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学整理(共8页).doc





《煤矿开采学整理(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开采学整理(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煤田与矿区: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为煤田。统一规划和开发煤田或其一部分则称为矿区。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谓之井田(矿田)。井田范围:是指井田沿煤层走向的长度和倾向的水平投影宽度。矿井生产能力:一般是指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以“Mt/a”表示。井田:根据矿井生产能力不同,我国把矿井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称为井型。大型矿井,生产能力在1.20Mt/a以上,其中3.00Mt/a及其以上的矿井又称为特大型矿井;中型矿井,生产能力为0.45Mt/a到0.90Mt/a;小型矿井,生产能力为0.0
2、9Mt/a到0.30Mt/a。剥采比:即每采一吨煤需要剥离多少平方米的岩石量。最大经济合理剥采比,就是按该剥采比开采的煤炭成本不大于用地下开采的煤炭成本。根据我国目前露天煤矿的技术条件和实际经验,最大经济合理剥采比一般对褐煤为6m3/t左右,对烟煤为8m3/t左右。矿山井巷:在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为了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而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总称矿山井巷。矿山井巷种类很多,根据井巷的长轴线与水平面的关系,可以分为直立巷道(立井、暗立井),水平巷道(平硐、平巷与大巷、石门与煤门),倾斜巷道(斜井、采区上山下山、主要上下山、斜巷、硐室)。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
3、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按其作用和服务的范围不同,可将矿山井巷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种类型。开拓巷道:一般来说,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如井筒、井底车场、主要石门、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或总回风道 )、主要风井,称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数个区段服务的巷道,如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采区硐室称为准备巷道。回采巷道:仅为采煤工作面生产服务的巷道,如区段回风平巷、开切眼(形成初始采场的巷道)叫做回采巷道。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如下:1、运煤系统:从采煤工作面25破落下的煤炭,经区段运输巷20,采区运输上山14到采区煤仓12,在采区下部车场10
4、内装车,经开采水平运输大巷5,主要运输石门4,运到井底车场3,由主井1提升到地面。2、通风系统:新鲜风流从地面经副井2进入井下,经井底车场3,主要运输石门4,运输大巷5,采区下部材料车场11,采区轨道上山15,中部车场19,区段运输巷20进入采煤工作面25。清洗工作面后,污风经区段回风巷23,采区回风石门17,回风大巷8,回风石门7,从风井6排入大气。3、运料排矸系统:采煤工作面所需材料和设备,用矿车由副井2下放到井底车场3,经主要运输石门4,运输大巷5,采区运输石门9,采区下部材料车场11,由采区轨道上山15提升到区段回风平巷23,再运到采煤工作面25。采煤工作面回收的材料、设备和掘进工作面
5、运出的矸石,用矿车经由与运料系统相反的方向运至地面。4、排水系统:排水系统一般与进风风流方向相反,由采煤工作面,经由区段运输平巷、采区上山、采区下部车场、开采水平运输大巷、主要运输石门等巷道一侧的水沟,自流到井底车场水仓,再由水泵房的排水泵通过副井的排水管道排至地面。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主要运输石门;5运输大巷;6风井;7回风石门;8回风大巷;9采区运输石门;10采区下部车场底板绕道;11采区下部材料车场;12采区煤仓;13行人进风巷;14运输上山;15轨道上山;16上山绞车房;17采区回风石门;18采区上部车场;19采区中部车场;20区段运输平巷;21下区段回风平巷;22联络巷;
