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赏析(共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园林赏析(共9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古典园林赏析留园1571 姚旭 概况: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历史沿革:留园始建于明代,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东园。清代,园为吴县东山刘恕所得,更名“寒碧山庄”, 俗称“刘园”刘恕喜好法书名画,他将自己撰写的文
2、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园中廊壁。后代园主多承袭此风,逐渐形成今日留园多“书条石”的特色。同治十二年,园为常州盛康购得。比昔盛时更增雄丽,因前园主姓刘而俗称刘园,盛康乃仿随园之例,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园。平面布局图:留园设计留园的建筑在苏州园林中,不但数量多,分布也较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间处理之巧妙,皆为诸园所莫及。每一个建筑物在其景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从全局来看,没有丝毫零乱之感,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
3、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明徐泰时创建时,林园平淡疏朗,简洁而富有山林之趣。至清代刘氏时,建筑虽增多,仍不失深邃曲折幽静之趣,布局和现在大体相似,部分地方还保留了明代园林的气息。到盛氏时,一经修建,园显得富丽堂皇,昔时园中深邃的气氛则消失殆尽。空间序列良好的建筑空间序列设计,宛似一部完整的乐章、动人的诗篇。空间序列的不同阶段和写文章一样,有起、承、转、合;和乐曲一样,有主题,有起伏,有高潮,有结束;也和剧作一样,有主角和配角,有矛盾双方的对立面,也有中间人物。通过建筑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深刻的记忆和美的享受。但是良好的序列章法还是要靠通过每个局部空间的装修、色彩、陈设、照明
4、等一系列艺术手段的创造来实现的。因此,空间序列的设计手法非常重要。 空间序列的全过程就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空间过渡。对不同序列阶段,在空间处理上各有不同,造成不同的空间气氛,但又彼此联系,前后衔接,形成按照章法要求的统一体。,空间序列的构思是通过若干相联系的空间,构成彼此有机联系,前后连续的空间环境,它的构成形式随功能要求而不同。园林中“山穷水尽”、“柳暗花明”、“别有洞天”“先抑后扬”“迂回曲折”、“豁然开朗”等空间处理手法,都是采用过渡空间将若干相对独立的空间有机的联系起来,并将视线引向高潮。一般来说,在高潮阶段出现以前,一切空间过渡的形势可能也应该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应基本一致,强调共性,
5、因以统一的手法为主。但作为紧接高潮前准备的过渡空间往往采用对比的手法,先收后放、先抑后扬等用以强调和突出高潮的到来。统一对比的建筑构图原则同样可以运用在室内空间处理上。 留园分四个景区(中、东、西、北部),每个景区既各有特色,又相互联系贯通,缱绻徘徊之间,令人留连忘返。可按两条游览路线进行。 第一条:从大门进园,沿窄廊至古木交柯,然后沿曲谿楼 西楼清风池馆自在处五峰仙馆揖峰轩林泉耆硕之馆佳晴喜雨快雪之亭又一村土山(至乐亭)舒啸亭活泼泼地别有天闻木樨香轩可亭小蓬莱濠濮亭曲谿楼古木交柯绿荫涵碧山房出口。此条游览路线是先游东部,再游北部、西部,最后游览中部。 第二条:从大门进园,沿窄廊至古木交柯,然
6、后沿绿荫 涵碧山房闻木樨香轩可亭小蓬莱濠濮亭曲谿楼西楼清风池馆五峰仙馆揖峰轩林泉耆硕之馆待云庵冠云亭冠云楼又一村土山(至乐亭)舒啸亭活泼泼地别有天出口。此条游览路线是先游中部,再游东部、南部、北部、西部。如果是雨天,你就可循着园中长廊而游,不湿衣襟而获雨中游园的雅趣。空间布局疏密有致,虚实相间。留园虽然不大,但是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园林中排名第一,无论建筑,假山,长廊,亭子,水池,树都摆放的特别到位,不拥挤也不疏松,一片片的层次非常丰富,布局之能力是建筑界的范本。移步换景在空间布局完美的前提下,留园利用其经典的长廊和景观摆放进行了完美的移步换景,你每走一步,四周观看每个方向,都有着不一样的精
7、致,走一步一个景色,全然不同。这点设计可以说是园林设计的巅峰,每一步观看的都是一种不同的美景,而且都如画一样的美妙。移步换景这个词简直就是专门给留园设计的。曲廊之美留园整个园子都有长廊贯穿其中,长670余米,漏窗200余孔。长廊全部连成一片,环环相扣。而且是曲廊,高低变化,弯折变换,有贴墙,不贴墙以及湖边顺势的弯曲,可谓经典,其曲线折叠,高低不同,也造成了上面所说“移步换景”的原因之一。包袱设计“包袱”是相声的术语,主要意思是事先埋下个伏笔,留园最经典的几个“包袱”是“别有天”,“缘溪行”,“静中观”,“又一村”,“鹤所”,“亦不二”,“饱云”,“东山丝竹”等这些砖匾。等你走过去一看,会让你眼
8、前一亮,才明白这伏笔的巧妙之处。先抑后扬留园这点是非常有意思的,入口很小,进去后相当压抑和黑暗,我第一次去还奇怪怎么园林这个样子,再走一段,景色豁然开朗,让人大吃一惊,风格大变。这种设计真是让人太佩服,完全意想不到整体思想留园每个区域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北面还有乡村般的又一村,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让你审美不会疲劳,这又是一大优点。组景手法对景、借景、夹景、框景、隔景、障景、泄景、引景、分景、藏景、露景、影景、朦景、色景、香景、景眼、题景、天景。古人设计的这些手法在留园被发扬光大,我们会慢慢分析留园的这些手法,这是私家园林设计的最精巧之处,也是造成
