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卞丽)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共11页).doc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卞丽)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卞丽)部分课后习题答案(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文档说明:本文档只有现代交换与通信技术课后习题的部分答案,所以仅供参考,并且只有前七章的哦,可用于考试复习。第一章1. 在通信网中为什么要引入交换功能?为实现多个终端之间的通信,引入交换节点.各个用户终端不在是两两互连 , 而是分别精油一条通信线路连接到交换节点上,在通信网中,交换就是通信的源和目的终端之间建立通信信道,实现通信信息传送的过程引入交换节点后, 用户终端只需要一对线与交换机相连,接生线路投资,组网灵活. 2. 构成通信网的三要素是 :交换设备. 传输设备 , 用户终端.3. 目前通信网中存在的交换方式有哪几种?分别属于哪种传送模式?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
2、换.快速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帧交换. 帧中继.ATM交换.IP交换.光交换.软交换.电路交换. 多速率电路交换 .快速电路交换. 属于电路传送模式, 分组交换 .帧交换. 帧中继/属于分组传送模式 ATM交换 属于异步传送模式4.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传送模式,和异步传送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元是时隙(2)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3)同步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5)信息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损失的流量控制 分组 特点: (1)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的特点(2)无连接的工作方式特点(3)统计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5)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延迟的流量控制
3、 异步传送特点: (1)固定长度单元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2)采用了异步时分复用方式(3)采用了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5.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的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都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它们有何异同?相同点:都具有连接建立 数据传送 和链路拆除三个阶段. 不同; 电路交换的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是一条物理连接通路.而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方式都属于逻辑连接.6.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的特点是什么?同步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是把时间划分为等长的基本单位,一般称为帧,没帧再划分为更小单位叫时隙.对每一条同步时分复用的告诉数字信道,采用这种时间分割的方法.依据数字信号在每一帧的时间位置来确定它是第
4、几路子信道.这些子信道又可以称为位置化信道.通过时间位置来识别每路信道 异步时分复用是采用动态分配带宽的,各路通信按需使用. 异步时分复用将时间划分为等长的时间片,用于传送固定长度的信元.异步时分是依据信头标志X.Y.Z.来区别哪路通信信元,而不是靠时间位置来识别。7、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工作方式有什么特点?不管是面向物理的连接还是面向逻辑的连接。其通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连接建立 传送信息 连接拆除 (2)一旦建立连接该通信的所有信息均沿着这个链路路径传送求保证信息的有序性。(3)信息传送的时延比无连接的时延小。(4)一旦建立连接出现故障信息传送就要中断,必须重新建立连接。因此对故障敏感。 无连
