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资料考试必备(共11页).doc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资料考试必备(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资料考试必备(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绪论 1、微生物的含义: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必须在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的所有微小生物的统称。2、分类地位:五界系统:1969年魏克提出微生物五界分类系统:(1)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2)原生生物界: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3)真菌界(酸性土壤中真菌较多):酵母菌、霉菌(4)动物界(5)植物界。三域系统:(1)古菌域(Archaea):“三菌”产甲烷菌、极端嗜盐菌、嗜热嗜酸菌(2)细菌域(Bacteria):细菌(化)、蓝细菌(光)、放线菌(化)、立克次氏体(寄生)、支原体(人工培养基,最小)、衣原体(寄生)、螺旋体(原核,是细菌与原虫的过度
2、)“三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3)真核生物域(Eukarya):真菌、藻类、动物、水生植物(原生动物、真菌、藻类)3、按细胞结构的有无分为分为:非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类病毒:类病毒是比病毒小的超小微生物)和细胞结构微生物。按细胞核器、有丝分裂的有无分为:原核和真核4、分类单位:域界门纲目科属种(柱)5、微生物的特点:(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2)分布广,种类繁多(3)吸收多,转化快(4)生长旺,繁殖快(5)适应性强(6)易变异6、解释EscherichiacoilK12()中的各词的含义。答:溶原性噬菌体的命名是在敏感菌株的名称后面加一个括弧,在括弧内写上溶原性噬菌体。大肠杆菌溶原性
3、噬菌体的全称为EscherichiacoilK12(),Escherichia是大肠杆菌的属名,coil是大肠杆菌的种名,K12是大肠杆菌的株名,括弧内的为溶原性噬菌体。解释EscherichiacoilK12()中的各词的含义。答:溶原性噬菌体的命名是在敏感菌株的名称后面加一个括弧,在括弧内写上溶原性噬菌体。大肠杆菌溶原性噬菌体的全称为EscherichiacoilK12(),Escherichia是大肠杆菌的属名,coil是大肠杆菌的种名,K12是大肠杆菌的株名,括弧内的为溶原性噬菌体。第一章:病毒1、病毒的特点以及分类:(1)大小在0.2 微米以下,故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必须在电子显微
4、镜。(小)(2)可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简)(3)必须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寄)(4)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的宿主。2、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答: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或无被膜等进行分类的。根据专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
5、)。按核酸分类:有DNA病毒(除细小病毒组的成员是单链DNA外,其余所有的病毒都是双链DNA)和RNA病毒(除呼肠孤病毒组的成员是双链RNA外,其余所有的病毒都是单链RNA)。3、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个体大的病毒如痘病毒, 除含蛋白质和核酸外,还含类脂类和多糖。 4、病毒的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却有其自身独特的结构。整个病毒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1)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由一种或几种多肽链折叠而成的蛋白质亚单位)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成为蛋白质衣壳。蛋白质的功能:保护病毒使其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
6、使病毒与敏感细胞表面特定部位有特异亲和力,病毒可牢固的附着在敏感细胞上。病毒蛋白质还有致病性、毒力和抗原性。(2)核酸内心:动物病毒有的含DNA,有的含RNA。植物病毒大多数含RNA,少数含DNA。噬菌体大多数含DNA,少数含RNA。病毒核酸的功能是:决定病毒遗传、变异和对敏感宿主细胞的感染力。(3)被膜(囊膜):痘病毒、腮腺炎病毒及其他病毒具有被膜,它们除含蛋白质和核酸病毒的三种构型:由于衣壳粒的排列组合不同病毒有三种对称构型:立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5、毒性噬菌体:就是指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是正常表现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就是指侵入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
