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之经络辨证(共11页).doc
《中医诊断学之经络辨证(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之经络辨证(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医诊断学之经络辨证 中医诊断学之经络辨证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所反映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并进而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及其病机的一种辨证方法。划分病变所在的经络病位,源于内经,后世多有发挥。灵枢经脉载有十二经病证。奇经八脉病证,则以素问骨空论、难经二十九难及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论述甚详,至今仍为经络辨证的主要依据。 经络分布周身,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使人体各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当人体患病时,经络又是病邪传递的途径。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首先导致经络之气失调,进而内传脏腑。反之,如果
2、脏腑发生病变时,同样也循经络反映于体表,在体表经络循行的部位,特别是经气聚集的腧穴之处,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如麻木、酸胀、疼痛,对冷热等刺激的敏感度异常,或皮肤色泽改变等。这样,便可辨别病变所在的经络、脏腑。如肺脏病证,常在肺俞、中府等穴位出现压痛感;又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就是由于肝经循行于胁肋、少腹的缘故。 经络辨证是对脏腑辨证的补充和辅助,特别是在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中,更常运用经络辨证。1.十二经脉病证 十二经脉包括手、足三阴与三阳经。各经病证包括经脉循行和所属脏腑的病变。它们的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出现的病症多与其循行部位有关,
3、如足太阳膀胱经受邪,可见项背、腰脊、 腘窝、足跟等处疼痛;二是脏腑病候与经脉所属部位的症状相兼,如手太阴肺经病证可见咳喘气逆、胸满、臑臂内侧前缘疼痛等;三是一经受邪可影响其他经脉,表现多经合病的症状,如脾经有病可见胃脘疼痛,食后作呕等胃经病症;足厥阴肝经受病出现的胸胁满,呕逆,飱泄,癃闭等病症。手足三阳经病证具体临床表现: 1.手太阳小肠经病证噫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2.手阳明大肠经病证齿痛,颈肿,喉痹,目黄,口干、大便秘或泄,鼽衄、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3.手少阳三焦经病证耳聋、心胁痛,汗出,噫肿喉痹,目锐眥痛,颊痛,耳后
4、、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4.足太阳膀胱经病证寒热、鼻塞,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结,踹如裂,足小趾不用。 5.足阳明胃经病证发热以身前较甚,鼻痛、鼽衄,齿痛,咽痹,颈肿,口喎,膝膑肿痛,循乳部、气街、股、伏兔、胫外廉、足面皆痛,足中趾不用。 6.足少阳胆经病证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马刀侠瘿汗出振寒为疟,头痛颔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足小趾、次趾不用。手足三阴经病证具体临床表现: 1.手太阴肺经病证肺胀、咳喘、胸部满闷;缺盆中痛;肩背痛,或肩背寒,以及臑、臂前侧
5、廉痛,少气,洒淅寒热,自汗出等。 2.手少阴心经病证嗌干,心痛,渴而欲饮,以及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3.手厥阴心包络经病证手心热,心中憺憺大动,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肋支满,面赤目黄,喜笑不休,烦心,心痛等。 4.足太阴脾经病证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怏然如衰,身体皆重,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泻、癥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能用等。 5.足少阴肾经病证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有血,喝喝而喘,心如悬若饥状,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噫干及痛,烦心心痛,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6.足厥
6、阴肝经病证腰痛不可以仰,甚则嗌干,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妇人少腹肿。2.奇经八脉病证 奇经八脉为十二正经以外的八条经脉,即冲、任、督、带、阳维、阴维、阳跷、阴跷诸脉。奇经八脉具有联系十二经脉,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奇经八脉的病证,由其所循行的部位和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所决定。其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任脉总任一身之阴,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三脉皆起于下极而一源三歧,与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联系密切,所以冲、任、督脉的病证常与人的先、后天真气有关,并常反映为生殖功能的异常,如调理冲任可以治疗妇女月经不调、不孕、滑胎流产等;温养督任可以治疗生殖机能衰退等,均为临床所常用。带脉环绕腰腹,其病常见
7、腰脊绕腹而痛、子宫脱垂、赤白带下等。阳 跷为足太阳之别,阴跷为足少阴之别,能使机关跷健,其病多表现为肢体痿痹无力、运动障碍。阳维脉起于诸阳会,以维系诸阳经,阴维脉起于诸阴交,以维系诸阴经,所以为全身之纲维。阳维脉为病,多见寒热;阴维脉为病,多见心胸、脘腹、阴中疼痛。 奇经八脉病证与十二经脉也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冲、任、督、带所见病证,与肝、脾、肾诸经尤为密切。其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说明冲任为病,与月经、胎妊相关。由于冲、任、督同起胞中,“一源而三歧”,它们均与生殖有关。因此,临床常用“调理冲任”以治月经病;用“温养任督”以治生殖机能衰退等。奇经八脉病证 1.督脉病证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
8、大人癫疾,小儿风痫。 2.任脉病证男子为疝气,女子带下瘕聚。 3.冲脉病证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咳、唾,气逆而里急。 4.带脉病证腹部胀满,绕脐腰脊痛,冲心痛,腰溶溶如坐水中,女子则赤白带下。 5.阳维阴维病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阴阳不能自相维,则快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6.阳跷阴跷病证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急则狂走,目不昧;阴急则阴厥。经络辨证应该很好的挖掘,很好的来进行总结归纳。现在经络的运用,内经裡面对经络针灸,是特别重视的。所以有人讲中医首先不是方药,而是从针灸开始的。确实内经裡面针灸讲得很多。经络讲的很多。内经只有一十三个方,只有几味药。药讲得很
9、简单,很少。方子很少。针灸倒是讲了很多。所以,经络的发展,应该说是很早就有了经络辨证。经络的循行,一直到现在,全国都还在研究。经络辨证到现在临床上真正用的不多。所以经络辨证应该很好的发展一下。经络辨证是什麽呢?是根据经络的理论,对症状,体徵进行分析归纳。看看它的病位在哪一条经络。或者是哪一条经络,所络属的脏腑的这样一种辨证方法。就是经络辨证。经络辨证是按道理说是黄帝和岐伯他们发明的。内经裡面就强调这个问题。灵枢。经脉篇,这些篇都讲了经络,所以应该很早。针灸按摩,还是用得比较多。内科医生,其他科的医生,就很少用经络辨证了。临床上用得最多的,哪几个地方用到呢?现在临床用得比较多的有如下几个: 。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诊断 经络 辨证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