5、接特点:(1)没有建立连接一边选路一边传送信息,属于一个信道的信息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改路径无预知无法保证信息的有序性、(3)信息传送的时延比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时延大(4)对网络故障不敏感、8.分组交换。帧交换,帧中继。有何异同?分组交换的信息传送最小单位是分组,帧交换是帧帧中继是帧、分组交换的协议是OSI 1.2.3 帧交换是OSI 1.2 帧中继是OSI 1.2(核心) 分组交换的信息与信令传送信道不分离帧交换分离,帧中继分离。9.帧中继与ATM交换有何异同?帧中继只保留了二层数据链路层的核心功能,如帧的定界,同步,传输差错检测等。,没有流量控制,重发等功能。以达到为用户提供高吞吐量
6、,低延时特性。并适合突发性的数据业务的目的。ATM交换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使得操作简单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ATM采用异步时分复用,ATM交换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的传输处理能力,使实时业务应用成为可能。10.电信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各组成部分分别完成哪些功能,它所涉及的基本技术有哪些?电信交换系统由信息传送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组成 。 信息传送子系统包括交换网络和各种接口。交换网络是信息从某个口进入交换系统经由交换网络的交换从某口出去。控制子系统是交换系统的“指挥中心”,交换系统的交换网络,各接口以及其他功能部件都是在控制子系统的控制下鞋头有序不紊的工作的。
7、 涉及的技术有 交换网络的拓扑结构。交换网络内部选路策略,交换网络的控制机理,多播方式的实现,网络阻塞特征,网络可靠性等一系列互联技术。11.通信网的分类方式有哪些?其网络拓扑结垢其其常见的主要有哪几种类型?(1)根据通信网支持的业务的不同分类a电话通信网b电报通信网c数据通信网d综合业务通信网(2)通信网采用传送模式的不同分类a电路传送网b分组传送网c异步传送网*(3)通信网采用传输媒介的不同分a有线通信网:传输媒介为架空明线,电缆,光缆,b无线通信网:通过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传输信号。(4)使用场合不同分类a公用通信网:向公众开放的通信网b专用通信网:没有向公众开放的通信网由某个部门或单
8、位使用的通信网。(5)通信网传输和交换采用信号的不同分类a数字通信网:抗干扰能力强,有较好的保密性和可靠性。b模拟通信网:早期通信网:目前很少用。结构分类: 星型网,环型网,网状网,树形网,总线型网,复合型网。第2章 交换网络1、交换单元的概念交换单元(SE:switch element)是构成网络最基本的部件,若干个交换单元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连接就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交换网络。交换单元是完成交换功能最基本的部件。2、交换单元有四个组成部分:输入端口、输出端口、控制端与状态端。3、交换单元的功能:完成最基本的交换功能,即能把交换单元任意入线的信息交换到出线上。4、交换单元的性能:容量、接口、功能
9、、质量。5、空间接线器(space switch):(1)基本结构:交叉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CM:control memory);(2)控制方式:输入控制方式与输出控制方式。6、时分交换单元分类:(1)共享存储器型交换单元,两种工作方式:输入缓存方式和输出缓存方式;(2)共享总线型交换单元。7、时间接线器:(1)基本结构:话音存储器(SM:speech memory)和控制存储器。(2)控制方式:A、输入控制方式:控制写入,顺序读出;B、输出控制方式:顺序写入,控制读出。8、交换网络的概念交换网络是由交换单元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扩展而成的,所构成的交换网络也称为互连网络。9、交换网络的分类:(1
10、)单级交换网络和多级交换网络(2)有阻塞交换网络和无阻塞交换网络(3)单通路交换网络与多通路交换网络(4)时分交换网络与空分交换网络。10.、因为内部竞争而发生的阻塞称为内部阻塞,存在内部阻塞的交换网络称为有阻塞交换网络,不存在内部阻塞的交换网络称为无阻塞交换网络。11.三种无阻塞交换网络:(1)严格无阻塞交换网络:交换网络中只要连接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空闲的,则任何时候都可以在交换网络中建立一个连接。(2)可重排无阻塞交换网络:任何时候都可以在交换网络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已有连接重新选路来建立一个连接,只要这个连接的起点或终点处于空闲状态。(3)广义无阻塞交换网络:如果在顺序建立个连接时遵循一定的规
