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技术在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共29页).doc
《EDI技术在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共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DI技术在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共29页).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引 言 热力系统中水的品质是影响电厂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选择合适的化学水处理工艺显得尤为关键,既要求能保证热力系统所需的水质指标,又要求高校低耗环保的运行。而EDI技术因其具有可靠的出水水质、简捷方便的操作方式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厂水处理行业中。那么什么是EDI? EDI(英文名称electrodeionization)是一种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相互结合在一起的除盐新工艺,又称连续电除盐技术,是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的新型纯水及超纯水处理技术,由于它能够连续不间断的去除离子,所以又称为去离子(Continuous Deionizatio
2、n, CDI),我国称这种技术为填充床电渗析。因在电渗析的淡水室中填充了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更大程度的提高了电渗析的的脱盐深度,有利于电渗析极化而发生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离子,实现树脂的再生来克服树脂失效后通过化学药剂再生的缺陷,使用中可获得更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因而EDI技术是一种完美的除盐工艺,是水处理技术的又一次革命,也是未来水处理技术中深度脱盐的趋势。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火电厂水处理一、水在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它是利用燃料(煤、石油或天然气等)所蕴藏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变成热能传给锅炉中的水,使水转变为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后送入汽
3、轮机;在汽轮机中,蒸汽膨胀做功,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汽轮机转子带动发电机转子一起旋转,将机械能变为电能送至电网。所以,在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中,水担负着传递能量的重要作用。另外,水在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中,也担负着冷却介质的作用,用来冷却汽轮机排出的蒸汽、冷却转动机械设备的轴瓦等。二、水质对热力系统的影响长期的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热力系统中水的品质,是影响发电厂热力设备(锅炉、汽轮机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这种水如进入汽水循环系统,将会造成各种危害。为了保证热力系统中有良好的水质,必须对水进行适当的进化处理和严格的监督汽水质量。火电
4、厂中由于汽水品质不良而引起的危害简述如下:(1)热力设备的结垢(2)热力设备的腐蚀(3)过热器和汽轮机的积盐三、电厂锅炉补给水的质量标准要求 由于水对电厂热力系统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为了保证电厂锅炉安全经济的运行,所以,要求锅炉补给水的质量不低于相应锅炉补给水质量标准的规定,其中主要指标有硬度5mol/L,电导率0.2S/cm(25),SiO20.02mg/L等,因此必须对原水进行处理,以满足电厂对锅炉补给水水质的要求。四、现代火电厂水处理技术 近年来,全膜法作为水处理的一种前言技术,可以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欧洲饮用水标准。将微滤、超滤、反渗透和电去离子(EDI)等4种膜分离技术联合应
