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思品-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教学设计(共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下-思品-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教学设计(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思品-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教学设计(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 学 设 计题 目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总课时3课时学 校北安中学教 者马书辉年 级八年级学 科政治设计来源书刊 网络教学时间2012年5月17日5月21日教材分析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要求学生:合作既带来利益也产生负担,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的发展,树立公平合作意识。本课由引言和两框内容组成。第一框:首先说明了什么是公平,接着分析了公平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第二框:主要说明了如何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及应该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学情分析公平及公平的重要性等问题,学生缺乏理性的思考
2、和清晰的认识,不利于学生树立公平意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对自己“不公平”的事情时,往往不能正确、客观地对待和处理,造成心情郁闷,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产生过激行为。相当多的学生只想到通过合作自己能获得什么,只认识到合作能给自己带来利益,不懂得良好的、长久的合作需要相互负担,只想获取利益而不愿意承担负担,致使合作无法进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公平问题、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了解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知道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理解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 对公平与不公平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对公平的社会性和相对性特征
3、的理解能力;进行公平互惠的社会合作的实践能力;关于公平问题的辩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努力培养合理真切的社会公平感和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增强积极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自觉树立互惠公平的合作意识。重点在于关于公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懂得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公平合作对于社会共同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公平合作意味着同时分担利益和负担,最重要的是树立公平互惠的合作意识。难点如何理解公平的相对性和如何理智地面对社会不公平现象;关于公平合作意识和社会不公平问题。课前准备教师了解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公平与不公平的事例,搜集社会
4、公平话题;学生课前了解公平的涵义,了解社会热点公平话题。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一课时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一.新课导入(5分)二.整体感知(先学)(10分)三.问题探究(后教)(15分)1.情景导入 有一位教授从国外讲学回来,他有三个学生一起去机场接他。这位教授从飞机上下来,拿着一个大大的行礼,从里面拿出礼物分,给一个人一个大大的一个礼盒,给另一个人一个小礼盒,而还有一人没有礼物。那教授就问:你们都有什么感受,请说说。那个收到大礼
5、物的人说老师你太好了,太感谢您了;拿到小礼物的人说那个大礼物给我就好了,而那个没收到礼物的人就说:老师你太不公平了,你这人怎么这样做人呢。你们认为教授的做法公平吗?今天由我们来讨论一下公平的话题。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简要介绍)3.读书整体感知的问题如下:人们对公平的追求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平?1.提问上述几个问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在教材中落实。2.教师精讲,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众说纷纭话公平a.你认为教授怎样做才公平?(教师根据情况给予点拨引导。)b.你认为学生的反应对教授是否公平?(小结:不同个体对公平的理解不同,是相对性的概念,学生收到一致的礼物是理所当然的,
6、还会觉得没受到尊重、自身力量得不到肯定;而教授认为这是自己的自由与权利,这样的评价对他也是不公平的 。)c.如果教授没有送礼物给他们,这时他们会产生这种不公平感吗?(小结: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与他人的付出与所得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就产生了公平或不公平。)d.结合书本101页案例思考:你认为李伟受表彰公平吗?为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公平?(小结:李伟没尽职责,却得到荣誉,而同学分担了责任,没得到利益,公平吗?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的,分担自己该做的。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着他应承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听老师讲故事,体会故事的内涵。学生自
7、由发言,打破课堂师生的局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可以让学生站在三位学生的角度体验公平,各抒己见。学生再次讨论,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给予鼓励。用故事引题,并为下面说到的“不同的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做铺垫。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感知公平是什么?引导学生对公平的理解,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不同的社会条件、不同的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 结合书中事例或生活中事实说明,增强学生的理解。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8、;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一课时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四达标训练(巩固)(13分) 五. 思路导航(2分)板书设计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a.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么?结果如何?你有什么感想?b. 学生和老师列举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例如:教育不公、公民收入分配、男女平等、民工待遇等问题, 了解一个良好社会,应该合作,如果不重视公平,会引致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c.学生仔细阅读课本102页的图画和文字说明并思考相关问题。(小结:有了公平,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
9、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一、填 空。1 公平体现着人们对 的追求、对 的尊重、对 力量的肯定。2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 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 。二 判断。1有了公平,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 )2只有绝对公平,才能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 3在社会中,一个人只有承担少于应承担的责任才认为对自己公平。( ) 4在我国,人民当家做主,是不存在侵犯公平权利的现象。 ( )有人认为,生活待人是公平的:付出劳动,就会收获;待人宽厚,就会被人宽容;性情懒散,会一事无成;生活待人又是不公平的:有时明明付出努力,却没有达到目标;明明真心待人
10、,得到的却是冷漠与刻薄。我们该怎么办?是否真的有命运的存在?一、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一) 众说纷纭话公平(二) 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继续围绕李伟事例,引导学生从对个人、班级、社会角度分析,谈不公平的现象对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破坏,让学生对不公平给社会稳定、个人发展可能造成的恶果.学生自由发言,打破课堂师生的局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共同讨论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并思考相关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思考,面对生活中的不公,我们该怎么对待,如何维护社会公平?听老师最后总结性的发言。让学生对不公平给社会稳定、个人发展可能造成的恶果,从反面了解认识公平的重要性,也是落实课标目标
11、“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一部分。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懂得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但学生对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惑。总结提升学生对社会公平的认识,及我们国家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所作出的努力。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二课时维护社会公平一.新课导入(5分)二.整体感知(先学)(10分)三.问题探究(后教)(15分)1.复习旧知:(详见第一节整体感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品 第九 我们 崇尚 公平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