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吸挖泥船施工工艺(共8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耙吸挖泥船施工工艺(共8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耙吸挖泥船施工工艺(共80页).doc(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耙吸挖泥船施工工艺目录第一章 概述耙吸挖泥船是大中型自航、自载式挖泥船,于十九世纪50年代诞生于美国,100多年来不断发展。耙吸挖泥船既可在内陆航道施工,也可在外海施工,在疏浚工程中应用广泛。施工时利用耙头、高压冲水等装置进行破土、扰动,使疏浚土体疏松,与周围水体充分混合,形成泥浆;利用泥泵产生的抽吸作用,将泥浆装入本船的泥舱内,航行到深水抛泥区卸泥或吹填到陆地围堰。11 耙吸挖泥船分类耙吸挖泥船目前已迅速向大型化、高效化和智能化发展。现在最为常用的分类方法就是根据舱容来划分。应用较多的是按舱容量将其分为小型(5004000立方米)、中型(40009000立方米)、大
2、型(900017000立方米)、超大型(17000立方米以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耙吸船当属荷兰BOSKLIS公司的“WD FAIRWAY”号,在2003年完成扩容后,其舱容有23347立方米升至35508立方米。随着疏浚业及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不断有大型、超大型的耙吸船下水,各公司的船只队伍也在不断扩张。12 基本配置一艘标准配置的耙吸挖泥船安装如下设备:一个或多个吸泥管,前端装有耙头,在疏浚的时候耙头和海床直接接触;一个或多个泥泵通过耙头吸取疏松的泥土;泥舱用于装载疏浚到泥土;溢流系统排除低浓度的泥浆;泥门或闸阀用于装卸泥舱中的疏浚土;吸泥管架用于耙管的收放;波浪补偿器用于调节船舶相对
3、于海床的垂直运动。13 适用条件它的特点是抗风浪能力强,施工过程中不需其他船只的辅助,可自行完成疏浚、运送、排泥、吹泥等施工全过程,而且对其它船舶航行的干扰很小。耙吸挖泥船的诸多优点使它得到了很多疏浚公司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航道的拓宽加深、维护、港池加深、路域吹填等工程项目中,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挖泥船。第二章 疏浚土质的分类疏浚包括四个过程:水下挖掘;垂直提升;水平输送;疏浚土的处置或利用。其间所有的操作都是针对疏浚对象土来进行的。作为一名疏浚工作者,应该掌握疏浚土质的基本分类。21 岩土的分类疏浚工程土质应分为岩石类和土类两大类。岩石应为颗粒间牢固联结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疏浚岩石主
4、要根据其坚固性分为硬质岩石和软质岩石。此外,尚可按风化程度分为新鲜、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全风化;按成因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按软化系数分为软化岩石和不软化岩石。土类可分为有机质土及泥炭、淤泥土类、粘性土类、粉土类、砂土类和碎石土类,其类别由下列指标确定:土颗粒组成及其特征;土的天然含水量;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土中有机物存在情况。一、 岩石类疏浚岩石按新鲜岩石的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30MPa者列为硬质岩石,小于30MPa者列为软质岩石。疏浚岩石分类见表2.1。二、 土类有机质土及泥炭是指含有大于或等于总质量5以上的腐殖质及纤维质,呈黑色或褐色并有臭