6、23区段回风平巷;24开切眼;25采煤工作面第二章采场:用来直接大量采取煤炭的场所,称为采场。采煤工作面:在采场内进行回采的煤壁,称为采煤工作面(也称回采工作面)。实际工作中,采煤工作面与采场是同义语。回采工作:在采场内,采取煤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称为回采工作。采煤工艺:由于煤层的自然条件和采用的机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的方法也就不同,并且在进行的顺序、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这种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称为采煤工艺。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回采工作各项工序的过程,称为采煤工艺过程。采煤系统:回采巷道的掘进一般是超前于回采工作进行的。
7、它们之间在时间上的配合以及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称为回采巷道布置系统,也即采煤系统。采煤方法就是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但两者又是互相影响和制约的。采煤工艺是最活跃的因素,采煤工具的改革,要求采煤系统随之改变,而采煤系统的改变也会要求 采煤工艺做相应的改革。事实上,许多种采煤方法正是在这种相互推动的过程中得到改进和发展,甚至创造了新的采煤方法。壁式体系采煤法主要特点:1、通常具有较长的工作面长度,我国一般为120180m,但也有较短的80120m,或更长的180240m。先进采煤国家其工作面长度多在200m以上。2、在采煤工作面两端至少各有一条巷道,用于通风和运
8、输。3、随采煤工作面推进,应有计划地处理运出采场。4、采下的煤沿平行于采煤工作面的方向运出采场。第三章滚筒的位置和旋转方向:普采面单滚筒采煤机的滚筒一般位于机体靠近输送机平巷一端,这样可缩短工作面下切口的长度,使煤流尽量不通过机体下方,有利于工作面技术管理。滚筒的旋转方向对采煤机运行中的稳定性、装煤效果、煤尘产生量及安全生产影响很大。单滚筒采煤机的滚筒旋转方向与工作面方向有关。当我们面向回风平巷站在工作面时,若煤壁在右手方向,则为右工作面;反之为左工作面。右工作面的单滚筒采煤机应安装:左螈旋滚筒,割煤时滚筒逆时针旋转;左工作面安装右螺旋滚筒,割煤时顺时针旋转(下图)。这样的滚筒旋转方向,有利于
9、采煤机稳定运行。当采煤机上行割顶煤时,其滚筒截齿自上而下运行,煤体对截齿的反力是向上的,但因滚筒的上方是顶板,无自由画,故煤体反力不会引起机器震动。当机器下行割底煤时,煤体反力向下,也不会引起震动,并且下行时负荷小,也不容易产生“啃底”现象。这样的转向还有利于装煤,产生煤尘少,煤块不抛向司机位置。移架方式:我国采用较多的移架方式有三种:单架依次顺序式,又称单架连续式,支架沿采煤机牵引方向依次前移,移动步距等于截深,支架移成一条直线,该方式操作简单,容易保证规格质量,能适应不稳定顶板,应用比较多;分组间隔交错式,该方式移架速度快,适用于顶板较稳定的高产综采面;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该方式按顺序每次
10、移一组,每组二三架,一般由大流量电液阀成组控制,适用煤层地质条件好、采煤机快速牵引割煤的日产万吨综采面。我国采用较多的分段式移架属于依次顺序式。可以这样记:n 单架依次顺序式:多采用,利于顶板管理;n 分组间隔交错式:产量高,移速快;n 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23架一组,好顶板。采煤工艺方式的选择适于采用综采综采工艺的条件:煤层地质条件较好、构造少,上综采后能很快获得高产、高效;某些地质条件特殊,但上综采后仍有把握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普采对地质变化的适应性比综采强,工作面搬迁容易。对推进距离短、形状不规则、小断层和褶曲较发育的工作面,综采优势难以发挥,而采用普采则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与综采相比,普
11、采操作技术较易掌握,组织生产比较容易。炮采工艺的主要优点是技术装备投资少,适应性强,操作技术较容易掌握,生产技术管理比较简单是我国目前采用依然较多的一种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内容1、工作面的位置、范围、与临近工作面的关系及地面概况等一般情况;2、地质情况,包括可采储量、煤层厚度和倾角、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水文情况等;3、采煤方法有关内容,包括巷道及工作面布置图、有关参数、机械设备、工艺方式、各生产系统;4、绘制循环图表、劳动组织和技术经济图表;5、安全技术措施。第五章说明倾斜分层走向长臂下行垮落采煤方法的工艺特点一、顶分层回采工艺特点顶分层采煤工作面的顶板是煤层的原生顶板,其采煤工艺
12、与中厚煤层长壁采煤法基本相同,只了要为下部分层铺设假顶或形成再生顶板的工作。1、人工假顶 a. 竹笆、荆笆假顶; b.金属网假顶; c.塑料网假顶2、再生顶板二、假顶下采煤工艺的特点1、假顶下的支护和顶网管理2、假顶下的放顶工艺3、分层采高的控制第七章放顶煤采煤法概念:在缓斜厚煤层的底部(或煤层上部某一范围的底部)布置长壁 工作面用常规方法进行采煤,随该工作面推进,利用矿山压力或人工破碎方法,将顶煤破碎,而后将顶煤放出,由采面运出。预采顶分层网下放顶煤开采:首先沿煤层顶板布置一个普通长壁工作面(顶分层开采),而后沿煤层底板布置放顶煤工作面,将两个工作面之间的顶煤放出。放顶煤采煤法主要优点: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开采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