11、则选择路径,则任何时候都可在交换网络中建立一个连接,只要这个连接的起点和终点处于空闲状态。第3章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与电话通信网1、电话通信的基本原理是怎么样的?2、电话交换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什么,各个阶段交换设备的技术特点是什么?答: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交换阶段;机电式自动交换阶段;电子式自动交换阶段。特点:人工电话交换机由人工完成接续,接续速度慢,用户使用不方便但这一阶段电话机的基本动作原理和用户线上的接口标准直到今天还在使用,机电式自动交换阶段与人工交换机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为每个用户指定唯一的电话号码,通过拨号盘自动拨号;使用电磁控制的机械触点开关代替人工操作,自动实
12、现线路连接。电子式自动交换阶段采用逻辑控制方式,这种方式灵活性差,控制逻辑复杂,很难随时按需要更改控制逻辑。3、程控交换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组成部分完成的功能是什么?答: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结构由控制子系统和话务子系统构成,但采用模块化分级控制结构方式,控制子系统:是交换机的指挥系统,交换机的所有动作都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的,话务子系统是由中央级交换网络和用户级交换网络以及各种接口设备组成的,交换网络:实现不同线路端口上的话音交换,接口设备:完成外部信号与交换机内部信号的转换7、数字中继电路完成哪些功能?答:(1)码型变换(2)帧同步(3)复帧同步(4)时钟提取(5)提取与插入信号(6
13、)帧定位(再定时)10、什么是集中控制,什么是分散控制,他们各有什么有缺点?答:集中控制是指处理机可以对交换系统内的所有功能及资源实施同统一控制。特点(1)处理机直接控制所有功能的完成和资源的使用,控制关系简单,处理机间通信接口简单(2)每台处理机上运行的应用软件包含了对交换机所有功能的处理,因而单个处理机的应用软件复杂、庞大(3)处理机击中完成所有功能,一旦处理机系统出现故障,整个控制系统失效,因而系统可靠性较低。分散控制是指对交换机所有功能的完成和资源使用的控制由多个处理机分担完成的,即每个处理机只完成交换机的部分功能及控制部分资源,分散控制分全分散控制和分级分散控制,全分散控制特点:(1
14、)各处理机处于同一级别(2)每台处理机只完成部分功能,这就要求各处理机要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因而各处理机之间通信接口比较复杂(3)每台处理机上运行的应用软件只完成该处理机所承担的功能,故单个处理机上的应用软件相对简单(4)功能分散在不同的处理机上完成,某个或某些处理机出现故障,一般不会导致整个控制系统失效,因而系统可靠性比较高(5)系统具有较好的扩充能力。分级分散控制特点:(1)处理机之间是分等级的高级别的处理机控制低级别(2)处理机之间通信接口较集中,控制方式复杂,但是比全分散方式要交单(3)各处理机上应用软件的复杂度介于集中控制方式和全分散方式控制之间(4)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比集
15、中控制方式高,但比全分散控制方式要低11、多处理机系统的工作方式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主要有三种:功能分担方式、话务分担方式、冗余分担方式22、本地电话网的范围和构成是怎样的?答:范围(1)特大城市本地电话网(一般为1000万人口以上)(2)大城市本地电话网(一般为100万人口以上)(3)中等城市本地电话网(一般为30万100万人口之间)(4)小城市本地电话网(一般为30万人口以下)(5)县本地电话网(县城及所辖农村范围)构成:单局制电话网、多局制电话网、汇接制电话网23、本地电话网的汇接方式有哪几种?答:去话汇接、来话汇接、来去话汇接、主辅汇接第4章 信令系统1.什么是信令?答: 在
16、呼叫建立和呼叫拆除过程中、用户与交换机之间、都要交互一些控制信息,以协调相互的动作,这些控制信息称为信令。2.什么是信令方式,它包含哪三方面的内容? 答:所谓规范化就是在信令构成、信令交互时要遵守一定的规约和规定,这些规约和规定就是信令方式。它包括信令的结构形成、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传送方式以及信令传送过程中的控制方式。3.画图说明全互控方式的过程。 P1384.什么是随路信令,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随路信令是信令和用户在通一通路上的传送信令;它有公路性和相关性两个基本特征。5.什么是公共信道信令,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公共信道信令的信令通路和用户信息通路是分离的,信令是在专用的信令通道上传
17、送的;它包含分离性和独立性两个基本特性。6.NO.7信令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答: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NO.7信令采用公共信道方式,居间的NO.7信令链路是由两端的信令终端设备和它们之间的数据链路组成的;二、NO.7信令传送模式采用的是分组传送模式中的数据报方式,其信息的最小单位SU就是一个分组,并且基于统计时分复用方式;三、由于话路与信令通道是分开的,所以必须对话路进行单独的导电检验;四、必须设置备用设备,以保证信令系统的可靠性。7.画出面向OSI七层协议的NO.7信令协议栈,并说明各部分完成的功能。P.1448.NO.7信令的基本信令单元有哪几种,如何区分?他们各有哪一层协议处理和产生。