7、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细胞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这种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作温和噬菌体。溶原细胞就是指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原噬菌体就是指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又称为前噬菌体。6、病毒(噬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有什么样的培养特征。 答:将噬菌体的敏感细菌接种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许多个菌落,当接种稀释 适度的噬菌体悬液后引起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感染过程,宿主细菌菌落就 一个个被裂解成一个个空斑,这些空斑就叫噬菌斑。在液体培养基上由浑浊菌液变成透明得裂解溶液。7、(1)吸附: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间的结合力来源于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相互间的
8、电荷、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及范得华力(2)侵入:侵入又称病毒内化,它是一个病毒吸附后几乎立即发生,依赖于能量的感染步骤。刺突固着于C,尾部酶水解C壁的肽聚糖,使产生小孔,尾鞘收缩,注入核酸。(3)复制与聚集:病毒侵入后,病毒的包膜和/或壳体除去而释放出病毒核酸,病毒利用宿主的生物合成机构和场所,使病毒核酸表达和复制,产生大量的病毒蛋白质和核酸,已合成的各部件进行自行装配成新的噬菌体(4)裂解(释放):被感染细胞裂解,成熟的子代噬菌体转移到外界8、类病毒是比病毒更加小的致病感染因子(环状単链RNA)朊病毒是一种引起牛羊疾病的感染因子(蛋白样感染颗粒)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细菌形态:杆菌(最常见,
9、长短不同长短杆菌、某部位是否膨大棒状梭状杆菌、芽孢有无)、球菌(单球菌双球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 )、螺旋菌、丝状菌。繁殖:细菌裂殖(二分裂,有性)。有性生殖的意义:进化,特有抗性基因可传递。2、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细胞壁主要成份为:脂多糖、磷脂、脂蛋白、肽聚糖。细胞特殊结构:(1)荚膜:长度超过菌体若干倍,很细。运动器官。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功能:a具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毒力强,有助于肺炎链球菌侵染人体;b荚膜保护致病菌免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c当缺乏营养时,有的荚膜还可作氮源;d废水处理中的细胞荚膜有生物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
10、无机物及吸附在细菌体表面上。(2)芽孢(主要为杆菌):某些细菌当环境恶劣时,细胞质浓缩凝集,逐步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休眠体,称为芽孢。能够阻止各类化学物质包括杀菌剂的进入。特点:a 含水率低:38%40% b 壁厚而致密,分三层:外层为芽孢外壳,为蛋白质性质。中层为皮层,有肽聚糖构成,含大量2,6 吡啶二羧酸。内层为孢子壁,有肽聚糖构成,包围芽孢细胞质和核质。芽孢萌发后孢子壁变为营养细胞的细胞壁。 c 芽孢中的2,6 吡啶二羧酸(DPA)含量高,为芽孢干重的5%15%。 d 含有耐热性酶(3)鞭毛:运动器官,是细菌运动(靠细胞质膜上的ATP 酶水解ATP 提供能量)。不同细菌的鞭毛着
11、生的部位不同。有单根鞭毛(正端生和亚极端生),周生鞭毛。3.、菌落:细菌菌落就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起来的,有无数细菌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菌集团。固体培养基上各种菌类的“村落”,其特征主要由各种微生物特殊的遗传特性决定。菌落的共同特征是小、湿润、粘稠、与基质结合松散、易被剥离、质地均匀、各部位颜色一致(这是鉴定的重要依据)。液体中的菌落:表面形成膜(轻)、使培养液浑浊(中)、产生絮状沉淀(粘重,例如活性污泥) 菌苔:是细菌在斜面培养基接种线上长成的一篇密集的细菌菌落。4、细菌的染色原理:细菌通常带负电荷,所以用带正电的燃料染色 方法:简单染色法和复杂染色法 增加细菌和背景的反差。5、古菌分类:产
12、甲烷菌、嗜热嗜酸菌、极端嗜盐菌古菌的细胞壁无二氨基庚二酸和胞壁酸,大部分是脂蛋白。6、蓝细菌分为色球藻纲和藻殖段纲7、放线菌绝大多数异养结构(菌丝类型):(1)营养(基内)菌丝:吸收营养,色素可有可无(2)气生菌丝:颜色较深(3)孢子丝孢子丝形状有:直行 波浪 螺旋 交替丛生 丛生或轮生放线菌落特征:呈辐射状,一般圆形,干燥、有皱折、表面粉末状,不易被针挑起,质地硬而致密,小而不广泛延伸,表面呈紧密绒状8、细菌的芽孢是休眠体,放线菌的孢子是繁殖体第二章:真核微生物1、营养类型:(1)全动性营养:吞食其它生物或有机颗粒(2)植物性营养光能自养(绿眼虫等)(3)腐生性营养吸收可溶性营养。2.、生动
13、物分四纲: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包括吸管纲)及孢子纲。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存在水体中,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起重要作用。3、 胞囊: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所有的原生动物都各自保证、吃自己的形态特征。当环境 条件变坏,如水干枯、水温和pH 过高或过低,溶解氧不足,缺乏食物或排泄物积累过多,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超过它的适应能里等原因,都可使原生动物不能正常生活而形成胞囊。所以胞囊是抵抗不良环境的一种休眠体。4.、原生动物中各纲在水体自净和污水生物处理中如何起指示作用?答:原生动物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都各自保持自己的形态特征,但当环境条件变化,超过其适应能力时,都可使原生动物不能正常生活而形成胞囊。所以在水
