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汇总(共3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汇总(共3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汇总(共36页).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单项选择题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A培养人才 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C促进社会政治进步D促进经济增长2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A德、智、体、美、劳诸方面B智、德、体、心诸方面C体、智、德、美诸方面 D美、心、体、智诸方面3林哈德与葛笃德是()的教育理论专著。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福禄贝尔43岁以前,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左右。A70%B80%C60%D90%5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两极分化B不合群C胆小D自私6下列不属于教育行政法规名称的是()A条例B细则C方案D办法7认知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罗耶C沃尔夫D斯皮罗8奥苏贝尔
2、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机械的发现学习D机械的接受学习9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A代词B名词C动词D语气词10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A启蒙性B发展适宜性C活动性D综合性11幼儿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A负面教育的原则B全面教育的原则C侧面教育的原则D正面教育的原则12眼手(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C手的无意性抚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13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4儿童能
3、辨别上下的年龄是()A2、3岁B4岁C5岁D7岁15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意外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此时他产生的紧张的情绪体验属于()A热情B心境C应激D激情16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A表象B联想C做梦D幻想17个体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抽象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结合并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是()A分析B综合C抽象D概括18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A定势B定义C变式D同化19“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提出的。A皮亚杰B维果斯基 C杜威 D福禄贝尔20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的学习是()A机
4、械学习B有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教育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2C【解析】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3C【解析】林哈德与葛笃德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代表作。4B【解析】3岁以前,幼儿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80%。5A【解析】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存在两极分化现象。6C【解析】教育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有三种:条例、规定、办法或细则。7B【解析】在人类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上,罗耶提出了认知迁移理论。8B【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9A【解析】代词是幼儿
5、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10D【解析】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综合性教育原则。11D【解析】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并给予表扬。12B【解析】伸手能够抓到东西是幼儿眼手协调现象出现的主要标志。13B【解析】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如24岁是幼儿的最佳口语训练期。14A【解析】2、3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15C【解析】应激是对突发事件的一种反应。16D【解析】幻想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17D【解析】概括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
6、的一种思维形式。18A【解析】定势是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19B【解析】“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维果斯基提出的,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20D【解析】发现学习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A母育学校B爱弥儿C社会契约论D学记2被誉为“中国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B张雪门C陈鹤琴D晏阳初3自()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教师资格制度。A1992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4公
7、民享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的是()A财产权B受教育权C健康权D人身权5儿童把已学到的知识经验推广到其他内容和难度相类似的情景中是()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6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当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出“自我中心化”特征时,称为()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7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A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层次的高低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水平的优劣8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教养方式下形成的。A放纵型 B专制型C民主型 D自由型9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A感知觉B记忆C思维D想象10关于
8、错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B错觉的产生是由于个人心理原因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 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11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是()A强化物B正强化C负强化D惩罚12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挫时引起的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A愤怒B恐惧C悲哀D痛苦13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A12岁B24岁C45岁D56岁14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A比纳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C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D瑞文推理测验15儿童的发展是通过()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9、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16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是在()A2、3岁 B4岁 C5岁 D7岁17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是()A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B倾向拒绝和漠视孩子C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 D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18提出“做中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皮亚杰B维果斯基C杜威D福禄贝尔19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这是幼儿常出现的()A记忆扩张现象B记忆恢复现象C记忆潜伏现象D记忆提取现象20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是()A数、形、词 B读、写、算C音、体、美 D数学、
10、语文、外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2C【解析】陈鹤琴被誉为“中国幼儿园之父”。3C【解析】自1994年1月1日开始,我国各地相继实行了幼儿教师资格制度。4D【解析】人身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5A【解析】横向迁移是指儿童把已学到的知识经验推广到其他内容和难度相类似的情景中。6B【解析】前运算时期的儿童典型的思维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7【解析】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8B【解析】在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儿童的自主性受到抑制,安全感得不到保护,也不喜欢与他人接触。9A【解析】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10C【
11、解析】由于儿童发展水平不一样,错觉也存在个体差异性。11C【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12A【解析】愤怒是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挫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13B【解析】24岁是幼儿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时期。4A【解析】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的,称为比纳西蒙量表。15A【解析】儿童的发展包括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16C【解析】儿童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17A【解析】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特点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爱。18C【解析】“做中学”理论是由杜威提出的。19B【解析】记忆恢复现象是指学习某种材料
12、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20A【解析】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数、形、词中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是()A燕子矶幼稚园B南京鼓楼幼稚园C湖北省立幼稚园D河北幼稚园2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卢梭C福禄贝尔D裴斯泰洛齐3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对象与活动上属于()A注意广度B注意分配C注意稳定性D注意转移4发展适宜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A个体适宜性B性别适宜性C个性适宜性D身体适宜性5儿童最先掌握的词性为()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代词6现代社会初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A不限于看护儿
13、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B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C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D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7提倡教育要适合孩子的“敏感期”的教育家是()A蒙台梭利 B卢梭 C福禄贝尔 D杜威8陶行知批评20世纪初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幼儿教育机构存在()三大弊病。A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 B城市病、外国病、富贵病C读书病、外国病、花钱病 D城市病、读书病、外国病9学前幼儿美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儿童()A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B表现美的技能C鉴赏美的能力D评价美的能力10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A教师与儿童的关系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C教师与教师的关系D家长与儿童的关系1
14、1某中班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A中期目标B近期目标C活动目标D远期目标12与中小学相比,我国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管理相对较松,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A无意性 B自主性 C随意性 D被动性13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应该以()A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兴趣为基础B幼儿园现有条件为阈限C教师的个人经验和教材为基础D幼儿家长要求为导向14对于初生2、3个月的婴儿,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A手工、绘画材料B用手穿的大木珠C色彩鲜明的小球D不倒翁,拨浪鼓15矫正幼儿口吃的主要方法是()A密切关注B严格要求其改正C让幼儿多说话D解除紧张16将
15、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学习是A机械学习B有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17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被称为()A实体法B程序法C成文法D不成文法18形式训练说的理论基础是()A人本主义学说B建构主义学说C官能心理学D行为主义学说19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A开始知道自己的性别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D较灵活地认识性别角色20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教育家是()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南京鼓楼幼稚是中国第一所幼稚教育
16、实验中心。2B【解析】卢梭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3B【解析】注意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对象与活动上。4A【解析】发展适宜性包括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5A【解析】儿童最先掌握的是名词。6C【解析】现代社会初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7A【解析】蒙台梭利提出“敏感期”理论。8A【解析】20世纪初陶行知指出国内的幼稚园有三大弊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9A【解析】幼儿美育不是专业的学习,而是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10A【解析】师幼关系是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11C【解析】活动目
17、标是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12B【解析】自主性体现在我国对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管理相对轻松。13A【解析】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应该以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兴趣为基础。14C【解析】对于初生2、3个月的婴儿,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应为色彩鲜明的小球。15D【解析】解除紧张是矫正幼儿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16B【解析】有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17C【解析】成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也称制定法。18C【解析】官能心理学是形式训练说的理论基础。19C【解析】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刻板地认
18、识性别角色。20D【解析】夸美纽斯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一、单项选择题1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A教育心理学 B普通教育学C教育心理大纲 D实用教育心理学2随机通达教学最早由()提出。A皮亚杰 B罗杰斯 C马斯洛 D斯皮罗3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C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婴幼儿大肌肉动觉准确性的发展,比小肌肉动觉的发展()A晚 B早 C不明显 D时间差不多5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上,下列哪一种观念是正确的?()A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 B家长与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C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 D在园以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心理学 选择题 汇总 3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