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输液(共8页).doc





《限制性输液(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限制性输液(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限制性输液液体治疗是围手术期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不合理的液体必然导致液体正平衡全身水肿和体质量增加,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升高目前,关于围手术期补液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术前禁食禁水致患者出现血容量不足,术中麻药应用使血液重新分布及手术创伤均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因此主张术中充分甚至大量补液,此为传统输液观点,已被普遍接受并应用于临床中;(即开放性液体治疗策略)另一种观点认为围手术期应限制性输液,原因之一是手术造成体内大量激素分泌,导致水钠潴留,另外限制液体的输入可减少出血量,已有临床试验证实其优越性,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在创伤性休克领域限制
2、性输液已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临床上广泛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在择期手术中的研究与应用相对较少。 (限制性输液 及 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理念)历史回顾:60余年来,围术期液体治疗经历多次重大改变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限制性补液的观点,认为术中应激产生的代谢反应,可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引起水钠潴留以维持体液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因此,强调围手术期应适当限制液体补充量,避免机体液体负荷过重1961年,Shires等以“第三间隙”学说为基础提出了“开放性液体治疗策略”围手术期的输液量应包括:(1)由于术前禁食肠道准备术中失血和失液
3、等引起的绝对血容量不足的需要量;(2)神经阻滞或使用麻醉药物,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及由于血管内膜屏障功能受损,血管内液体向第三间隙转移导致的相对容量不足的需要量;(3)围手术期的生理需要量输液量应保证充足,以助于保持有效的循环血容量,这就是所谓的开放性液体治疗的理论基础但不论是Moore的限制性补液还是Shires的开放性液体治疗策略,均输注晶体太多,且以固定的目标做为治疗目的,很少考虑个体化的需要Lowell等在90年代初发现入住外科ICU48 h后,40%的患者血管外液体过量(定义为体质量增加超过术前10%)液体负荷过量患者死亡率高(31.6%比10.3%),且死亡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还会进一步增
4、加由于外科患者液体负荷增加伴随着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的增加,近年来又重提围手术期限制性液体治疗直到2002年Lobo等再次提出了“限制性输液”,此理论才重新被重视尽管限制性输液在改善肺功能和氧合方面优于常规输液,但限制性输液有可能发生亚临床的低循环血量和器官功能不全,特别是肾功能衰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围手术期死亡率增高所以,限制性液体治疗仅能减少围手术期液体量,有可能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同时,不得不损伤其他脏器功能(如心、脑、肾)基于围手术期液体治疗数十年的发展,2001年,Rivers等提出了GDT(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理念限制性补液的优势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择期手术应用限制性输液的研究
5、,围手术期限制性输液较传统输液有以下优势:(1)维持较佳的微循环灌注,利于组织的生长愈合、器官功能的稳定。 (2)减轻病灶水肿,减轻炎症反应。 容量限制下的低压、低流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止损害进一步加重。 (3)减少失血量、增加组织供氧、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并发症主要包括:心梗、心律失常、心衰、呼吸衰竭、肺炎、肺水肿、吻合口感染、吻合口漏、吻合口裂开、尿路感染、肠梗阻、出血、肾衰。 (4)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及体力锻炼,加速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肺功能及组织氧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限制性输液存在的不足之处 (1)限制性输液导致发生低血压的几率增大,影响心、脑、肾代谢循环,出现脑灌注不足
6、、少尿等。 (2)对老年患者实施限制性输液,如致血压过低、脑灌注不足,发生脑梗塞。 (3)对于术前禁食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能无法满足其生理、代谢需要。 (4)限制性输液方案现未统一,对于不同手术患者其输液方案应有调整,在临床上操作、普及均有难度。限制性输液尚需解决的问题(1)最合适的临界血压和该血压维持的时间。 临界血压和维持时间有群体差异性,且各脏器的临界血压不同,如果血压过低或持续时间过长,可导致延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目前公认的临界血压为平均动脉压控制在5060mmHg。 (2)输液方案不统一。 目前国际上尚无确定的限制输液的方案,这给试验的可比性及参照性带来很大阻力。 限制性输液的时机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限制性 输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