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试题加答案(共47页).doc





《针灸试题加答案(共4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试题加答案(共47页).doc(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绪论(一)A型题 单选题1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 ) A中医理论 B经络理论 C腧穴理论 D刺灸理论 E脏象理论 2针灸学起源于我国的时代是( ) A青铜器时代 B石器时代 C仰韶文化时期 D奴隶制度时代 E春秋战国时期 31 9 63年出土的1根磨削石针是在( ) A甘肃 B陕西 C山西 D内蒙古 E青海 4最原始的针刺工具是( ) A骨针 B竹针 C砭石 D陶针 E铜针 5依据经络学说选穴施术的治疗方法是( ) A薰洗 B针灸 C中药 D食疗 E正骨 (二)B型题 A内经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黄帝内经太素 E黄帝针经 1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著作是( ) 2成书于秦汉
2、时期的著作是( ) 3成书于魏晋时期的著作是( ) A伤寒论 B曹氏灸经 C肘后备急方 D备急千金要方 E外台秘要 4晋代葛洪所著( ) 5东汉张仲景所著( ) 6唐代孙思邈所著( ) A针灸逢源 B针灸问对 C针灸甲乙经 D外台秘要 E卫生针灸玄机秘要 7确定了349个腧穴的著作是( ) 8列出了3 6 1个经穴的著作是( ) 9主要内容设有80多条问答的著作是( ) A汉代 B晋代 C唐代 D宋代 E明代 10最早在太医署设制针灸科的朝代是( ) 11最早传入国外的针灸学专著的朝代是( ) 12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 ) A徐凤 B何若愚 C窦默 D李梃 E高武 13创子午流注针法的是
3、( ) 14著针灸大全的是( ) 1 5撰写针灸聚英的是( ) (三)D型题 双选题1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 ) A素问 B灵枢 C足臂十一脉灸经 D脉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针灸甲乙经是一部( )( ) A经络学专著 B针灸学专著 C腧穴学专著 D治疗学专著 E率先传播至国外的针灸学专著 3晋代著名的女医家及特长是( )( ) A鲍姑 B陶弘景 C秦承祖 D擅长用灸 E擅长针刺 4唐代针灸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 A子午流注针法兴起 B确定穴位的数目和主治 C针灸成为一门专科 D创立奇经八脉理论 E针灸教育占有重要地位 5十四经发挥增加循经列穴的经脉是( ) A阴、阳跷脉
4、 B任脉 C督脉 D阴、阳维脉 E冲脉 (四)X型题 多选题1针灸学术渊源与理论基础主要导源于( ) A内经 B针灸大全 C难经 D十四经发挥 E针灸甲乙经 2唐代载有针灸学内容的著作有( ) A外台秘要 B骨蒸病灸法 C备急灸法 D神应经 E备急千金要方 3宋代著名的针灸学家有( ) A王惟一 B刘完素 C王执中 D李东垣 E张元素 4明代著名的针灸著作有( ) A针灸大成 B针灸资生经 C针灸大全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问对 5早年我国传入日本的针灸著作有( )( ) A医宗金鉴 B神应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经 E明堂图 (二)填空题 1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 _,创立了著名的_
5、穴。 2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五色_ ,还创用了_ 穴和指寸法。 3北宋时期的2具 _作为针灸教学的 _和考试针灸医生之用。 4清代针灸医学亦有发展,其中吴谦等撰_ ,李学川撰_。 51987年11月经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在我国北京召开了_ 联合会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 _大会。 (三)判断题 1灵枢又称针经。( ) 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 ) 3子午流注学说是早期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 4我国最早被刻在石碑上的针灸书是针灸甲乙经。( ) 5清初至民国时期,是针灸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 ) 参考答案(一)A型题1A 2B 3D 4C 5B(二)
6、B型题1A 2B 3C 4C 5A 6D 7C 8A 9B 10C 11B 12D 13B 14A 15E(三)D型题1CE 2BE 3AD 4CE 5BC(四)X型题1ACE 2ABE 3AC 4ACE 5CDE(二)填空题1针灸 华佗夹脊2明堂三人图 阿是3铜人模型 直观教具4医宗金鉴 针灸逢源5世界针灸学会 世界针灸学术(三)判断题1 2 3 4 5第一章 经络总论(一)A型题 1针灸学术的理论核心是( ) A腧穴学 B经络学 C刺法灸法学 D实验针灸学 E针灸治疗学 2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针经 D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E针灸甲乙经 3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7、所载之脉与内经所载经脉比较,缺少的经脉是( ) A手厥阴心包经 B手太阴肺经 C手阳明大肠经 E足少阴肾经 D足厥阴肝经 4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的依据是( A阴阳学说 B卫气营血理论 C五行学说 D经络学说 E脏腑学说 5难经全书共有( ) A七十八难 B八十一难 C六十九难 D七十二难 E八十八难 6正经是指( ) A督脉 B十二经别 C任脉 D冲脉 E十二经脉 7阴经是指( ) A六脏的经脉 B六腑的经脉 C督、带脉 D循行胸腹经脉 E循行背部经脉 8经脉所分出的小支是( ) A奇经八脉 B络脉 C皮部 D经筋 E气街 9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
