、擦蜡必须彻底,不留蜡痕。注意事项:1、擦蜡布必须清洁干净,使用过的须随时清洗。 2、脱模蜡使用完毕须立即盖紧密封,以防止时间长敞口干燥。(
4、二)胶衣涂刷作业流程一、准备:1、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选用相应的主辅材料及施工工艺。2、配制彩色胶衣:取无色胶衣100份、颜料糊2-15份,混合后顺向、逆向交叉搅拌,使其混合充分。搅拌过程中,应将容器四周及底部的胶衣不断向中间翻动,使其不留有未曾搅拌的死角;然后提起搅拌器械,查看流淌面的透光性,以较宽部分不透光为宜。(实际效果为约0.4mm厚的流淌面有较好的遮盖性。)3、检查被作业面的前一道工序的完成情况。(如:模具摆放是否妥当、牢固;离型剂涂刷是否完好;作业现场是否可行等。)二、配料:1、取彩色胶衣100份,根据材料特性、环境温湿度、预计施工时间等,投入0.1-4份的促进剂,充分搅拌后。再投
5、入1-4份的固化剂充分彻底搅拌后,即可涂刷作业。三、涂刷:1、将完成配料的胶衣分成若干点,均布在被作业面上。然后用毛刷初步均匀布刷分散。2、将初步分散的胶衣用毛刷单向往复用力涂刷充分,然后涂刷方向变向90度往复涂刷至胶衣基本均匀的遮盖整个作业面。再逐步依次单向顺刷,减少刷痕至完全覆盖;无透色点、无明显刷痕、无堆积区。手刷胶衣厚度以0.6mm为佳。四、喷涂:1、将配制完成的胶衣装入已完成试喷枪。对准被作业面,由远而近、由深而浅、由难而易依次逐步喷涂,以至完全覆盖被作业面。2、遇有凹槽或喷射死角的作业面,应先用软毛刷涂刷后再用喷枪补射。喷涂胶衣厚度以0.4mm为佳。喷枪与作业面距离为35-50cm
6、,压力为4P。压缩空气应清洁无水。作业标准:1、涂刷中应无漏点、无透光点、少刷痕、无积料、固化时间合理。 2、涂刷要重、用力充分、均匀;顺刷要两头轻中间重,即下刷和收刷要轻,中途运刷要重。 3、喷涂胶衣一定要十分注意胶衣的清洁度及胶凝时间的控制,以免出现中途堵枪事故。注意事项:1、胶衣选择要正确,称量要精确,配比要合理,遮盖率要高。 2、被作业面、容器、搅拌器要清洁。 3、喷涂作业要穿戴防护用具,合理选用喷涂气源。(三)糊制作业流程一、层糊: 1、在有胶衣的作业面上进行层糊施工,就在胶衣胶凝后0.5-24小时内完成层糊作业。 2、胶凝后的胶衣能否进行层糊作业。应检查胶衣胶凝是否充分。一般为:两
7、手指按一下不重要部位的胶衣面,感到有粘联感,但不粘在后上,并略有结实感,即可施工作业。施工前应检查作业面,如发现有胶衣透色或 现象,应及时用同色胶衣进行补刷,方可进行层糊作业。3、层糊作业的树脂胶凝时间,应控制在30-60分钟。一般应在完成后20分钟胶凝。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胶衣皱皮现象。4、层糊作业应选择纤维较浅或排列不规则易浸渍的织物,一般为0.18布、表面 毡或300g短切纤维毡。5、铺覆玻纤前,应在作业面上涂一层配制好的树脂,然后整齐、平服地铺覆玻纤织物;再用毛刷或滚筒将其压紧、压实。并用树脂充分浸渍,完全彻底排除吊空部位及气泡。形胶复杂及高低不平的部位可采用45度斜条或塞丝和填料等方法解
8、决吊空现象,也可用剪刀切断部分纤维解决上述情况。6、玻纤织物的铺覆,一定要平整、服帖。铺覆时,先用力将织物绷紧,准确地轻轻放下,然后用毛刷从织物中心向四周慢慢地轻柔地成放射状刷平,再进行上胶、浸渍。7、浸渍施工中,应注意树脂不能过多,因为多余的树脂使织物浮在表面,不易排除气泡,给施工带来不便。特别是低洼处应及时用毛刷将多余的树脂从积余处吸出,移为它用。另外,树脂富余层也给积层作业带来不利,降低后续作业的层面粘接强度和产品的物理性能。注意事项:1、层糊作业应完全杜空泡现象。如出现空泡,应待树脂胶凝后,立即用力将其挑开,进行注胶补救。2、层糊作业完成后的表面,应平整、光顺、无毛刺、无空泡、无余料、
9、无漏渍。作业标准:无空泡、无富树脂层、表面平整、无毛刺、浸渍完全、无漏糊处。二、积层:1、待层糊作业面胶凝后,即可进行积层作业。作业前应首先检查层糊作业的质量情况,如发现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隐患后,方可施工。2、施工前,应用粗砂纸将毛刺及腊层排除,并用吹尘枪或毛刷掸去杂质。3、积层用首层织物,应与层糊用材相同。一般采用短切纤维毡。4、在经过处理达到施工要求的作业面上刷上配制合理的树脂,然后铺上一层织物,将其从中间向四周或由上而下铺平、压实、排除吊空及气泡,并浸渍完全。5、在以上作业完成后,连续进行织物的累积铺覆糊制。直至达到产品的设计要求。注意事项:、积层作业每层作业不超过1mm;每次作
10、业,累积厚度不得超过5mm。、积层作业必须100%完全彻底的浸渍,杜绝树脂余料。6、积层施工中玻纤搭接作业面不得少于50mm,受力产品及运动产品不少于10mm。平接作业,应交叉铺层,交叉层不得少于3层。7、搭接作业中的搭接区域应尽量避免在同一位置,以免积层过厚。8、局部区域需加强或旋转肋骨的产品,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局部加强原则上应在铺层中进行、9、胶架糊制应考虑粘接强度。施工中应尽量与主体增加粘接面积。10、胶接作业的主体是增加粘接强度。因此,作业前应检查作业面的作业条件:1、清除毛刺及铺层;2、作业面应尽量平整,合缝并固定牢固;3、控制胶凝时间,不得发生流胶现象。作业标准:积厚准确浸渍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玻璃钢 生产流程 工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