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莱斯理论(共7页).doc





《格莱斯理论(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莱斯理论(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格莱斯理论 “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对翻译的影响王亚欣1 李远征2(1.北京语言与文化大学北京;2.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摘要: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作为语用学的一支,对翻译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它将语用学引入了翻译领域,给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该理论为学者和译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和分析翻译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对格莱斯理论“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对翻译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三方面分析译文中语用对等的实现以及格莱斯理论实施的难点。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语用学;对等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851(2004)-04-009
2、0-04收稿日期:2004年8月20日作者简介:王亚欣 北京语言与文化大学 教师 李远征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副教授 一、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H. P. 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所作的演讲中提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他将这些原则概括为“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根据格莱斯的这一理论,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互相合作的,谈话双方都希望能够互相理解,共同配合,以促成言语交际的成功,因此,他们总是遵守着某些合作的原则,以求实现这一愿望。格莱斯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准则,每个准则
3、又包括一些次准则(Grice, 1975):1 量的准则 (Maxim of Quantity)A. 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B. 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2 质的准则 (Maxim of Quality)A. 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B. 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 关系准则 (Maxim of Relevance)4 方式准则 (Maxim of Manner)A. 避免晦涩;B. 避免歧义;C. 简练(避免罗嗦);D. 井井有条。但是,格莱斯指出,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并不是都严格遵守这些原则的,例如说话一方可能说谎,而听话的另一方可能不觉察,竟然当真对待,这时谈话虽然可以进
4、行下去,但结果导致不觉察的一方上当受骗。这样的谈话说明,说谎的一方违背了合作原则,而当真的一方却遵守着合作原则,并且误以为对方也一直遵守着合作原则。然而,谈话一方不遵守合作原则,并不都是为了说谎的。有时他可能是出于礼貌或语境的需要,说了一些违反合作原则的话。而当另一方觉察到对方的话没有遵守合作原则时,他就要迫使自己越过对方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会说话人话语中的深一层意义,寻求说话人在什么地方体现着合作原则,于是就产生了“会话含义”的理论。二、 从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角度看翻译过程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是为了保证单语环境下会话参与者的有效交流。然而在双语环境下,“会话”参与者增加了中介者/译者这一角
5、色。假如说整个翻译过程是原语的信息发送者(说话者、作者)通过译者和译文信息的接收者之间建立交流的过程,那么毫无疑问,翻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译者如何最大程度的将原语信息中的会话含义传达到译文信息中去。作为双语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翻译不同于单语环境下和单一文化领域的交际。原语信息发送者和译文信息接受者之间的时空错位可能成为影响其成功交流的一大障碍。因此,译者,作为二者的中介,就必须参与到二者的“会话”过程当中去。会话的所有参与者,包括原信息发送者、译者、译文信息接收者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这就是说,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特殊形式,涉及到了两个会话过程:一是原信息发送者和译者之间的
6、会话过程;二是译者和译文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会话过程。译者的任务是:首先,看原信息发送者是否违背了合作原则下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准则,如果违背了,为什么会违背,以及产生了怎样的会话含义;第二,如果有会话含义,译者应该试图在译语中寻找语用功能上对等的表达方式来把这一会话含义传达给译文读者。 请看下面的例子:例1:A: I had a good time in America.B: Oh, Im happy to hear it.A: Are you busy?B: Its OK.A: Can you help me translate an article?B: (no answer)A: Where
7、are you?B: I was on the phone. I have to go now. See you, bye!A: Bye.该例选自MSN网上聊天纪录,A问自己的B网友忙不忙,实际上是有求于B,B的回答“Its OK”给自己留下了周旋的空间,他可能意识到B有求于他,所以回答也并非干脆利索,反而略微含糊,违反了方式准则。A继续问,“Can you help me translate an article?”,此时B没有做答,违反了方式准则,可见其不乐意帮助A。A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一句“where are you” 实际上是一种抱怨,因为A并不是想知道B到底在什么地方。B的回
8、答也违背了质的准则,他并没有告诉A他去了什么地方,而是以“I was on the phone”而敷衍,双方都明白各自的用意何在。根据对这一实例的分析,我们能够推导出双方所隐含的会话含义。三、 语用对等在译文中的实现译文和原文的“语用对等”成为译者追求的新的目标,即译文尽可能的将原文产生的语用效果传达给译文读者。格莱斯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还体现在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推导会话含义的有效途径,这既是翻译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在译文中体现语用对等的关键环节。下面我们将从三方面分析译文中语用对等的实现:1合作四原则在原文中的实现任何翻译工作开始的前提就是原文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语言实体,也就是原文作者应该遵循
9、合作原则:给原文读者提供足够的信息量(数量准则);表达真实可靠的内容(质量准则);内容要相关(关系准则);并且清楚得体(方式准则)。原文作者和原文读者之间被认为存在合作关系,也就是原文作者总是试图与读者建立有效的交流。因此,原文中合作原则的四准则的实现是完全通过作者来完成的,译者不参与这一过程,然而,译者作为原文读者中的重要一员,应该而且必须了解这一点,否则翻译无从谈起。真正需要译者参与到为达到译文的语用对等而努力的是以下两个步骤。2合作四原则在翻译过程中的实现我们刚刚从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的过程。译者追求语用对等的最理想的目标是鼓励译文读者努力从译文中推导出译者的会话含义,就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格莱斯 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