5、味的土的总称。淤泥土类系指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或伴有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粘性土,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淤泥土类根据孔隙比或含水量分为淤泥质土、淤泥、流泥、浮泥。淤泥质土还应根据塑性指数p17或10p17再划分为淤泥质粘士或淤泥质粉质粘土。粘性土类系指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按塑性指数大小分为粘土、粉质粘土。塑性指数的液限值是由76g圆锥仪沉入土中10mm测定的。粉土类系指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小于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粘粒含量大于或等于3,并小于15的土。根据粘粒含量不同,又可分为粘质粉土和砂质粉土。砂土类分别按粒径大0.075mm
6、、0.25mm、0.5mm、2.0mm的颗粒含量大于总质量或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定名为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碎石土类分别按粒径大于2mm、20mm、200mm的颗粒含量大于总质量50的颗粒级配及颗粒形状定名为角砾、圆砾、碎石、卵石、块石、漂石。珊瑚碎块属于碎石土类。疏浚土的分类指标见表2.1。三、 混合土、层状土和残积土(一)混合土混合土系指粗细颗粒两类土呈现混杂状态同时存在,具有颗粒级配不连续,中间粒组颗粒含量极少,级配曲线中间段极为平缓等特征。定名时,将主要土类列在名称前部,次要土类列在名称后部,中间以混字连结。混合土应按其成因和不同土类的含量分为:淤泥混砂、砂混淤泥、粘性土混砂或碎石
7、,并符合下列规定。淤泥和砂的混合土属海陆交互相沉积的一种特殊土,其中:淤泥混砂:淤泥含量大于总质量的30。砂混淤泥:淤泥含量大于总质量的10,小于或等于总质量的30。粘性土和砂或碎石的混合土,属坡积、洪积等成因形成的土,其中:粘性土混砂或碎石:粘性土含量大于总质量的40。砂或碎石混粘性土:粘性土含量大于总质量的10,小于或等于总质量的40。确定混合土时,还可结合土的颜色、密实度、强度等加以描述,例如:松散卵石混砾砂;坚硬的白色粉质粘土混粗砂;硬胶结粘土混砾砂。(二)层状土层状土是两类不同的土层相间成韵律沉积,具有明显层状构造特征的土。定名时,应将厚层土列在名称前部,薄层土列在名称后部,根据其成
8、因及两类土层的厚度比可分为互层土、夹层土和间层土。备层土应符合下列规定。互层土:呈交错互层构造,两类土层厚度相差不大,厚度比大于1/3,例如粘土与粉砂互层。夹层土:具有夹层构造,两类土层厚度相差较大,厚度比为1/31/10,例如粘土夹粉砂层。间层土:常呈很厚的粘性土间有极薄层粉砂土,厚度比小于1/10,例如粘土间薄层粉砂。在确定层状土时,对具有互层、夹层、问层的土层,除分层的层理外,尚应综合土的层理特征,作出评价。残积土系指硬质岩石、软质岩石完全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原地的碎屑土。其中花岗岩残积土常含有大于2mm的颗粒混杂于粘性土之中,具有孔隙比较大、液性指数较小、压缩性较低、遇水易崩解等特点
9、。可按其大于2ram颗粒含量百分比分为:砾质粘性土:大于2mm颗粒含量大于总质量的20。砂质粘性土:大于2mm颗粒含量小于或等于总质量的20。粘性土:不含大于2mm的颗粒。22 疏浚岩土的工程特性和分级疏浚岩土应根据影响疏浚机具的挖掘、提升、输移、泥土处理等工序作业难易程度的工程特性进行分级。疏浚岩土工程特性指标应包括判别指标和辅助指标。判别指标着重考虑挖掘岩土的难易程度,并以此为主分析岩土性质状态,确定岩土分类级别。辅助指标则视施工工序要求结合分析,并用以辅助土的分级。一、 岩石类疏浚岩石的工程特性指标应以岩块的单轴抗压强度为判别指标,并将小于30MPa的岩石分为“稍强”和“弱”二级。对部分
10、软质岩石、全风化和强风化岩石及珊瑚礁等相对较松软的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击数测试判别。当单轴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30MPa的岩石必须挖除时,应先行爆破、击碎等预处理。对于标准贯入击数30的疏浚岩石,应根据挖泥船的实有挖掘能力和施工经济性进行综合考虑,必要时,也可先采取爆破、击碎等预处理。疏浚岩石的工程特性和分级见表2.2。二、 土类有机质土及泥炭应以天然重度为判别指标。淤泥土类中的浮泥、流泥按其存在状态合并列为“流态”级别,其工程特性应以天然重度为判别指标。淤泥列为“很软”级别,其工程特性应以标准贯入击数和天然重度为判别指标,并以天然含水量、孔隙比、液性指数、抗剪强度、附着力为辅助指标。淤泥质土的
