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教材(共9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计算机应用-教材(共9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教材(共95页).doc(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河北新闻出版专用教学从书 基础课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平台课程 学 时: 64 学时学 分: 3 学分, 3 学分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适用对象:中等专业学校所有专业一、课程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向学习者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培养计算机初步应用能力的入门课程,它是我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具有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为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打下初步基础。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
2、求:1.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发展、特点及应用;2. 能独立使用微型计算机,掌握其基本操作;3. 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4. 了解计算机病毒特征及网络防火墙的功能;5. 掌握Windows xp中文版的基本操作;6. 掌握Word 2003的基本操作,能独立完成文稿排版打印;7. 掌握Excel 2003的基本操作,能独立完成数据计算与排版打印;8. 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能独立完成一套课件的设计和制作;9.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本课程的重点:1. 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2. 文本编辑、表格处理和图文混
3、排的基本操作;3. 工作表的编辑,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图表操作;4. 演示文稿的外观及动画效果的设置;5. 使用IE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保存网页的基本操作和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二)本课程的难点:1. 文字录入的熟练与准确度,输入法的使用;2. 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综合应用,表格的处理,图像的处理;3. 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综合应用,数据的计算,汇总表的制作与统计;4. 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的综合应用,版式设计与动画效果的设置;5. Internet浏览器的使用与电子邮件的收发。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入门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4、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很多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本门课程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文化意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和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的能力。五、教学内容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6学时)【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1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又称为电脑,英文名称Computer,是一种能够按照实现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电子设备。1.1.1计算机发展史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占地面积1
5、70平方米;重30余顿;耗电140千瓦;运算速度5000次/秒。计算机的发展分代是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而划分: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耗电量大,体积大速度慢。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相对电子管计算机,体积小,功耗低,速度快。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的计算机:(1965-1970)性能进一步提高。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的计算机(1971至今),速度突飞猛进,并且日俱完善。1.1.2计算机的特点 自动地运行程序计算机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连续地高速运算。由于采用存储程序控制的方式,因此一旦输入编制好的程序,启动计算机后,就能自动地执行下去直
6、至完成任务。这是计算机最突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计算。现在普通的微型计算机每秒可执行几十万条指令,而巨型机则达到每秒几十亿次甚至几百亿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还在提高。 运算精度高电子计算机具有以往计算机无法比拟的计算精度,目前已达到小数点后上亿位的精度。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人是有思维能力的。而思维能力本质上是一种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借助于逻辑运算,可以进行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自动地确定下一步该做什么。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由内存和外存组成,具有存储和“记忆”大量信息的能力,现代计算机的内存容量已达到上百兆甚至几千兆,而外存也有惊人的容量。 可靠性高
