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地方财政学期末复习(共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级地方财政学期末复习(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地方财政学期末复习(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地方财政学期末复习(2012.12)名词解释: 1.财政联邦主义:是指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划分,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制度。或者说,财政联邦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财政分权,就是给与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决定其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其精髓在于使地方政府拥有合适与合意的财政自主权进行决策。 2.偏好误识: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中央政府在确定公众个人偏好的边际消费替代率时是带有随机性的,存在“偏好误识”,从而错误地把自己的偏好强加到全体国民头上。 3.地方财政能力:狭义: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指各级地方政府为满足公共需求(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属地居民
2、需求),从当地资源中汲取财政收入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通常是指实际财政收支能力与地方财政调控能力,即财政能力的静态体现。广义:从现象动态发展、监督与管理、市场运行等多层次多角度来考察。包括地方财政的综合与核心能力、配置与调控能力、现实与潜在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般地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 5.转移支付:在财政支出中与购买支出相对应,它是指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无偿性是其最基本
3、的特征。 6.财源:能够对财政提供收入贡献的经济源泉。7.地方财源建设:地方财源建设即地方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依据地方经济和财政的需要,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地方财源进行规划、培植、拓展等,是地方财源达到充裕和优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8.费收入:地方政府的费收入是地方政府提供的准公共产品的部分补偿。 9.购买性支出: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10.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性、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11.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就是一定财政年度内地方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地方财政支出总额。 12.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指
4、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的组合,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地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结果会形成不同的支出结构类型。 13.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帮助公民应对某些社会风险,如疾病、衰老、失业、事故等,并且为低收入等特殊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系列社会制度安排。 14.隐性债务:在道义上而不是在明确法律意义上政府承担的债务。15.或有债务:有某一种事件引发,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债务。16. 地方财政支出的相对价值:所谓财政支出绩效的相对价值,是指评估主体可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绩效标准或参考基准,来评估财政支出预算决策及其资金分配的相对绩效水平和绩效价值增量变动情况。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真
5、正魅力就在于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绩效的相对价值,不断实现财政支出绩效的改进和改善。这就要求对财政支出绩效的衡量要尽可能地“量化”(并非需要“精确”或“准确”),必须防范片面化、短期化风险。问答题:第三章 地方财政能力差异1、什么是地方财政努力?制约财政努力程度的因素有哪些?财政努力:地方政府利用自有资源筹集收入的努力。财政努力程度=实际财政收入/预期财政收入制约财政努力程度的因素:(1) 地区市场化的程度和整体的经济效益。(2) 税收征管部门征税的积极性(3) 税收征管效率2、影响地方财政能力差异的决定因素有哪些?(经济、政治的)(1)经济因素:自然资源禀赋 经济发展规模 外部经济环境。(2)资源
6、禀赋: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技术。(3)经济发展水平: 规模与速度 经济结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 经济效益。(4)政治因素:国家发展战略 国家政策支持 地区特殊职能。第四章 地方财政能力调节1、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有哪些?(1)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前提:构建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转型,并加快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构建(2)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实现途径: 基础性制度规范的调整: a. 建立一视同仁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b. 建立无差别的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 调节性制度规范的改革: a. 调整政府间财政收支的划分; b. 改革和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补充性制度规范
7、的实施: a.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b. 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c. 强化对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的监督;2、财政拨款有哪些类型?分析各种拨款对经济产生的不同效应。 拨款的效应分析 拨款对接受拨款的政府会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使用社区无差异曲线作为分析,社区无差异曲线反映社区典型个人即中位数选民的偏好。 一、无条件拨款 拨款前预算线为AA,均衡点为1,税率为FA/OA。 考虑一笔来自中央政府的价值为的无条件拨款,新的预算线为BB,均衡点为2。 并非全部拨款都用于增加公共产品消费,部分拨款金漏入私人产品,增加了私人产品消费。 过1和2点的OICC曲线是收入消费曲线(收入提供曲线)。 二、有条
8、件整额拨款 受补政府获得的整额拨款必须用于受补项目上。 预算约束线为AE2B。假定如果没有条件限制的话,受补政府的选择是E3点,由于条件限制,受补政府只能选择E2。 E3的福利程度要高于E2。三、有条件不封顶配套拨款 拨款前预算线AA,均衡点为E0。 引入一笔配套率为AD/OD=30%的配套拨款,预算线变为AD,均衡点沿价格消费曲线PCC移至E1点,对受补产品的需求量为OX1。语无条件拨款相比,不封顶拨款会使受补政府增加受补产品的支出。因此如果要增加受补产品同样多的消费,无条件拨款比有条件配套拨款多得多。 有条件不封顶配套拨款的效应是降低受补产品的价格,既有收入效应又有替代效应。均衡点将沿着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方财政 学期末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