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共5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家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共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共5页).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家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宜疏堵结合不宜仅靠“一刀切”发稿时间:2017-01-26 08:19:26来源: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26日电(记者 杨月) 国家网信办起草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由国务院法制办全文公布后,正在公开征求意见。1月23日,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就该条例举行了专家座谈会,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会的专家进行了详细讨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青少
2、年网民(19岁以下)约占全体网民的23.4%,达1.7亿,网络空间已成为未成年人保护的新领域。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志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秘书长路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院长、教授任士英等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条例要与相关法律制度做好衔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既要把握网络信息内容“守好门”的尺度,又要注意“疏堵结合”;既要保障“网络原住民”的网络权益,又要及时对其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既要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又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一味以“宵禁”等方式进行“一刀切”的管控,而是注重家庭、学校、社会多管齐下共同应
3、对。座谈会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月 摄条例要与相关法律制度做好衔接未成年人逐渐成为网民主力军,如何维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自2008年起,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组织便不断呼吁,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以防止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的侵害。正在征求意见的送审稿27条规定,制作、发布、传播违法信息的,由网信等部门依据职责给予警告、责令删除、停止更新信息;另外,情节严重的要罚款,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此,于志刚认为,条例要与相关法律制度做好衔接,具体来说,一是要注重针对性,一些与未成年人保护无关的条款,包括制裁违法犯罪人的法律责任条款,可以考虑取消,比如27条涉及的内容,有别的
4、法律法规予以制裁;二是送审稿的内容要强调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及时性,无论是举报的受理,还是保护措施的实行,都要同步强调“及时”,而不仅仅是强调“应当”;第三,是在制裁上对于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条款,要有别于侵犯成年人权益的条款,要强调从严从重制裁侵权人、违法犯罪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未检处处长张寒玉也提到,法学、儿童专家应共同对条例进行把关,条例应体现政府的严管和担当,并鼓励网媒等加强行业自律。任士英则表示,条例必须明确一旦违反,如何追究和制裁,并严格执行。同时,要进一步明确网信、文化、教育等部门的责任,“不能说弄了半天,谁都可以管,反而谁都管不好。”他指出,一个条例的出台,涉及方方面面利益博弈,
5、因此必须明确管理主体和责任主体。网络信息使用宜疏不宜堵,网络素养教育正当时当代未成年人伴随着网络发展而成长起来,1995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在网络浸泡中长大,被形象地称为“网络原住民”,互联网日益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娱乐、认识社会和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本工具,正改变着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动员模式。“不少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与不当的网络使用有关。”首都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主任席小华提到,她了解不少案例,都是未成年人使用QQ、微信等手机社交软件,来联系毒品、非法车辆、刀具的买卖,还有一些性犯罪,最初都是通过浏览色情软件开始的。未成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家 未成年人 网络 保护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