14、体自净和污水生物处理中,一旦形成胞囊,就可判断污水处理不正常。微型后生动物(原生动物以外多C动物的统称):轮虫、线虫、寡毛类动物(飘体虫、颤蚓、水丝蚓)、浮游甲壳动物(指示生物)5.、藻类的应用:(1)裸藻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而绿藻在水体自净中起净化和指示生物的作用。(2)绿藻中的小球藻和栅藻富含蛋白质可供人食用和作动物饲料。绿藻是藻类生理生研究的材料及宇宙航行的供氧体,有的可制藻胶。绿藻在水体自净中起净化和指示生物的作用。(3)多数的甲藻对光照强度和水温范围要求严格,在适宜的光照和水温条件下,甲藻在短期内大量繁殖岛城海洋“赤潮”。6、酵母菌(家养微生物):结构:细胞壁(主要含葡萄糖和甘
15、露聚糖、蛋白质、脂质)菌落形态特征: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表面湿润而光滑,有粘性,与细菌菌落大小差不多,颜色为白色或红色。培养时间久后菌落表面转为干燥。特点:以单C存在,多数营出芽,有的裂殖,发酵糖类,C壁含有甘露聚糖,含糖较高,酸度较大环境中生长7、霉菌结构(菌丝体):霉菌的细胞壁由几丁质少数含有纤维素。整个菌丝体分为两部分:即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菌落:形态较大,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等分类及常见属:(1)单细胞霉菌:毛霉属 根霉属(2)多细胞霉菌:青霉属 曲霉
16、属镰刀霉属 木霉属交链孢霉属 白地霉属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1、几种重要辅基、辅酶的功能(1)辅酶A 传递酰基 (2)NAD辅酶I NADP辅酶II 传递电子、质子 (3)FMN(黄素单核苷酸) 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传递质子 H (4)四氢叶酸 转移 一碳基团 2、酶蛋白结构:一级(多肽链本身),二级(多肽链形成的初级空间结构),三级(多肽链进一步弯曲盘绕更复杂的构型),四级(由几个亚基形成的)3、酶的活性中心概念:是指酶的活性部位,是酶蛋白分子中直接参与和底物结合,并与酶催化作用有直接有关的部位。4、酶的分类:氧化还原、转移、水解、合成、裂解、异构5、酶的催化特性:(1)酶具有一般催化
17、剂的特性(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一定高度的专一性(3)酶的催化条件温和(4)酶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很敏感(5)酶的催化效率极高。6、影响酶反应速率的因素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7、米氏常数: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的底物浓度。Km=k2+k3/k18、好氧微生物的碳氮磷比:bod5:N:P=100:5:1厌氧微生物的碳氮磷比:bod5:N:P=100:6:19、微生物营养: 70%90%水分,10%30%干物质(1)碳源:提供合成细胞物质及代谢物的原料;并为整个生理活动提供所需要能源(异养微生物)(2)氮源:提供合成细胞中含氮物,如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代谢物等的原料 少数
18、细菌可以铵盐、硝酸盐等氮源为能源(3)无机盐:构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调解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 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有些无机盐如S、Fe还可做为自养微生物的能源 。构成酶活性基的组成成分,维持E活性。Mg、Ca、K是多种E的激活剂。(4)水:微生物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溶剂维持各种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性调节细胞温度,保持环境温度恒定的作用(5)生长因子: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氨基酸,维生素,碱基10.、根据各种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将谁、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物质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即培养基。(1)根据实验目的和用途不同: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加富(富
19、集)培养基。(2)按物质的不同: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和复合培养基(3)物理性状:液体、固体、半固体11、四种运输方式:物质运输单纯扩散促进扩散(真)主动运输(营)基团转移(厌)运送物质O2、CO2 、乙醇及氨基酸糖、氨基酸、维生素及无机阴离子糖、氨基酸及无机阳离子单(或双)糖与糖的衍生物,以及核苷与脂肪酸运送机理物理扩散借助膜上特异蛋白构象的变化借助膜上特异蛋白构象的变化依靠磷酸转移酶系统特点1)扩散是非特异性的营养物质吸收方式 2)在扩散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结构不发生变化 3)物质运输的速率较慢 4)不需要载体参与 5)可运送的养料有限1)营养物质本身在分子结构上也不会发生变化 2)不消耗代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工程 微生物学 复习资料 考试 必备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