9、“移步换景”的一大重要原因。漏窗框景不同于沧浪亭的石漏窗,留园的漏窗更加精致和富于变化,有石头花纹漏窗,石头全空漏窗,木制花纹漏窗,木制多格漏窗,木制多重漏窗,木制窗格漏窗,屏风漏窗,水榭型框景等。如此多变的风格,可以映射出更多的惊喜花街铺地留园的铺地比起其他园林,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种类之多,难以想象。自从了解了留园的铺地后,我对其他江南私家园林更加注意,小小的脚下竟然还有这么大的天地,这就是江南私家园林的细腻,多少人忽视了这个经典留园三宝留园三宝相当经典,不可不看。以冠云峰的瘦皱漏透最为经典,这绝对是中国第一太湖石,百看不厌。另二宝为楠木殿与雨过天晴图和鱼化石,自己可以亲自感受一下,也是很
10、精品的文化之名留园的建筑名字都非一般名字,极尽文化底蕴之能事,比如曲溪楼取自尔雅“山渎无所通者曰溪”,小蓬莱取自史记“蓬莱、方丈、瀛洲”,濠濮亭取自世说“濠濮间想”,清风池馆取自 诗经“吉甫作颂,穆如清风”。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
11、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
12、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
13、,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组景手法古人总结组景有18种方法,即:对景、借景、夹景、框景、隔景、障景、泄景、引景、分景、藏景、露景、影景、朦景、色景、香景、景眼、题景、天景:对景:相对设景,互为景观。即A点相对于B点,B点位A点景观,反之亦同。即中国古老传统阴阳互通之理借景:远借邻借,高借低借,应时而借夹景: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因
14、此,为了突出理想景色,常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这种手法叫夹景,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园冶中谓:“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隔景:以小见大,各个分区明确,实隔,虚隔,虚实结合隔景。障景: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古代讲究的是景深,层次感,所谓“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人在景中泄景:看似无意,
15、实为精心的设计引景:通过漏窗,弧墙引导之意。但是其本身不是主景分景:就是根据视象空间表现原理,将景区(或景点)按一定的方式划分与界定,构成以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构景处理方法,有点像我们现在经常用的景观分区藏景:是一种含蓄手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显露景物。“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山高不能全看见,水远也不能全部看见。露景:藏与露的辩证关系影景:既是利用建筑或树木的倒影的魅力朦景:及是利用障,幕布,屏障,给人以朦胧的感觉色景:抓人眼球的美景设计香景:就是利用花香,树香,自然地芳香。平坡凹凸夹景的做法景眼:通过对联或是诗句对于景观的高
16、度概括题景:以一副动态或者静态的画面和画以及景物景点为参考背景命题,已知展开联想来围绕写作称为题景,有点像我们设计当中经常采用的主题手法天景:即自然之景建筑特色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
17、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
18、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空间序列良好的建筑空间序列设计,宛似一部完整的乐章、动人的诗篇。空间序列的不同阶段和写文章一样,有起、承、转、合;和乐曲一样,有主题,有起伏,有高潮,有结束;也和剧作一样,有主角和配角,有矛盾双方的对立面,也有中间人物。通过建筑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深刻的记忆和美的享受。但是良好的序列章法还是要靠通过每个局部空间的装修、色彩、陈设、
19、照明等一系列艺术手段的创造来实现的。因此,空间序列的设计手法非常重要。 空间序列的全过程就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空间过渡。对不同序列阶段,在空间处理上各有不同,造成不同的空间气氛,但又彼此联系,前后衔接,形成按照章法要求的统一体。,空间序列的构思是通过若干相联系的空间,构成彼此有机联系,前后连续的空间环境,它的构成形式随功能要求而不同。园林中“山穷水尽”、“柳暗花明”、“别有洞天”“先抑后扬”“迂回曲折”、“豁然开朗”等空间处理手法,都是采用过渡空间将若干相对独立的空间有机的联系起来,并将视线引向高潮。一般来说,在高潮阶段出现以前,一切空间过渡的形势可能也应该有所区别,但在本质上应基本一致,强调共性,因以统一的手法为主。但作为紧接高潮前准备的过渡空间往往采用对比的手法,先收后放、先抑后扬等用以强调和突出高潮的到来。统一对比的建筑构图原则同样可以运用在室内空间处理上。 留园分四个景区(中、东、西、北部),每个景区既各有特色,又相互联系贯通,缱绻徘徊之间,令人留连忘返。可按两条游览路线进行。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