11、工程特性与粘性土相似,归并于粘性土类。粘性土类的工程特性应以标准贯入击数和天然重度为判别指标,其中以标准贯入击数为主分为“软”、“中等”、“硬”、“坚硬”四种状态级别,并以液性指数、抗剪强度、附着力为辅助指标。粉土类中的粘质粉土其工程特性与粘性土相似,应归并于粘性土类,砂质粉土的工程特性与砂土相似,应归并于砂土类。砂土类的工程特性应以标准贯入击数和天然重度为判别指标,其中以标准贯入击数为主分为“极松”、“松散”、“中密”、“密实”四种状态级别,并以相对密度为辅助指标。砂土的级配良好状况应以砂土的不均匀系数及曲率系数进行评价。不均匀系数及曲率系数分别按下式计算:碎石土类宜以重型动力触探击数及密实
12、判数DG为判别指标,分为“松散”、“中密”、“密实”三种状态级别。对埋深较大、土层厚度较大的碎石土宜以超重型动力触探击数测定其密实度,测定结果应换算成重型动力触探击数。对于粒径基本上属于块石、漂石为主的碎石土,当不便或无法有效使用动力触探击数测试时,可用密实判数区分其状态级别。碎石土的骨架颗粒含量及排列情况、充填物成份及填密情况、胶结性等,可用以辅助分析。碎石土的级配良好状况以砾石的不均匀系数及曲率系数进行评价。其计算方法与砂土类的规定相同。疏浚土类的工程特性和分级见表2.2。表2.223 耙吸挖泥船疏浚岩土的可挖性和管道输送的适宜性一、 耙吸挖泥船疏浚岩土的可挖性根据岩土类别及工程特性,将耙
13、吸挖泥船疏浚岩土的可挖难易程度分为容易、较易、尚可、较难、困难、很难、不适合七个等级(见表2.3)。二、 各类疏浚岩土管道输送的适宜性当采用管道输送疏浚岩土时,对于容易堵塞管道和泥泵的大块石、胶结粘土,必须经破碎或排除后方可进行输送。各类疏浚岩土用于管道输送的适宜性分为很好、较好、尚可、较差、差、不适合六个等级(见表2.4)。专心-专注-专业岩土类别级别状态耙吸大3000m3小3000m3有机质土及泥炭0极软容易容易淤泥土类1流态较易较易2很软容易容易粘性土类3软容易容易4中等较易尚可5硬困难困难6坚硬很难很难砂土类7极松容易容易8松散容易较易较易9中密尚可较难较难10密实较难困难困难碎石土类
14、11松散困难困难12中密很难不适合13密实不适合不适合岩石类14弱不适合不适合15稍强不适合不适合 各类疏浚岩土用于管道输送和填土的适宜性表 2.4耙吸挖泥船疏浚岩土的可挖性 表2.3 第三章 船舶和机具设备的选择耙吸挖泥船的选择和配备应根据施工土质、水域条件、自然工况、工程规模、泥土处理、现有挖泥船性能、工期要求及调遣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经济合理的选配,这是关系到工程成败的关键。31 工程条件的分析耙吸挖泥船具有自挖、自装、自运、自抛的施工性能,部份耙吸挖泥船本身具有向陆上吹排泥沙的设备,能自行直接吹填。耙吸挖泥船抗风性较强、调遣方便,适合沿海、港口航道及内河开阔的深水航道、港池等水域疏
15、浚作业,在航道中疏浚施工时,基本上不影响船舶正常通航。但对于相对挖泥船长度而言较小的狭隘水域,尤其是转角等部位,往往难以按照设计折线要求浚挖。现今普遍采用的边耙式耙吸挖泥船,更无法挖到直角相接或折曲较大的码头端角部。一、 施工土质耙吸挖泥船挖掘各类沙的疏浚生产效率差别悬殊。耙吸挖泥船疏浚淤泥和较松的砂土类极为容易,但很细颗粒的淤泥、粉砂在泥舱内难于沉积,不易达到满载。硬粘土和密实砂土类挖掘较为困难。挖掘贯入击数N10的土类较为容易,挖掘N1530的土类较为困难,N30的土类很困难。二、 自然工况 气象条件()风:在狭窄区域施工船舶操纵困难。()雨:一般情况下影响不大,如下暴雨使河水暴涨,流速增
16、加,水位升高影响施工。()雾:对施工最为不利。()温度:对机械的工作效率都有影响。 水温条件()风浪与涌浪:对挖泥船平衡的影响,对挖泥船施工效率和船舶能否正常留在施工现场关系极大。()水流:流速、流向对挖泥船安全施工关系极其重要。流速小于2m/s,挖泥船施工较为安全。水流过急则施工困难。三、 水域条件挖深在施工现场有两个重要的水深值要特别注意,即浚前最大水深和浚后最大水深。因为耙吸挖泥船必须通过挖泥区,其满载吃水必须小于挖泥区的最浅水深,对于已成槽部分进行施工挖泥时,其低潮位时水深必须满足船只吃水的要求,其中还应考虑由于溅落溢散回淤而进入业已施工地段的疏浚土。对通往施工现场的航道以及对施工现场
17、与抛泥区之间航道必须加以检查,以保证所有空载挖泥船能进入施工现场和保证满载挖泥船能通过到达抛泥区。挖泥区的长度挖泥区的长度对在疏浚施工中需通过疏浚现场的挖泥船来说十分重要。耙吸挖泥船通过现场的长度越短,则用于调头时间越多,挖泥时间少,一般来说不足500m的现场都可以认为是限制性的。挖泥槽的宽度自航耙吸挖泥船所要求的宽度应满足在结束一次挖泥过程时能调头。如果船艏装有横向推进装置,所需的最小宽度就可以相应减少。四、 人为因素局部交通影响:在施工现场航行船舶要通过航道(特别是维护性疏浚)要让出航道,影响施工。时间的限制:常与潮汐有关例如施工现场或抛泥区,在低潮时变浅使施工船舶不能进入。施工现场水域面
