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共14页).doc
《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改建工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1、 项目来源为了加快湖北省交通事业的发展,*(甲方),委托*(乙方)完成*改建工程基础控制测量和12000地形图测量工作。2、 工作目标及内容2.1范围:自*,全长43.205公里。2.2工作目标:完成*段改建工程基础控制及1:2000地形图测绘;2.3工作内容:2.3.1控制测量:沿设计线路布设三级GPS控制网及四等水准测量线路;2.3.2地形图测绘:沿设计院提供的中心线两边各100米测绘1:2000带状图;3、 作业标准本次地形图测绘任务统一执行如下技术标准和规范:3.1交通部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3.2交通部全球定位
2、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 -2001)3.3国家基础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3.4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610-2008)3.5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 14912-2005)3.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3.7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3.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以下简称水准规范3.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
3、T 243562009)4、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平面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任意带坐标,中央子午线为1123000;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5、 资料收集与分析利用(1)由*提供的1:1万地形图(平面为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2)由*提供的本项目公路设计线位资料。6、 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控制测量)6.1平面控制6.1.1布网原则与设计在线路上每600米左右布设一个三级GPS控制点。GPS测量精度见下表:等 级平均边长固定误差比例误差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三 级600m10mm10mm50mm(1)GPS网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也可采用附合
4、线路形式构成。GPS网中每个闭合环或附合线路中的边数应7。(2)非同步观测的GPS基线向量边,应按所设计的网图选定,也可按软件功能自动挑选独立基线构成环路。(3)GPS网应联测国家高级控制点至少二个。(4)本测区选用任意带坐标,中央子午线为11130。6.1.2选点和埋石(1) 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2)点位的基础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并应有利于安全作业;动态地面如大树邻近,填土区域、开挖现场、松土区中均不得选埋;(3)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应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度;(4)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
5、等),其距离不得小于400m,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5)点位应利于公路勘测放线与施工放样,距路线中心线不宜小于50m,不大于300米;(6)交通应便于作业;(7)应充分利用符合上述要求的旧有控制点及其标石和觇标。(8)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定点位;(9)实地绘制点之记(包括所利用的旧点)。并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附录A的要求;(10)GPS点点名按如下要求:号码前冠“E”字样,如“E”。当利用原有旧点时,点名不加更改。点号编排(码)应适应于计算机计算;(11)当所选点位需要进行水准联测时,选点人员应实地踏勘水准路线,提出有关建议;(12)当
6、利用旧点时,应检查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觇标的安全可用性,符合要求方可利用。(13)GPS点均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埋设的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14)标石可用混凝土按.交通部公路勘测规范4.3有关规定,可现场灌制,利用基岩或混凝土路面时可以凿孔现场灌注混凝土埋设标志。标芯可用铜质标芯或不锈钢标芯。标石顶面大小为12cm12cm,底面大小为20cm20cm,高度为60 cm,在桩面上压印点名。6.1.3观测观测工作是GPS测量的主要外业工作。在观测开始之前,应拟定外业观测计划。选择卫星的几何图形强度,选择最佳的观测时段,编排作业调度表。当作业仪器台数,观测时段数及点数较多时
7、,可以采用外业观测联系单方式。观测技术参数见下表: 项 目GPS接收机卫星高度角()15有效观测卫星数(个)4PDOP8数据采集间隔(s)15时段长度(min)(快速静态)15重复测量的最少基线数(%)5施测时段数1观测准备与作业要求:(1). 每天出发前应检查电池容量是否充足。仪器及其附件应携带齐全。(2) . 作业前应检查接收机内存或磁盘容量是否充足。(3). 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 作业员到测站后应先安置好接收机使其处于静置状态,然后再安置天线;B. 天线可用脚架直接安置在测量标志中心的垂线方向上,对中误差应1 mm。天线应整平,天线基座上的圆气泡应居中;C. 天线定向标志应指向正
8、北,定向误差不宜超过5度。对于定向标志不明显的接收天线,可预先设置标记。每次应按此标记安置仪器。(4). 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项目经理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5). 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电缆应联接无误,接收机预置状态应正确,然后方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6). 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并及时输入测站名、年月日、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簿备注栏中。(7).接收机开始
9、记录数据后,作业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选择菜单,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卫星号、各通道信噪比、实时定位结果及存贮介质记录情况等。(8). 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应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9). 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如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10).观测员在作业 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他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11). 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在接收机近旁使用对讲机;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12). 观测中应
10、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正确,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6.1.4数据处理(1)基线均应在WGS-84坐标系下解算,并采用双差固定解;(2) 同步环检核应符合下式规定: WX()/5WY()/5WZ()/5异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 WX3 WY3 WZ3W3式中W环闭合差,n独立环中的边数,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3)同一条边任意两个时段的成果互差,应小于GPS接收机标称精度的2倍(n=2);(4)以一个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为起算,进行无约束平差;(5)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匹配情况,可采用Ashtech随机软件或同济GPS-NET
11、平差软件进行平差。平差方式可采用多点约束平差或采用一点的坐标及一方向进行平差; (6)对未联测水准的GPS点采用GPS高程拟合计算其高程。较均匀每隔1.5公里左右取一高程点作为已知点进行高程拟合,其它高程点作为GPS拟合高程的检查点,评定拟合精度。6.2 高程控制本次工程首级高程控制为四等水准网。首级高程控制应当布设成附合路线。三级GPS点应尽可能地纳入四等水准网中。水准路线应沿坡度小,土质坚实,施测方便的道路或河流布设,当高程控制路线交叉时应组成结点,并应埋设固定标石。高程控制点标石应选埋在土质坚硬稳定,安全僻静,利于长期保存且便于观测的地方。等级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和或环线闭合
12、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线路长度四51020202015KM高程控制测量外业采用电子记录,记录方法与要求按现行的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水准测量电子记录规定执行。四等水准测量路线长度、各项技术要求严格按规范执行。水准观测采用中丝读数法,基辅分划(黑线面)读数之差3.0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5.0mm,前后视距差5.0m,前后视距累积差10.0m,在仪器使用前及作业期间,一定要对i角进行检测。高程网的平差采用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公司的NASEW95 工程测量控制网微机平差系统。输出打印成果应包括起算数据,观测数据、观测值的改正数,成果表及精度评定内容。四等水准及GPS成果均取至毫米。7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形 测绘 技术设计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