5、用于工业水处理称之为全膜水处理技术,其中预处理系统采用了超滤装置。(1)预处理系统 超滤系统是反渗透单元的前处理设备,超滤装置可去除水中大部分的悬浮物、胶体、病毒、细菌、有机物及浊度。超滤产水进入超滤产水水箱后,由反渗透低压泵送到保安过滤器,对反渗透进水再次过滤,然后向反渗透进水中加入还原剂和阻垢剂,以去除游离氯和降低反渗透膜堵塞几率。(2)反渗透系统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节能的膜分离技术,其原理是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离子、细菌等杂志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nm左右),因此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
6、798)。该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能耗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是反渗透产水还不能满足中高压锅炉的用水要求,还需进一步除盐。五、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的发展概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火力发电厂水处理技术也越来越先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膜脱盐技术在我国逐步推广使用。纵观我国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史如下: 20世纪50年代主要采用的是石灰软化、磺化煤处理技术。 60年代主要采用阳离子钠交换或氢钠水质软化技术。 70年代主要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混床除盐技术。 80年代弱酸、弱碱、强酸、强碱或电渗析预脱盐+混床等离子交换水处理技术。 90年代采
7、用了超滤+反渗透+混床或阴、阳离子交换等技术。进入21世纪,全膜脱盐水处理技术:盘滤+超滤+反渗透+EDI电除离子技术大力推广和使用,为火力发电厂提供了高质量的生产用水。第二节 EDI 技术的发展 EDI净水技术是随着工业生产对纯水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法规对化学物品排放控制要求的日趋严格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成为净水工艺中广为接受的一种除盐方法。自从1986年EDI膜堆技术工业化以来,全世界已安装了数千套EDI系统,尤其在制药、半导体、电力和表面清洗等工业中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同时在废水处理、饮料及微生物等领域也得到广泛使用。一、EDI技术在国外的发展1950年,Kunin首先提出了在淡
8、化室填充离子交换树脂的电渗析器概念,论述了离子交换膜与树脂的结合将带来的优越性。在1955年,Walter等人设计了EDI实验装置,用EDI净水设备处理放射性废水,并讨论了离子迁移机理,此后研究工作连续不断。而在1957年第一代EDI设备已经获得了专利权,但此后多年它在水处理除盐领域中的应用进展缓慢,70年代,研究思路着重于将填充树脂视为降低电渗析器膜堆电阻、避免结垢、提高极限电流密度的重要途径,从而改善和提高电渗析器性能。在该思路下,EDI研究继续得到发展,研究的关键集中于EDI 的装置设计,不断有更新的装置推出。然而,因为缺乏理论指导,装置设计随意性较大,加之预处理手段也非常不完善,所以,
9、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很差。树脂与膜的污染、结垢问题始终难以解决。一直到1987年美国Millipore公司(密理博公司,全球顶尖生命科学和生物工艺领域的策略性供应商)才率先推出商品名为Ionpure CDI的第一台电去离子净水器,这一专利才实现了产品商业化,并于1988年进行了第一次现场安装,首次实现了使EDI达到电阻率110Mcm的纯水产水要求,这主要取决于其在装置设计,特别是淡化室隔板设计上的突破。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尤其是进入90年代之后,研究者逐渐认识到EDI更适合于低含盐量溶液的深度脱盐,而在1993年Ionpure被U.S.Filter(美国过滤集团,设计并制造了一系列市政
10、用水及废水处理设备)公司收购后,此技术在U.S,Filter公司旗下继续发展壮大,而自从该技术的商业可行性得到证实后,已经有很多公司提供了相似的产品。因此“RO/EDI”集成设计纷纷出现,EDI产水电阻率迅速提高到1518Mcm的水平“RO/EDI”集成膜过程成为技术水平最高的新一代超纯水生产技术。近十年,尤其是最近几年来EDI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国外如美国E-CELL等公司已成功地商业化生产EDI设备,出水质量可与传统混床技术出水质量相媲美,在国际上两者售价已不相上下;EDI与反渗透(RO)一样设计成标准模块,可以大批量生产和大规模组合,水量能够满足工业用水的要求。二、EDI技术在国内
