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生理学考试复习资料(共11页).do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生理学考试复习资料(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生理学考试复习资料(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植物生理学一、名词解释(2分*10=20分)1.生长中心:指植物生活史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部位,呼吸作用较强。2.信号转导:偶联各种外刺激信号与其相应的生理效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3.交叉适应:逆境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但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后往往能提高对另一种逆境的抵抗。4.光周期现象:在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称为光周期,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即光周期现象。5.活性氧:指化学性质活泼,氧化性很强的含氧物质的总称。6.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含有植物体的全套遗传信息,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发育成为完整植株的能力。7.平衡溶液:植物所需的各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离子平衡
2、的溶液,在此溶液中植物能够正常生长。8.渗透调节:指细胞通过增加或减少细胞中溶质来调节细胞的渗透性,以期达到与外界环境渗透势平衡的目的。9.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作用和加氧作用的两种功能。10.代谢源:指植物种制造和输出有机物的组织和器官。代谢库:指植物中贮藏和消耗有机物的组织和器官。11.末端氧化酶:指处于生物氧化电子传递系统链末端,最终将电子传递给分子氧的酶。12.顶端优势:植物根茎的顶芽抑制侧芽优先生长的现象。13.水合补偿点:净光合速率为零时植物的叶水势称为水合补偿点。14.SPAC: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土壤中的水分由根系吸收,经植物体然后蒸腾到大气中,这样水
3、分在土壤、植物、大气间的运动构成了一个连续体。15.共质体:是通过胞间连丝把无数原生质体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质外体:是一个开放性的连续自由空间,包括细胞壁、胞间隙、导管等。16.蒸腾效率:植物每消耗1KG水时所形成干物质重量(克),也称蒸腾比率。蒸腾速率: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通过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分,又称蒸腾强度。17.抗氰呼吸:植物组织中呼吸电子不经过细胞色素氧化酶,而是通过对氰化物不敏感的交替氧化酶,直接把电子传递给分子氧的呼吸。18.作用中心色素: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19.小孔律:气体经过多孔表面的扩散效率。不与小孔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周长成正比
4、。20.单盐毒害:指溶液中因只有一种金属离子而对植物有毒害作用的现象。离子拮抗: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其他金属离子,即能减弱或消除这种单盐毒害,离子间的这种作用称离子拮抗。21.光合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所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或释放的氧气量。22.生长协调最适温度:植物生长最健壮时的温度。23.深沉休眠:由于内部生理抑制引起的,即使在适宜条件下也不能萌发,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萌发,这种因内部生理原因引起的生长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为深沉休眠。24.黄化现象: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因缺乏叶绿素,植物呈黄白色的现象。25.自由水:未被胶体或渗透物质所吸引或吸引力很小,可以自由移动的水分,当温度升高时可
5、以挥发,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可以结冰,这样的水分称为自由水。束缚水:被植物细胞中的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所吸引,且紧紧被束缚在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周围的水分不能自由移动,当温度升高时不能挥发,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也不结冰,这部分水分称为束缚水。26.叶面系数: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叶面积,即作物绿色面积与其所占地面积之比。27.必需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16种)。具备条件:a.缺乏该元素时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b.缺乏该元素,植物表现出专一的病症,加入该元素可使这种缺素病症消失即恢复正常或预防此病症的发生c.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有直接的效果,而不是由于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
6、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28.识别蛋白:存在于花粉与柱头上专门起识别作用的蛋白质。29.光呼吸:指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条件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30.RQ(呼吸商):又称呼吸系数。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与吸收的氧气的摩尔数比例。31.呼吸跃变:呼吸速率下降至最低水平后又出现急剧上升,经过一定时间后又急剧下降,直至很低的水平。32.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某一部位合成,并转移到其他部位,在那里以很低的浓度引起生理反应的有机物。33.离子的主动吸收:植物细胞利用呼吸代谢产生的能量逆电化学梯度吸收矿物质的过程。34.代谢性吸水:利用细胞呼吸所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
