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说课稿(共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解质说课稿(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质说课稿(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电解质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地位和作用鲁科版化学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二节内容,是在前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基础上,初步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和状态的有关知识,初步介绍了电解质及其电离及离子反应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化合物,为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并为选修模块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电离及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常见强酸、强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二、目标分析1、三维目标:按照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确立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
2、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迁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的条件实质,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2、教法分析拟采用温故引新、实验促学、启发归纳、讲练结合等教与学的方法。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由学生初中以及前面一节学过的与本节相关的旧知识过渡引出新知识,可以使知识的学习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有利于新知识的顺利建
3、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对离子反应条件实质有感性的认识。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启发归纳,最终初步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学法指导:由已知推知未知,循序渐进,理解记忆,着重组织学生表达组织实验能力训练。三、过程分析1整体教学思路:本节课分为三课时,第一课时电离概念及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通过电解质溶液导电的事实,引出电离的概念,分析不同电解质电离的特点总结出酸碱盐的定义,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反应事实引出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三课时依据离子反应的实质,介绍几种重要例子的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并能应用于常见物质的推断
4、。2、教学过程第1课时本课时分三步完成教学过程第一步课程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物质的分类图,指出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下能否导电,又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另外一种分类方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接着演示教材p40的“联想,质疑1”,演示实验: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酒精水溶液、蔗糖水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从而得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指导学生对比两个概念中的关键字的不同描述,明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是化合物。借助“身边化学”栏目使学生认识到电解质与生命活动的相关知识,加深对电解质的理解。第二步对本课时重点内容电离的概念采取以下方法突破,先提出问题:1、为什么实验演示中的
5、物质的溶液具有导电性?它与金属导电又有何不同?2、物质中有阴阳离子就能导电吗?3、为什么固体的氯化钠能不能导电而NaCl溶液导电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并结合教材P41NaCl导电性实验分析归纳出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概念,再通过H2SO4、 Na2CO3、CuSO4、BaCl2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巩固电离方程式的概念。第三步总结酸碱盐的定义学生通过教材P42“迁移应用”进一步强化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概念,分析各组的电离方程式的特点,归纳出酸碱盐的定义,教师强调概念中的关键字“全部”,在通过NaHSO4=Na+H+SO42-的讲解,提升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从而突破电离方程式书写的难点。教师小结布置作业效果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解质 说课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