8、经 D奇经 E带脉 10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故称( ) A循行走向 B离入出合 C奇恒之腑 D一源三歧 E别道奇行 11髓海位于( ) 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 12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的理论强调了( ) A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 B上肢与下肢的密切联系 C前胸与后背的密切联系 D脏腑与五官的密切联系 E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13标本是指经脉腧穴分布的( ) A上下对应关系 B前后对应关系 C左右交叉关系 D表里络属关系 E范围和规律 14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15气街是经气( ) A组成和来源 B聚集通行的共
9、同道路 C布散的主要部位 D蓄积停留之处 E别道奇行路径 16“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出自于 ( ) A灵枢?海论 B灵枢?口问 C灵枢?经水 D灵枢?本藏 E灵枢?经脉 17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联系,主要靠( ) A五脏六腑 B经络系统 C四肢百骸 D五官九窍 E皮肉筋骨 18经络系统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19“联络脏腑,沟通肢窍”其意思指( ) A经络系统内容 B经络生理功能 C循经感传现象 D病候反应途径 E病邪传变规律 20经络局部出现不仁、不用等痿废现象,其病机是( ) A经脉气血不畅 B经脉外伤受损 C
10、经脉气血衰竭 D经脉病邪壅阻 E经脉气血不足 (二)B型题 A阴阳十一脉灸经 B十四经发挥 C神应经 D金兰循经 E奇经八脉考 1忽泰必烈撰( ) 2滑伯仁撰( ) 3李时珍撰( ) A秦汉 B东汉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4经络学说基本形成于( ) 5创立六经辨证理论的朝代是( ) 6率先正式提出“十四经”名称的朝代是( ) A“针已出,气独行” B“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 C“络脉传注,周流不息” D“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E“十二经皆有动脉” 7难经提出( ) 8奇经八脉考提出( ) 9十四经发挥提出( ) A金兰循经 B十四经发挥 C针灸聚英 D奇经八脉考 E经脉图考 10成书于
11、公元1303年的著作是( ) 11成书于公元1578年的著作是( ) 12成书于公元1341年的著作是( ) A注重寸口诊脉的著作 B经络记载最详的著作 C创立子午流注针法的著作 D绘制五色明堂三人图著作 E创用六经辨证的著作 13灵枢是( ) 14伤寒论是( ) 15难经是( ) A肺经 B心经 C肝经 D肾经 E脾经 16与胆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 17与大肠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 18与胃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 A三焦经的同名经 B心包经的同名经 C小肠经的同名经 D肾经的同名经 E大肠经的同名经 19足少阳胆经是( ) 20足厥阴肝经是( ) 21足阳明胃经是( ) A循喉咙,挟舌本
12、B入下齿中,挟口、鼻 C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D挟咽、系目 E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 22足厥阴肝经联络器官( ) 23足少阴肾经联络器官( ) 24手阳明大肠经联络器官( ) A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 B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处 C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处 D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接处 E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交接处 25心中是( ) 26胸中是( ) 27鼻旁是( ) A手三阴经 B足三阳经 C属六脏的阴经 D手三阳经 E足三阴经 28上肢内侧分布有( ) 29下肢外侧分布有( ) 30四肢内侧和胸腹分布有( ) A髓海 B气海 C水谷之海 D血海 E少海 31宗气所聚之处为( ) 32气血生
13、化之处为( ) 33涵蓄十二经气血之处为( ) A命门 B颡大 C窗笼 D太仓 E廉泉 34足太阳经”结”部位于( ) 35足少阳经”结”部位于( ) 36足阳明经”结”部位于( ) A手太阳经”本”部和”标”部 B足少阳经”本”部和”标”部 C足太阳经”本”部和”标”部 D手少阴经”本”部和”标”部 E手太阴经”本”部和”标”部 37跟上5寸和两络命门(目)分别为( ) 38外踝之后和命门(目)之上1寸分别为( ) 39锐骨之端和背俞分别为( ) A背俞与舌下两脉 B颊下,挟颃颡 C背俞与舌本 D颜下合钳上 E腋内动脉 40足太阴”标”部位于( ) 41手阳明”标”部位于( ) 42足少阴”
14、标”部位于( ) A阴脉之海 B阳脉之海 C十二经之海 D气海 E水谷之海 43冲脉为( ) 44督脉为( ) 45任脉为( ) A臂厥 B踝厥 C骭厥 D阳厥 E骨厥 46足阳明胃经病候有( ) 47足太阳膀胱经病候有( ) 48足少阴肾经病候有( ) A任脉 B阳维脉 C督脉 D冲脉 E阴维脉 49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 ) 50有调节六阴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 ) 51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 ) A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B经脉所过红肿热痛 C五脏六腑各司其属 D分经辨证循经取穴 E营卫气血来源水谷 52经络的生理功能有( ) 53经络的病理反映有( ) 54经络的临床应用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灸 试题 答案 4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