11、的发展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对这种技术曾做过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填充床电渗析技术的研究停滞了10多年,以致于商品化的填充床电渗析器迟迟不能面世。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陆续有EDI技术在水的软化、树脂的电再生等方面的技术和专利报道,但是纯水水质达不到电子级高纯水的标准。再近两三年来,国内EDI装置制造技术有了实质性进展,卫生装备研究所及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研制出了EDI装置,分别于2001年3月和2002年12月通过了有关技术鉴定,在产水水质、水耗、电耗等方面达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同时配置了规模化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和模具,具备了产
12、业化的生产条件,但是我国目前使用的EDI产品主要是国外进口。三、EDI技术应用前景由于EDI技术的优越性,该技术和产品发展很快。目前,国际上已有多家公司生产销售EDI系统,其应用领域广泛,而且此技术已在国际上形成稳定市场,并在不断拓展壮大。随着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与需要化学再生而产生大量废水污染的传统混床相比,EDI技术将备受青睐,并且随着膜技术的不断发展, EDI系统可望有进一步的改进,有关专家预测,未来35年内85的工业水处理系统将采用EDI技术。我国目前虽没有大规模应用EDI技术,其研究滞后,但国内水处理技术市场很大,并且将会迅猛发展,因此,EDI技术是目前水处理行业正在兴起
13、的新技术,它经济、环保的特性备受行业瞩目,将会成为水处理设备的主流产品,并在工业水处理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第二章 EDI技术第一节 EDI技术的工作原理EDI是在电渗析ED设备的基础上,在其中心淡水室内填充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而成,它集电渗析预脱盐和阴、阳离子交换全除盐于一体,进一步使水溶液得到净化,制备出高纯水。一、EDI工作原理1、EDI组成EDI是一种物理除盐工艺,一套EDI由多个除盐单元组成,一个EDI单元由离子交换树脂、离子选择性膜以及直流电场组成,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淡水室:将离子交换树脂填充在阴、阳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淡水单元;(2)浓水室:用网状物将每个EDI单元隔开,形成
14、浓水室;(3)极水室;(4)绝缘板和压紧板;(5)电源及水路连接。2、EDI工作原理图图1 EDI工作原理EDI由给水室D、浓水室C和电极室E组成,给水室中填充比例为3:2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并混合均匀,组合成一个小混床;两给水室间装有阴膜和阳膜组成浓水室C,在浓水室两外侧分别安装阴极和阳极组成电极室E,阴膜外侧装正极,阳膜外侧装阴极组成EDI组件。在通水的EDI组件之内,给阴、阳电极通上直流电,在直流电厂的作用下,D室内水溶液中阴、阳离子分别通过阴、阳膜进入膜两侧C室中。3、EDI工作过程(1)离子交换过程当原水进入给水室D时,如上图1,离子交换树脂遇水就会将其自身某一种具有活性的离子和水
15、中某电离子相互交换,即发生置换反应, H型离子交换树脂与原水中阳离子的交换反应是:Ca2+2RHR2Ca+2H+, Mg2+2RHR2Mg+2H+, Na+RHRNa+H+OH型离子交换树脂与原水中阴离子的交换反应是:Cl-+ROHRCl+OH-, HSO4-+ROHRHSO4+OH-,SO42-+2ROHR2SO4+ OH-, HCO3-+ROHRHCO3+OH-,HSiO3-+ROHRHSiO3+OH-此时,淡水室中的阴阳离子吸附到树脂颗粒上,构成离子迁移通道,从而去除水中可溶解的离子,但是交换树脂本身不溶于水,并且其交换反应是可逆的,树脂可以再生还原继续使用。(2)电渗析过程(选择性迁移
16、过程)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膜交替排列于正负电极之间,并用隔板将其隔开,组成淡化和浓缩两个系统。因在纯水中,离子交换树脂的导电性能比与之相接触的水要高23个数量级,所以淡水室几乎全部从溶液到膜面的离子迁移都是通过树脂来完成的,从而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吸附于树脂颗粒上的离子经由树脂颗粒构成的离子传输通道迁移到膜表面,并透过离子选择性膜进入浓水室,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进入并透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进入并透过,使淡水室中的盐水淡化,浓水室中的盐类不断增加,使盐水浓缩,实现脱盐的目的。电渗析元件由于直流电场的作用,在阴、阳电极表面发生电解,释放出H2和O2,必须随时排走,否则会抑制电极进一步电解,
