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举例(共8页).doc
《制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举例(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举例(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设计题目某生产过程的流程如图所示,反应器的混合气体经与进料物流患热后,用循环冷却水将其从130进一步冷却至60之后,进入吸收塔吸收其中的可溶组分。已知混和气体的流量为51500/h,压力为2MPa ,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MPa ,循环水的入口温度为37,出口温度为40 ,试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二.确定设计方案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两流体温的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30 出口温度60;冷流体进口温度37,出口温度为40,该换热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冬季操作时,其进口温度会降低,考虑到这一因素,估计该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和壳体温度之差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
2、用浮头式换热器。2 管程安排 从两物流的操作压力看,应使混合气体走管程,循环冷却水走壳程。但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若其流速太低,将会加快污垢增长速度,使换热器的热流量下贱,所以从总体考虑,应使循环水走管程,混和气体走壳程。 三 .确定物性数据 定性温度:对于一般气体和水等低黏度流体,其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故壳程混和气体的定性温度为 T= =95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t=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对混合气体来说,最可靠的无形数据是实测值。若不具备此条件,则应分别查取混合无辜组分的有关物性数据,然后按照相应的加和方法求出混和气体的物性数据。混和气体在9
3、5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来自生产中的实测值): 密度 /m3 定压比热容 =1.4kJ/kg 热导率 =0.0317w/m粘度 循环水在38.5 下的物性数据: 密度=992.725/m3定压比热容=4.18kj/kg 热导率 =0.63245w/m粘度 四.估算传热面积1 热流量 Q1=515001.4(130-60)=1401.94kw2.平均传热温差 先按照纯逆流计算,得 =3.传热面积 由于壳程气体的压力较高,故可选取较大的K值。假设K=280W/(k)(参照表5-4,p142)则估算的传热面积为 Ap=4.冷却水用量 m=五.工艺结构尺寸1管径和管内流速 一般1.0-1.5ms(p4
4、06参照附录20)。选用252.5较高级冷拔传热管(碳钢),取管内流速u1=1.1m/s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可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 Ns=按单程管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 L= 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平均温差校正系数按式(5-97)和式(5-98)有 R= P=按单程结构,查附录22(p409)得 平均传热温差 (公式5-95p145)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见图5-13(p130)。 取管心距t=1.25d0,则 t=1.2525=31.2532隔板中心到离其最.近一排管中心距离按下列公式计算S=t/
5、2+6=32/2+6=22(6为隔板厚度).各程相邻管的管心距为22。管数的分成方法,每程各有传热管326根,其前后关于隔板设置和介质的流通顺序按图3-14选取。5壳体内径 采用多管程结构,壳体内径可按式(3-19)估算。取管板利用率=0.75 ,则壳体内径为 D=1.05t按卷制壳体的进级档,可取D=750mm解释:壳截面积乘以修正系数1.05.6折流板 采用弓形折流板,去弓形之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 H=0.25750=187.5m,故可取h=200mm取折流板间距B=0.3D,则 B=0.3750=225mm,可取B为250mm。折流板数目NB=7接管壳程流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药 化工 原理 课程设计 举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