7、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计算机连续无故障运行时间可达到几十万小时以上,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例如,安装在宇宙飞船上的计算机可以连续几年时间可靠地运行。计算机应用在管理中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而人却很容易因疲劳而出错。另外,计算机对于不同的问题,只是执行的程序不同,因而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通用性。1.1.3 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亦称数值计算,是指用计算机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计算机作为一种计算工具,科学计算是它最早的应用领域,也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在科学技术和工程设计中存在着大量的各类数字计算,如求解几百乃至上千阶的线性方程组、大型矩阵运算等。 数据处理数据
8、处理又称信息处理,它是指信息的收集、分类、整理、加工、存储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所谓信息是指可被人类感受的声音、图像、文字、符号、语言等。数据处理还可以在计算机上加工那些非科技工程方面的计算,管理和操纵任何形式的数据资料。其特点是要处理的原始数据量大,而运算比较简单,有大量的逻辑与判断运算。 计算机辅助设计(一)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是指使用计算机的计算、逻辑判断等功能,帮助人们进行产品和工程设计。(二)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是指利用计算机通过各种数值控制生产设备,完成产品的加工、装配、检测
9、、包装等生产过程的技术。(三)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AI)是指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存储在计算机中,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所需要的知识。除了上述计算机辅助技术外,还有其他的辅助功能,如计算机辅助出版、计算机辅助管理、辅助绘制和辅助排版等。 过程控制亦称实时控制,是用计算机及时采集数据,按最佳值迅速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或采用自动调节。利用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不仅大大提高了控制的自动化水平,而且大大提高了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如判
10、断、理解、学习、图像识别、问题求解等。它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信息论、仿生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在人工智能中,最具代表性、应用最成功的两个领域是专家系统和机器人。1.1.4 电子计算机的分类一般情况下,电子计算机有多种分类方法,但在通常情况下采用3种分类标准。(一)按处理的对象分类电子计算机按处理的对象分,可分为电子模拟计算机、电子数字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二)按性能规模分类按性能规模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三)按功能和用途分类按功能和用途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2.1 计算机系统概述现在,计算机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
11、的家族,其中的每个成员,尽管在规模、性能、结构和应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系统由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软件系统分为两大类,即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计算机通过执行程序而运行,计算机工作时,软、硬件协同工作,两者缺一不可。1.2.2 硬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由主机和外设组成,主机由CPU、内存储器、主板(总线系统)构成,外部设备由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等)、外存储器(如光盘、硬盘、U盘等)、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组成。(一)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完成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功
12、能。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部件(Arithmetical Logic Unit,ALU),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等操作。控制器(Control Unit,CU)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心,根据事先给定的命令,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工作。图1.2 CPU图1.3 内存条(二)存储器存储器(Memory)是计算机存储信息的“仓库”。所谓“信息”是指计算机系统所要处理的数据和程序。程序是一组指令的集合。存储器是有记忆能力的部件,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可分为两大类: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简称内存,也叫随机存储器(RAM),这种存储器允许按任意指定地址的存储单元
13、进行随机地读出或写入数据。由于数据是通过电信号写入存储器的,因此在计算机断电后,RAM中的信息就会随之丢失。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又称辅助存储器,主要用于保存暂时不用但又需长期保留的程序或数据。如软盘、硬盘、光盘等都叫外存储器。存放在外存中的程序必须调入内存才能运行,外存的存取速度相对来说较慢,但外存价格比较便宜,可保存的信息量大。常用的外存有磁盘、磁带、光盘等。(三)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将外界的各种信息(如程序、数据、命令等)送入到计算机内部的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条形码读入器等。(四)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以人们能够识别的形式(如文字、图形、数值、声音等)进
14、行显示和输出的设备。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由于输入输出设备大多是机电装置,有机械传动或物理移位等动作过程,相对而言,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系统中运转速度最慢的部件。1.3 磁盘、文件和文件夹1.3.1 磁盘和硬盘磁盘是指目前一切用盘状结构以磁场为记录方式的存储设备的统称,主要包括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碟,英文名:Hard Disc Drive)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 硬盘的接口ATA/IDE/SATA/SATA II/SATA III/SCSI 硬盘的制造厂商希捷(Seagate)、西部数据(Western D
