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复习二)及答案(共12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复习二)及答案(共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复习二)及答案(共12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复习)及答案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四) 狼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 )有剩骨。途中两狼,缀( )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 )如故( )。屠大窘( ),恐前后受其敌( )。顾( )野有麦场,场主积( )薪其中,苫蔽( )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 )担持刀。狼不敢前( ),眈眈( )相向。少时( ),一狼径( )去,其一犬( )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 ),意( )暇( )甚。屠暴( )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其中,意( )将隧( )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 ),盖( )以诱敌。狼亦黠( )矣,而顷刻( )两毙,禽兽之变诈( )几何( )哉?止( )增笑耳。2、重点句子翻译。(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点明主旨,包含讽刺意味的句子是: 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
3、文章里的狼有什么性格特征?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6、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7、下列对本文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不应作让步,而是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C.“投以骨” 和“复投之”表现了刚开始屠户对狼的让步和抱希望。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明了狼人狡猾。8、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中的“持”字,表明
4、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中的“暴”字形象刻画了屠户杀狼时的一种愤怒之情。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五)穿井得一人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 ),常一人居( )外。及( )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得一人。”国人( )道( )之,闻( )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 )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2、重点句子翻译。(1)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得一人之
5、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3、从文中“ , ”可以看出误会传播的范围之广。4、你如何理解宋君的形象? 5、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察传,察即细查明辨,传即传闻。B.本则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C. 本文幽默风趣,在笑中教育了人们不可轻信传言。D. 穿井得一人之所以发生误会,丁氏应该负全部责任。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察传,察即细查明辨,传即传闻。B.宋君派人去询问丁氏,可
6、见他是一个不明是非的昏君。C. 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D. 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 我们以讹传讹的危害。 (六)杞人忧天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 )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 )之,曰:“天,积( )气耳,亡处亡气。若( )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奈何( )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 )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 )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 ),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 )然大喜
7、,晓之者亦舍然( )大喜 。2、重点句子翻译。(1)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3)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4)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5)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6)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从文中“ , ”可以看出杞人与晓之者的情绪都发生了好转。4、如何看待中杞人的形象? 5、如何看待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6、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杞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B.“晓之者”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
8、态,解了杞人之忧。C.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不科学的,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D. 文章结尾可见两人的忧愁都得到解决。(四) 狼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 通“只”,仅、只 )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连接、紧跟 )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跟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一起 )驱( 追赶 )如故( 跟原来一样 )。屠大窘( 处境困难,为难 ),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顾( 看、视 )野有麦场,场主积( 堆积 )薪其中,苫蔽( 覆盖、遮盖 )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 卸下 )担
9、持刀。狼不敢前(上前 ),眈眈(注视的样子)相向。少时( 一会儿 ),一狼径( 径直 )去,其一犬(像狗似的 )坐于前。久之( 过了一会儿 ),目似瞑( 闭眼 ),意( 神情、态度 )暇( 从容、悠闲 )甚。屠暴(突然 )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正)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挖洞 )其中,意(意图 )将隧( 这里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 睡觉 ),盖( 表推测,大概、 原来是的意思)以诱敌。狼亦黠( 狡猾)矣,而顷刻( 一会儿)两毙,禽兽之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哉?止(只 )增笑耳。2、重点句子翻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语文 年级 上册 文言文 阅读 练习 复习 答案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