18、积的限制:例如现场有水工建筑在施工或爆破等影响等而影响挖泥船施工。环境保护的限制:例如挖泥和溢流可造成的混浊度;溢流在水中形成的密度层,疏浚过程中对动植物的损害,而影响挖泥船施工。32 适用船舶的选择在收集到施工区自然条件及施工组织条件、泥土处理方法后,根据工程量,应选择能保证完成该任务的挖泥船。如挖泥船选择不当,不仅增加费用,而且还有可能损坏机具或不能完成任务,因此在选择主体挖泥船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挖泥船的性能:在选择挖泥船时,必须掌握每一类挖泥船的主要性能包括:船长、宽、深、吃水、动力、泥泵、性能航速;挖泥船所限制的最小、最大和最有利的挖泥厚度;船只抗风能力;以及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生产
19、率与所承担的施工任务是否相适当。挖槽的尺度:即挖槽的宽度和挖槽内的水深。对土质的适应性:各类挖泥船都有它最合适的适应土壤,土壤对挖泥船生产效率关系很大,因此对施工区域土壤物理力学性质、范围、各层土壤厚度是十分重要的,以利选择合适的挖泥船。抛泥区:要考虑抛泥区内水深、流速、风浪、冰冻和船舶调头区的水域等情况,其容量是否与挖泥量相适应。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挖泥船的生产能力和工程规模要求是否相适应,并应考虑船舶设备利用率和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对工程量较大的河口浅滩和进港航道一般选用自航耙吸挖泥船。总的来说,在各类挖泥船中,耙吸挖泥船的优点是在通航水域施工,对过往船只影响最小,在单船独立施工作业能力方面,
20、耙吸挖泥船独立性最好,在远距离抛泥方面,耙吸挖泥船也是最好,缺点是其挖槽平整度较差,船型越大,槽底深浅差也越大。33 耙头耙齿的选择(耙头工作原理)耙头是耙吸挖泥船用来吸取泥浆或泥沙的管路的最前端设备,是自航耙吸挖泥船的破土工具,被称为“吸泥之口”。因原理与形状似钉耙而得名。由于各工程施工土质的多变性,耙头挖泥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耙吸挖泥船的生产效率,国内外疏浚业都高度重视耙头的研究和开发。在耙吸挖泥船发展过程中,耙头的发展演变与耙吸挖泥船的能力提高息息相关,即使在耙吸挖泥船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今天,耙头的持续改进仍然是疏浚能力提高工作中重点研究关注的对象。随着耙吸挖泥船的不断发展,耙头的型式也将
21、持续不断地改进和更新。耙头必须能够破坏粘在一起的各种类型土的连接,挖掘过程通过水力方式、机械方式或两种方式来共同完成。经过自航耙吸挖泥船的生产效率与耙头结构型式的研究深化,耙头挖泥的理论得到了不断发展,近年来用耙齿切削和高压冲水切割、液化的综合疏浚理论代替了以冲刷为主体的传统理论。在传统的冲刷理论指导下加利福尼亚耙头设计了加长的耙罩周长,用以增加参与冲刷的周边长度,提高疏浚效果。同样以现代“切削”理论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要求下,设计了挖掘型主动耙头,即耙罩可以在遥控(自动或手动)条件下主动调节耙罩的对地角度,使其获得合理的耙齿切削角、合理的高压冲水角和合理的耙罩对地夹角,从而形成最佳的夹角组合,减
22、少疏浚功率,提高泥浆浓度,提高疏浚效率。现代耙头(Vasco da Gamma) 图3.1一、 耙头的分类一百多年来,随着耙吸挖泥船的不断发展,国外耙头的开发研制也出现了众多型式,从1908年最早投入使用的弗路林钩型耙头(Frunling)开始,出现了阿姆勃劳斯鞋型耙头(Amborse)及1947年通过改进后的加里福尼亚型耙头(Californa),1960年后形成系列化的荷兰IHC标准耙头,其他还有文丘里型耙头(Verturi)和前联邦德国OK系列耙头等。目前,耙头疏松水底泥砂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冲刷,通过泥泵运转使耙头内腔产生真空,与外围产生压力差,耙头周围的水通过耙头与河床接触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挖泥船 施工工艺 8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