18、答:它由若干个8位位组组成,有三种信令单元格式:一、用来传送第4级用户级的信令消息或信令网管理信息的可变长的信息信令单元(MSU);二、在链路启用或链路故障时,用来表示链路状态的链路状态单元(LSSU);三、用于链路空或链路拥塞时填补位置的插入信令单元(FISU);也称为填充单元。BIB:向后指示比特 BSN:向后序号 F:标识码 CK:校验码 FIB:向前指示比特 FSN:向前序号 LI:长度标识语 SF:状态字段 SIF:信号信息字段 SIO:业务信息8位位组 图在P.1459.信令网是由什么构成的? 答:信令网是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和信令链路三部分组成的,其中信令转接
19、点又包括独立的信令转接点和综合的信令转接点。10.信令网的三种工作方式是什么?答:它有直联工作方式、准直联工作方式和完全工作方式三种。其实如果信令消息是在信令的源点和目的点之间的一段直达信令的链路上传送,并且该信令链路是专为连接这两个交换局的电路群服务的,则这种传送方式叫做直联工作方式,如果信令消息是在信令的源点和目的点之间的两段或两段以上串接的信令链路上传送,即信令传送路径与信令关系是非对应的,并且只允许通过预定的路由和信令转接点,则这种传送方式叫做准直联工作方式。目前NO.7信令采用直联和准直联两种工作方式。11.信令网中的路由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答:在NO.7信令网中,信令路由的选择遵循
20、两个基本原则:最短路径和负荷分担。在上述定义正常路由和迂回路由时,已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因此,信令路由选择的一般选择如下:一、首先选择正常路由,当正常路由发生故障时,再选择迂回路由;二、当有多个迂回路由可供选择时,应首先选择第一迂回路由,当第一迂回路由出现故障时,再选择第二迂回路由,依此类推;三、在迂回路由中,若有同一等级的多个信令路由时,这多个信令路由之间应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均匀地分担信令业务,若其中一条信令路由的一个信令链路出现故障,则将它分担的信令业务倒换到采用负荷分担的其他信令链路上,若其中的一条信令路由出现故障,则将它分担的信令业务倒换到采用负荷分担的其他信令路由上。12.信令点编码方
21、式有哪两种,应用场合是怎样的? 答:有国际信令网的信令点编码和我国国内信令网的信令点编码。前者可分为:大区识别,用于识别全球的编号大区或洲;区域网识别,用于识别全球编号大区内的地理区域或区域网,即国家或地区;信令点识别,用于识别地理区域或区域网中的信令点。后者可分为:主信令区编码,其原则上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编排;分信令区编码,其原则上每省、自治区的地区、地级市或直辖市的汇接区和郊县为单位编排;国内信令网的每个信令点都分配一个信令点编码。第5章 分组交换与分组交换网1、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有何异同?答:报文交换: 1.不同的终端接口之间可以相互直通2.无呼损3.利用动态的复用技术,线路的利
22、用率较高。缺点:传输时延大,而且变化的范围比较大2.利用“存储-转发”,所以要求交换系统有较高的处理速度和大的存储能力3.实时性较差。分组交换:1.可以对不同的接口终端进行匹配2.网络轻载情况下,传输时延较小,且比较稳定3.线路利用率高4.可靠性高5.经济效益好缺点:1.网络系统附加了大量的控制信息,对于报文较长的信息传输率低2.技术实现复杂2、分组是如何形成的?答:分组是有用户数据和分组头组成的;分组头主要包含路基信道号、分组的序号及其他的控制信息。3、 分组是如何被传输的?答:采用的是统计时分复用方式,具有动态分配带宽和用标记区别数据多属用户的特点,因而分组传动方式在实现了多用户对线路资源
23、共享的同时,提高了线路资源的利用率,并可很好的支持突发性业务。4 、分组交换有哪两种方式?是说出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答:虚电路和数据报;数据报省掉了呼叫的建立和拆除过程,如果只传送少量的分组,那么采用数据报方式的传输效率会较高。而虚电路一次通信需要经过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呼叫清除三个阶段,但是其分组头简单,因此传送大量数据分组时,采用虚电路方式的传输效率会较高。对于数据报方式,由于每个分组是各自独立在网络中传输的,所以分组不一定按照发送是的顺序到达网络终点,因此在网络终点必须对分组重新排序。对于虚电路的方式,分组按已建立的路径顺序通过网络,在网络终点不需要对分组重新排序。5 、比较电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交换 原理 通信网 技术 卞丽 部分 课后 习题 答案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