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总结(共1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总结(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总结(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课题结题报告屏山中学高2013级生物组一、课题研究的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深知,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提高教学效益将成为研究的核心。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我们确定了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为屏山中学高中2013级生物组研究课题。从我校目前的师资队伍情况来看,我校生物教师青年教师居多,大部分青年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课堂的调控把握、课堂教学的设计、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维持、提升等都还不能较好地掌控。通过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课题的实施研究,能达到帮助我校
2、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的目的,能较好地解决“耗时多、负担重、效益低”的课堂教学现状。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1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
3、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2有效性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有效性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有效教学
4、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
5、。有效性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
6、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4)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3中学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 中学教育阶段是介于小学阶段和大学阶段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处于特定的阶段。学生的知识和和心智发展水平对今后进入大学深造进而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而中学阶段的学习必然又受到社会环境等复杂的因素的影响,以及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所以,课堂有效性教学问题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中学生
7、物课堂有效性教学是指教学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使学生充分发展,具有适合学生进步的教学操作范式和较为全面的教学策略。课堂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如下三重含义:一为有效果,即对教学活动结果与教学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二是有效率,是对投入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获得的收益之间量化关系的评价,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100%,因为时间是最重要的教学投资,所以也可以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这个公式来计算;三是有效益,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及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
8、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教学效益质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理论支撑: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是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现代哲学思潮。到19世纪,实证主义诞生、科学主义取得了理论形态。几乎与之同时,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也诞生了。人本主义讲人,讲的是个体的人,理
9、性和感性相统一的人。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 3建构主义理论: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四、课
10、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1、课题研究的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全体生物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将新课程的理念逐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实践,从而实现生物教师在高平台上发展,教师在高品位上提升,学生在高素质上成长。具体目标:(1)使生物学科教师明确“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充分体现主体性、质疑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原则。(2)全面提高生物学科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教学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本质的改变,从而完成新形势下的教师“角色
11、”的转变。由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抛弃“权威”意识,成为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合作者。(3)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的变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实现从对问题的单向认知到对问题的多向思维的转变,并能尝试通过合作学习,从“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的衔接与过渡。2、课题研究的内容: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了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研究、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及操作策略的研究、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估研究。其中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研究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如何界定和评估一节
12、课是否是有效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是有效的学习则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总体上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应用研究为主,辅之以经验总结法、文献借鉴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五、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第一阶段:课题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4年1月)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我们深入进行了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传统的、被动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仍居主导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然被制约着,得不到培养和提高。为此我们在反复认真学习了纲要和“课标”之后,请
13、教专家,群策群力,针对教师如何有效教,学生如何有效学,将课题定位在“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上。课题组多次专门召开了生物教师会议,共同探讨课题的研究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怎样进行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什么形式呈现研究成果等问题,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我们初步形成了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方案,初稿形成后,我们再次召开教师会议,在会上各位教师发表了对实验方案的意见,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会后我们结合各位教师的建议,对研究方案进行了修改。在经过经验性论证之后,我们拟定了课题的总体方案,并申报立项为校级课题。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4年2月2014年7月)1、课题初步实施阶段(2014年2月)2
14、014年2月为课题启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确立重点实施目标,学习并吸取名师的宝贵经验,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本课题组织管理网络采用多层各级分管制,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课题研究方向、研究方案、研究工作,并组织管理、指导各位教师的研究活动,各位教师负责课题的正常开展,并组织管理好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注重过程管理,坚持每月一次的例会制度,总结每月的研究情况以指导下个月的工作。强化校本培训,提升教学理念。首先,各位教师积极参加课改培训,使教师清晰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决胜的主阵地在课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勇于投身课程改革,突破课程改革的瓶颈。同时
15、坚持自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有效教学:在理性实践中前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课堂观察:教师研究课堂的基本方法、教师实践智慧与教学创意、追求有效:教学的永恒主题等学习文章,使课题组成员有了可广泛借鉴的经验和理论,使全体教师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习有效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有关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以往难以解决的课堂低效问题找到了解决的理论支撑,“怎样才能使教学更有效”成了老师们经常讨论的话题。2、课题展开研究阶段(2014年2月2014年7月)这一阶段主要进行实验操作,信息反馈,资料积累,撰写论文等工作。立足课堂,认真实践,通过集体备课讨论、研讨课、经验交流座谈
16、会、质量分析等形式,探寻一系列合理、科学的课堂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及其素材的收集工作,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1)营造交流氛围,扎实开展研究学校组织校内教师优质课比赛,组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活动,通过听课、说课、评课等系列活动,探讨如何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开展“有效教学”为主题的教育论坛,大家围绕“有效教学”这个核心畅说欲言,气氛相当热烈;大家在轻松倾听的过程中,分享了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促进了自己的发展;教师充分利用这个课题研究的平台,将自己原创或收集到的相关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如课件、教学设计、练习、
17、案例等)、研究体会通过让大家共享,有选择地整合利用于自己的教学实际中,为课题研究丰富了资料。2)开展课堂实践,构建有效课堂骨干教师率先垂范,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确保课题研究高质量地开展。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首先带头进行课堂展示。骨干教师围绕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课堂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课堂教学风采,骨干教师的引领为其他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并拉开了课题实践验证的序幕。随着骨干教师引领式研究的开始,各教师也开展了组内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大练兵、大评比、大研讨”。备课组的每位教师都选定一个内容,先自行进行教学设计,然后由组长带领全组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课堂 有效性 教学 总结 1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