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知识总结(人民版)(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七知识总结(人民版)(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外: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内: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苏联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经济危机: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工人、农民不满(波罗的海水兵叛乱)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固
2、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由支配)工业工业国有化(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实行自由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成年人义务劳动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影响积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初步好转,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工农支持。消极该政策使农民负担过重
3、,而且不符合客观价值规律,它挫伤了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工农联盟濒于瓦解,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新经济政策的“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
4、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1、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要适应本国生产力的状况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3、建设社会主义要跳出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要实事求是4、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5、始终以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为标准三、苏联的成立1、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 2、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5、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第2节、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全盘集体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背景国内: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国外: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工业发展的需要;粮食供应的困难,出现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的决策过程(1)方针提出: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2)三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1928-1932,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二五计划:1933-1937,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三五计划: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
6、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方针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 开展及其存在的失误结果1937年实现工业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特点 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片面追求高速度。 指令性计划(政府主导)。 追求高积累。 比例失调,粗放经营。 全盘集体化 机械化 强制性 追求高积累。二、斯大林模式1、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2、特点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断,缺乏民主;党政不分,干部终身制、任命制。经济:高度集中、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统得过死,缺乏活力。 思想:个人崇拜、公式化、行政干预。3、评价(1)历史功绩: 适应了当时国际形势的需要,适应了落
7、后国家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基本上适合苏联当时国情,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政权。 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2)弊端::经济上,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过死,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民主太少,容易滋生个人崇拜,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文化上,随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的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也形成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成为一股社会风潮,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4、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比较项目战时共产
8、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农业余粮收集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集体化、农业税很重工业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国家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模式,直接管理贸易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排斥市场调节,国家统调拨、计划供应分配实物配给制(平均主义)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工资制(平均主义)第3节、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2)农业的相对落后;(3)工业领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4)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5)斯大林的逝世。2、内容(1)经济农业(突破口)原因:农业发展迟缓是苏联经济的
9、老大难问题,苏联的农业形势已非常严峻,粮食供应严重不足措施:a、扩大自主权 b、削减农业税 c、垦荒和种植玉米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2)政治: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平反冤假错案3、结果:失败4、评价:积极: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消极: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5、失败原因. 改革没有结合国情.改革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思想上急于求成 .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理论上准备不足 .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体制。二、
10、苏联盛极而衰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1、前期: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工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2、后期:过分追求稳定,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1、改革进程(1)上台之初,经济改革,实施“加速战略”,失败(2)1988年后,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指导思想: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实质是改良的资本主义。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
11、,这是改革失败的思想根源。改革方式: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乘机崛起。政治措施: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总统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地位。2、1991年“八一九”事件: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的变化3、苏联解体标志: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4、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客观:体制僵化,矛盾深化,阻力很大。主观:经济改革很不成功,引起人民不满政治改革的思想错误严重改革使社会动荡,民族矛盾激化改革放弃了党的领导,打破了旧的政治体制,新体制没有发挥作用5、比较:戈尔巴 乔夫 改革和中国改革开放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体制僵化、丧失活力体制僵化、丧失活力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性质“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目标全盘西化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政治前提削弱、放弃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策略经济改革失败,过早政治改革逐步推进,比较稳妥结果失败、解体 成就辉煌6、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影响:标志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推动了“一超多强”格局的形成,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