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练习(简答题)(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扁鹊见蔡桓公》练习(简答题)(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扁鹊见蔡桓公一文阐明了什么道理?说明病必须及早治疗,不要讳疾忌医,以致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对待错误、缺点要防微杜渐。否则会产生无可挽回的后果。2. 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说了哪些话劝他及时治病?对扁鹊的忠告,桓公是怎样评论的?扁鹊:君之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公的评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3. 扁鹊说了哪些话指出蔡桓公的病情正日益严重?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4. 第四次见蔡桓公时,扁鹊为什么还走?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5. 讳疾忌医“讳”: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是嫉妒,猜忌。意思是隐瞒疾病,不愿
2、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6. 本文选自韩非子喻老,“喻老”: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作者是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文章长于推论事理,词锋犀利,其峻刻峭拔的文风,与孟子的雄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7. 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战国时代的名医;他医术高明,经常热心地为人民治病,深受人民的祟敬,把他比作传说中黄帝时的神医,称为扁鹊。8. 按原文填空。(1)表现桓侯固执,自信的一句话是:寡人无疾。(2)桓侯对扁鹊的忠告所作的评价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3)从侧面写出桓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句子是:扁鹊望桓侯而还走。(3)写出桓侯傲慢自恃、
3、讳疾忌医神态的两个词语是:不应;不悦。9. 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完成下列各题。(1) 蔡桓公为什么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呢?他是怎样想的? 认为自己没有病,对医生反感。(2) 蔡桓公为什么对扁鹊的忠告不应,又不悦?他又是怎样想的? 认为自己没有病,对医生冷淡、反感,拒绝医生分析病情,讳疾忌医。(3) 当蔡桓公望扁鹊见自己而还走,此时他已觉醒吗?他又是如何想的? 此时他没有觉醒,只是为扁鹊前后反应的不同感到奇怪。(4)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时,蔡桓公他会怎样想呢? 桓侯此时已意识到扁鹊的话可能是正确的,可能会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医生的忠告。10. 体会语言。 (1)“立有间”写出扁鹊留心仔细“望诊
4、”的情形。(2)“不治将恐深”、“不治将益深”,前者为和缓的规劝语气,后者为语气肯定,规劝中含着警告。 (3)“又不应”“又不悦”写出桓侯的傲慢自恃、讳疾忌医的神态。 (4)“索”勾画出桓侯病入膏肓时怕死着急的心态。 (5)文中“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中两个“又”是否重复?能否删去?为什么?不重复,不能删去。疾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都是可以治的,但桓侯用“不应”、“不悦”,拒绝医生分析病情,这突出了桓侯讳疾忌医的本性。11. 本文描写刻画了两个人物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扁鹊医术高明,尽职尽责,机警果断,认真负责; 蔡桓公刚愎自用,讳疾忌医,蛮横残暴,固执己见
5、。12.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找出有关的词句来说明。按时间先后顺序组织安排故事节的。如: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望桓侯 而还走。居五日,桓侯遂死。13. 蔡桓公的病开始并不重,为什么后来会变得无法医治?从这里可以引出什么教训?蔡桓公有病却盲目自信,一再拒绝扁鹊的劝告,不及时治疗,终于使病情恶化而身亡。这阐明了一个道理:凡事要防微杜渐,及早筹措,不能盲目自信,不要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医以致不可救药。14. 扁鹊在第四次见到桓侯时为什么“还走”?最后他为什么要离开蔡国,逃到秦国去?扁鹊“还走”的原因,是桓侯的病由轻而重,终于不可救药。写扁鹊“还走”,结构上使故事情节起波澜,自然引出后边的答话,突出重点,同时表明扁鹊医术高超,远远就看出蔡桓公已经不可救药了。15. 扁鹊医术那么高明,但当桓侯病情恶化时,他逃到秦国去了,这是不是说明他不负责任呢?不是。扁鹊对桓侯病情的三次忠告,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医生已尽忠尽责。为避免遭迫害,他采取了果断行动,可见其精明。同时从侧面写出蔡桓公蛮横、残暴。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