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总结(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总结(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总结(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影响人口分布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地形:a.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b.热带的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气候(中低纬沿海气温适中、降水适中)河流(供水、运输功能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汇合处等)(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条件(运输方式、干线交汇处)政治因素(行政中心所在地)矿产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宗教:2.功能区比较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工业革命后出现分化建
2、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位于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带状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专业化程度高、协作性强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4.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5.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
3、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6.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7.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8.城市的合理规划.要有便利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在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设置绿化带.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城市 城市化 知识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