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六义的理解(共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诗经六义的理解(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六义的理解(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诗经六义的理解(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二)风、雅、颂、赋、比、兴。 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郑樵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具见通志序)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1)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五“国风
2、”,即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 “国风”保存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这部分诗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其语言朴素、鲜明,富于形象性,形式上多是四言成句,隔句用韵,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同时多处出现章节的复叠,有一唱三叹的艺术美感,是诗经的精华部分。(2)“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辞气不同,音节亦异。故而大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 理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