17、从电极两侧排出的含有气体的水叫极水,连续排掉叫极水排放。(3)树脂的电再生过程:离子交换树脂使产水通道中的电阻降低,加强了离子迁移,增强了离子的去除能力,提高产水水质,所以树脂的再生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直流电厂的作用下,水电解不断地电离出H+和OH-,这种分离出来的H+和OH-在EDI中充当树脂的再生剂,可以随时对阴、阳树脂进行电化学再生,使树脂始终处在连续工作的状态下,显著地提高产水量。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与除盐过程同时完成,无需额外添加酸碱等化学药品,减轻环境污染。上述三个过程同时发生、同时存在,实现了连续运行的目的。二、EDI工作特性(1)提高电流密度EDI在运行过程中,水溶液中的阴、阳离子
18、是经过阴、阳树脂再传递到阴、阳离子交换膜的,其总电流密度是溶液的电流密度与离子交换树脂的电流密度之和。因此,EDI提高了极限电流密度。(2)连续稳定运行 由于极化作用,淡水室中的H2O不断电离产生H+和OH-,可随时对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电化学再生,不必停运设备单独进行酸、碱再生。所以,EDI能连续稳定运行,并且克服了电渗析的极化现象。(3)阴、阳离子交换 EDI对水溶液中阴、阳离子的脱除顺序与离子交换树脂的顺序相同,也分为三个层次,底部进水侧是失效饱和层,被置换和迁移的阴、阳离子进入浓水室;中间层是工作层,主要去除和迁移水溶液中的弱电解质;上部树脂是保护层,始终处于高度再生状态,保证了产水
19、的纯度。第二节 EDI组件构造及其辅助系统一、EDI结构EDI主要有两种类型:(1)板式结构在一方形或者长方形压力容器内,用阴、阳离子交换膜隔成三个水室,中间容积大并充满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均匀);顶部压上过滤网和导流板用于引出产水;阴、阳膜两侧为浓水室,并且装有阴、阳电极;阴、阳电极两侧为极水室,分别用导管引出浓水和极水,其基本结构与DEI工作原理雷同。整个制水设备由多个组件并联组成,浓水则单独由浓水泵连接浓水系统进行浓水循环,根据制水回收率适当排放浓水。极水则单独形成系统,且极水要全部排掉。(2)卷式结构(如图2)卷式EDI是我国浙江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研发制作的,且于2002年在电力
20、行业安装使用。其结构主要是以阴极(不锈钢或白金管)为中心,阴、阳膜之间填充阴、阳离子混合树脂,加导流网围由白金卷制成圆筒状,外围由碳膜板构成阳极形成极水室。总体装在PVC圆筒内,下部分别进入原水和浓水(盐水),顶部分别引出浓水和产水,极水从圆箱一侧引出,直流电从顶部接入。图2 卷式EDI结构(a)EDI组件剖视图; (b)EDI组件俯视图二、EDI装置的辅助系统1、加盐系统对于EDI装置, 淡水室内填充树脂,浓水室内没有填充导电材料,则淡水室靠树脂传输电流,浓水室靠溶液传输电流,而且EDI模块进水的含盐量低,电导率一般小于40s/cm,所以浓水室内的电导率比树脂低的多,很难维持足够大的系统电流
21、,电流低则不能高质量的产水,故浓水的电导率将影响产水电导率,其关系可从下图中看出: 图3 浓水电导率于产水电导率的关系从图中分析可得知,浓水电导率直接影响产水电导率,当浓水电导率在100200s/cm之间时,产水电导率相对稳定,当浓水电导率低于100s/cm时,产水电导率持续上升,且浓水电导率越低,产水水质越差。故当EDI设备在运行12h后,必须向浓水系统中加NaCl盐类,以维持浓水电导率在250300s/cm之间,提高产水水质。2、清洗系统EDI属于水的精处理装置,不管预处理采用哪种方法,都不可避免地使组件内阴、阳离子交换膜受到污染,特别是在系统控制不严格时,会使产水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组件不
22、可恢复损坏。所以,必须进行EDI化学清洗,使组件恢复性能,特别是卷式EDI(其树脂不能更换)。EDI系统的清洗装置可根据EDI装置的容量进行配置,也可以与反渗透的清洗装置公用。第三节 影响EDI的主要因素EDI设备属于水的精处理设备,生产出的电阻率高达16Mcm的高纯水,但对进水要求比较严格,而且产水水质的运行参数进水温度、极水排放、操作电流和电压等对EDI设备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系统控制才能保证EDI的安全运行。一、EDI对进水水质的要求表1 EDI进水指标要求项 目指 标 项 目指 标TEA(mg/L)8TOC(mg/L)0.3pH69游离Cl(mg/L)0.05硬度(Y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DI 技术 火力发电厂 锅炉 补给 水处理 系统 中的 应用 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