15、igital)、日立(HITACHI)、东芝(TOSHIBA)、三星(Samsung) 硬盘的基本参数容量、转数、评价访问时间、传输速率、缓存、S.M.A.R.T.技术、DFT技术1.3.2 计算机文件计算机文件(或称文件、电脑档案、档案),是存储在某种长期储存设备上的一段数据流。所谓“长期储存设备”一般指磁盘、光盘、磁带等。其特点是所存信息可以长期、多次使用,不会因为断电而消失。 文件的构成文件有盘符、路径、文件名和扩展名构成。 文件的类型文件一般有四种类型:存档(A)、系统(S)、只读(R)、隐藏(H)。1.3.3 计算机文件夹普通计算机文件夹是用来协助人们管理计算机文件的,每一个文件夹对
16、应一块磁盘空间,它提供了指向对应空间的地址,它没有扩展名,也就不象文件那样格式用扩展名来标识。但它有几种类型,如:文档、图片、相册、音乐、音乐集等等。 文件夹的属性文件夹的属性与文件属性相似,一般只设置文件夹的系统、只读和隐藏属性。 文件夹结构(树状目录)计算机文件管理一般是以树状目录的形式管理计算机的。最底层目录通常称为根目录。1.4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人类用文字、图表、数字表达和记录着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信息,便于人们用来处理和交流。现在可以把这些信息都输入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来保存和处理。前面提到,当代冯诺依曼型计算机都使用二进制来表示数据,本节所要讨论的就是用二进制来表示这些数据。经
17、过收集、整理和组织起来的数据,能成为有用的信息。数据是指能够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字母和符号的集合。平常所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事实,都可以用数据来描述。可以说,只要计算机能够接受的信息都可叫数据。1.4.1 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计算机数据的表示经常用到以下几个概念。在计算机内部,数据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和运算的。 位二进制数据中的一个位(bit)简写为b,音译为比特,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一个二进制位只能表示0或1两种状态,要表示更多的信息,就要把多个位组合成一个整体,一般以8位二进制组成一个基本单位。 字节字节是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最基本单位,并主要以字节为单位解释信息。字节(By
18、te)简记为B,规定一个字节为8位,即1B8bit。每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般情况下,一个ASCII码占用一个字节,一个汉字国际码占用两个字节。 字一个字通常由一个或若干个字节组成。字(Word)是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时,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长度。由于字长是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信息的实际位数,所以,它决定了计算机数据处理的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字长越长,性能越好。 数据的换算关系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计算机型号不同,其字长是不同的,常用的字长有8、16、32和64位。一般情况下,IBM PC/XT的字长为8位,80
19、286微机字长为16位,80386/80486微机字长为32位,Pentium系列微机字长为64位。例如,一台微机,内存为256MB,软盘容量为1.44MB,硬盘容量为80GB,则它实际的存储字节数分别为:内存容量25610241024BB软盘容量1.4410241024B.44B硬盘容量80102410241024BB由于技术原因,计算机内部一律采用二进制,而人们在编程中经常使用十进制,有时为了方便还采用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理解不同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是非常重要的。1.4.2 进位计数制在计算机中,二进制并不符合人们的习惯,但是计算机内部却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其主要原因有如下4点: 电路简单在计
20、算机中,若采用十进制,则要求处理10种电路状态,相对于两种状态的电路来说,是很复杂的。而用二进制表示,则逻辑电路的通、断只有两个状态。例如:开关的接通与断开,电平的高与低等。这两种状态正好用二进制的0和1来表示。 工作可靠在计算机中,用两个状态代表两个数据,数字传输和处理方便、简单、不容易出错,因而电路更加可靠。 简化运算在计算机中,二进制运算法则很简单。例如:相加减的速度快,求积规则有3个,求和规则也只有3个。 逻辑性强二进制只有两个数码,正好代表逻辑代数中的“真”与“假”,而计算机工作原理是建立在逻辑运算基础上的,逻辑代数是逻辑运算的理论依据。用二进制计算具有很强的逻辑性。1.5 微机接口
21、(选修)1.5.1微机接口概述接口是CPU与I/O设备的桥梁,它在CPU与I/O设备之间起着信息转换和匹配的作用。也就是说,接口电路是处理CPU与外部设备之间数据交换的缓冲器,接口电路通过总线与CPU相连。由于CPU同外部设备的工作方式、工作速度、信号类型等都不相同,必须通过接口电路的变换作用,使两者匹配起来。(一)接口的作用接口就是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的连接部件(电路),它是CPU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例如,原始数据或源程序要通过接口从输入设备进入微机,而运算结果要通过接口向输出设备送出去,控制命令也是通过接口发出去的,这些来往的信息都是通过接口进行交换与传递。用户从键盘输入的信息只
22、有通过计算机的处理才能在显示器、打印机中显示或打印。只有通过接口电路,软磁盘和硬盘才可以极大地扩充计算机的存储空间。(二)总线总线是连接计算机CPU、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的一组物理信号线及其相关的控制电路,它是计算机中传输各部件信息的公共通道。微机系统的总线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1. 地址总线(Address Bus)地址总线(AB)是微机用来传送地址的信号线。地址总线的数目决定了直接寻址的范围,例如16根地址线,可以构成21665536个地址,可直接寻址64KB地址空间,24根地址线可直寻址16MB地址空间。2. 数据总线(Data Bus)数据总线(DB)是微机用来传送数据
23、和代码的总线,一般为双向信号线,可以进行两个方向的数据传送。数据总线可以从CPU送到内存或其他部件,也可以从内存或其他部件送到CPU。通常,数据总线的位数与微机的字长相等。例如,32位的CPU芯片,其数据总线也是32位。3. 控制总线(Control Bus)控制总线(CB)用来传送控制器发出的各种控制信号。其中包括用来实现命令、状态传送、中断请求、直接对存储器存取的控制,以及提供系统使用的时钟和复位信号等。1.5.2 标准接口微机中一般提供的接口有标准接口和扩展槽接口。标准接口操作系统一般都认识,插上有关的外部设备,马上可以使用,真正做到“即插即用”。在微机中标准接口一般有:键盘与显示器接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应用 教材 9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