7、细胞的过程。35.主动吸收:植物体通过ATP提供的能量,利用载体将矿质离子转移到体内的过程。36.光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过程放出的二氧化碳等量时的光照强度。37.库源单位:通常把同化物供求上有对立关系的源库及其连接二者的疏导系统合称库源单位。38.极性运输: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到过来运输的运输过程。39.集体效应:在一定面积内,花分数量越多,密度越大,萌发和生脏也就越好。40.强迫休眠:成熟种子因环境不适引起的休眠叫做强迫休眠或浅休眠。41.抗逆性:植物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逐渐形成了对逆境的适应和抵抗能力。42.生长大周期:植物整株或各部分的
8、生长都经历一快一慢的变化过程,这种周期性变化规律几生长大周期。43.相对含水量:指植物组织含水量占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数。44.红降现象:在远红光下光合作用的量子产额急剧降低的现象。45.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与天然植物激素相似并具有同样生理作用的有机化合物。46.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反应。47.呼吸链:呼吸代谢中间产物随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轨道。48.生理酸性盐:如供给(NH4)2SO4,植物对其阳离子(铵根离子)吸收大于阴离子(硫酸根离子),根细胞会向外释放氢离子,因此环境中积累硫酸根离子的同时也大量积累氢离子,是介质PH
9、下降。故此类盐为生理酸性盐。49.诱导酶:又称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50.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把空气中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51.光合磷酸化: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把无极磷和ADP合成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52.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去春化作用:已春化的植物或萌动种子,在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置于高温条件下春化效果即行消失。53.杜南平衡:细胞内的可扩散负离子和正离子浓度的乘积等于细胞外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乘积时的平衡,它不消耗代谢能量,属于离子的被动吸收方式。54.衬质势:m,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的束缚
10、而引起的水势增加值。渗透势:s,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降低的水势值。压力势:p,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值(质壁分离初为0)。55.膜脂过氧化作用:是指植物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在自由基诱发下发生的氧化反应,其结果不仅使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引起膜流动性下降以致膜相分离和膜透性增大,膜的正常功能被破坏,而且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等也能直接对细胞起毒害作用。二、填空题(0.5分*40空=20分)略三、选择题(1分*10=10分)略四、简答题(6道,35分)1.将一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其水势(w)、渗透势(s)、压力势(p)、和体积(V)如何变化?答:将植物细胞放入纯水后,细胞吸水,压力势
11、、渗透势、细胞体积增大,水势也增大,当达到渗透平衡后,w=0,p= -s2.判断必需元素的标准是什么?答:判断必需元素的标准是:a.缺乏该元素时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b.缺乏该元素,植物表现出专一的病症,加入该元素可使这种缺素病症消失即恢复正常或预防此病症的发生c.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有直接的效果,而不是由于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3.光合作用分为哪三大过程?各过程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答:光合作用分为:光合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碳的通话作用。a.光合原初反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b.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将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c.碳的同化作用
12、: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4.简述GA(赤霉素)的主要生理作用。答:a.促进整株植物的生长;b.打破休眠c.促进抽苕d.诱导糊粉层淀粉酶的作用e.诱导雄花分化5.种子和果蔬贮藏条件有何不同?为什么?答:种子贮藏要注意抑制其萌发,含水量要控制在安全含水量以下,防止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种子贮藏条件是低温、干燥、避光、高二氧化碳;果蔬在贮藏时应注意保持新鲜和营养价值,尽量减少其呼吸作用。贮藏条件是:低温、一定湿度、高二氧化碳(氮气)等条件。6.简述种子休眠的原因及解除方法。答:A、种子休眠的原因有:a.环境条件不适宜种子萌发,使其处于休眠状态。b.种皮障碍。c.胚未发育成熟。d
