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山东新课标会考知识点总结(共13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物理山东新课标会考知识点总结(共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山东新课标会考知识点总结(共13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讲:力和物体的平衡复习一、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力是矢量。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单位:牛顿(N) 二、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大小:mg; 通常g=9.8m/s2 方向:竖直向下 2、物体的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 3、重力和压力: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压力不是重力。三、弹力: 1、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条件) 2、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与支持面垂直。 具体可描述为: 压
2、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缩或被支持的物体; 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收缩的方向; 3、弹簧弹力的大小: 胡克定律: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四、摩擦力 相互接触且挤压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处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1、静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Fm大小:在0FFm之间,可根据平衡条件来计算大小。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滑动摩擦力: 大小:F=FN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明确:F=FN中FN的含义:指压力 F=FN只适用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五、力的合成与分解: 都遵守
3、平行四边形定则。 说明:两个共点力的合力:|1-2| 12两个力合力的最小值:|1-2|。两个力合力的最大值:12 两个力的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0180)六、平衡状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既:F合=0第二讲:物体的运动一、参照系:研究质点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二、质点:用来代替物体有质量的点.-理想模型 与此相类似的物理学抽象还有:点电荷等。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以看成质点,研究地球转是地球不可以看成质点)。三、位移和路程 1、位移
4、是矢量。 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 2、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联系:只有当质点作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同路程相等。 时间与时刻: 四、速度(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表示物体运动快慢1、 平均速度: 2、瞬时速度: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 具有的速度 3、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五、加速度(矢量)物理意义公式方向单位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叫速度的变化率)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m/s2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1、错误说法:速度大,加速度大;速度变化量v大,加速度就大。 2、讨论:加速、减速 :a与v方向相同,质点作加速运动; a与v方向相反,质点作减速运动。说明:物体可以做加速度减小的,
5、但速度越来越大的运动六、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的运动。也就是说:加速度a不变一、匀变速直线的规律(1)、速度公式:vtv0at (2)、位移公式:sv0tat2 (3)vt2v022as (4)平均速度:( 只适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对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下列特殊规律:(1) 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ssn+1snaT2恒量 sm-sn=(m-n)aT 2(2)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 二、vt图象和S-t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s-t图像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1、 匀变速直线运动v-tl图像说明:V-t
6、图像中,图像与t轴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的大小1). v-t图象。0-10s物体做_运动,10-40s物体做_运动 40-60s物体做_运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_ 0-60s内物体的位移_2). s-t图象。0-10s物体做_运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速度_10-40s物体_ 40-60s物体做_运动, 三、自由落体运动1、模型: 初速度为零 V0=0 , 只受重力。 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速度公式:tg t 位移公式:g2 第三讲:牛顿运动定律一、 牛顿第一定律:1、历史上关于力和运动的不同认识: 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一
7、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特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外力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3运动状态改变的含义: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或(和)方向发生改变二、牛顿第二定律1、 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合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 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一致2、 公式: F合ma ( F合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 说明: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方向性:a的方向与F合一致。三、牛顿第三定律1、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山东 新课 会考 知识点 总结 1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