13、.种子未完成生理后熟。e.种子内含有抑制萌发的抑制剂。B、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有:a.机械损伤;b.沙施法;c.水中浸泡;d.晒种或热处理;e. 化学药剂处理7.光对植物的生长有何影响?答:光对植物生长有如下影响:a.光对于植物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作用;b.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c.光周期诱导植物开花;d.光对植物授粉、受精、结实也起一定作用。8.说明植物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答:细胞膜是由双分子层类脂构成。蛋白质在膜上的分布不均匀,膜的结构是不对称的。类脂双分子层大部分为液体状,整个膜就像轻油一样可以自由地侧向流动。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保证了生物膜能经受一
14、定温度的形变而不致破裂,这也可以使膜中各种成分按需要重新组合,使之合理分布,有利于表现膜的多种功能。尤其是它允许膜互相融合,而不失去对通透性的控制,确保膜分子在细胞分裂、主动运输、原生质融合等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9.植物受涝往往受害的原因是什么?答:植物受涝时,植物根部浸泡在水中与氧隔绝,植物由于长期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而被迫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积累的酒精引起原生质中毒,最终导致植物死亡。a.淹水导致缺氧,抑制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产能少,导致有机物大量消耗;c.有毒物质乙醇积累,导致根系受害甚至死亡;d.因根系受害,其吸水能力明显减弱,矿质吸收受抑制,光合作用降低或停止,产量下降,严重时会导
15、致作物死亡。10.为什么植物缺素病症有点的出现在顶端细嫩枝叶上,有点出现在下部老叶上?答:已经参加到生命活动中的矿质元素,经过一个时期也可分解并运到其他部位去,再次加以利用。各种元素的重复利用情况各异,N、P、K、Mg能重复利用,它们的缺乏病症首先从老叶开始;Cu、Zn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利用,S、Mn、Mo较难重复利用,Ca、Fe不能重复利用,它们的病症首先出现于幼嫩的茎尖和幼叶。11.分析C4植物的光合效率为什么一般比C3植物高?答:C3植物只能吸收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C3植物为高光呼吸植物,其光呼吸消耗占新形成光合产物的25%35%左右;C4植物能吸收低浓度的二氧化碳,C4植物为低光呼吸植物
16、,其光呼吸消耗仅占新形成光合产物的2%5%甚至更少。C4途径的二氧化碳固定,叶细胞是协同分工的,叶肉细胞内进行的c1途径起着浓缩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泵作用,是鞘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更有利于鞘细胞内进行的C3循环;光呼吸低于C3植物,二氧化碳补偿点低于C3植物,同时光合作用的最是温度高,耐高光强,光合效率高。12.用实验证明光敏色素的存在,说明其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答:光敏色素是植物体内存在的重要光受体,能吸收红光及远红光并进行可逆反应,根据光敏是色素以上特性可以证明光敏色素的存在。a.将需光种子用红光和远红光交替多次处理,则种子发芽状况取决于最后一次处理的波长。根据光化学原理,说明莴苣
17、种子内存在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并可进行可逆转换的光受体光敏色素。b.短日苍耳植物证明,在生长的暗期种间若用660nm的红光和730nm的远红光反复交替照射,相互可抵消彼此的效应。且最后的效应取决于最后一次所用的光的波长,则可确定苍耳体内存在有光敏色素。光敏色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a.需光种子萌发光形态建成;b.光周期诱导成花反应。13.试分析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相关性。答:是指根与茎叶生长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现象。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功能不同,存在着营养物质与信息物质的大量交换,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在生长上表现为相互促进的一面。相互制约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二者的生长同时要求营养
18、务实等,因此,在营养物质等的供求关系上又存在矛盾和竞争,使他们的生长不能以同样的速度进行,当一方生长速度较快时,另一方则受到一定抑制。另外,二者所处环境不同,因此,当某一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或采取某一措施时,对二者的影响不同。14.设计一实验证明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答:用短日照植物菊花的实验证明。a.对菊花将进行长日照处理,不开花;b.对菊花进行短日照处理,开花;c.顶端短日照处理,叶片长日照处理,不开花;d.顶端长日照处理,叶片短日照处理,开花15.说明耐旱植物的5个耐旱指标,指出其生理依据。答:a.根系发达、深扎,根冠比大;b.叶细胞小,细胞间隙小,细胞壁较厚,厚壁的机械组织发达,叶片气孔多
19、而小;c.叶片气孔关闭的程度小;d.细胞汁液浓厚,原生质水合度高,束缚水含量多,因而原生质弹性、粘性大,保水能力强;e.正常代谢活动如蛋白质、核酸、淀粉、叶绿素等的代谢受到的影响小。16.高山上的树木为什么长得矮小苍老?答:高山上的树木长得矮小苍老,称为高山矮态。a.光照强,紫外光多,破坏IAA,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使植株生长缓慢;b.高山上水分较少,土壤肥力也较贫瘠,造成植物体缺少水分从而生长不良;c.高山上昼夜温差很大,夜间温度过低,造成代谢缓慢,因而表现出山顶植物缓慢生长;d.高山订上分离、雨雪、冰雹都较猛烈,使植物受到的机械刺激较多。17.试述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答:a.激素间的增效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 植物 生理学 考试 复习资料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