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共37页).doc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共3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共37页).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学过程复备第一单元 成长的快乐与烦恼1、生活中的快乐教学目标: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教学重难点: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充满期待、希望、努力和变化的过程。你一定有很多快乐的事情,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指名谈)那么你认为什么才是快乐?怎样才能得到快乐?板题:生活中的快乐二、自主学习:1、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呈
2、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2、出示自学提纲:(1)什么是快乐?你什么时候会感到快乐?(2)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说说自己的快乐,再观察一下其他人都有哪些快乐。(3)快乐有哪几种?哪种快乐会使我们感到更兴奋,更回味无穷?(4)当我么做了对别人有益的事情时,你感觉怎么样?你怎样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3、生根据自学提纲自主学习。三、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交流疑难问题。2、讨论:中国女排为什么夺冠后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反馈
3、交流,师生补充。四、拓展训练:用一句话,或一个比喻说说自己对快乐的理解。五、总结:学了本节课,让我们懂得了快乐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就看你会不会发现,能不能感受到。希望同学们今后快乐多一点,烦恼少一些,做一个快乐的小天使!六、堂清检测:1、什么是快乐? 2、你怎样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教学后记:2、拥有好心情教学目标:1.知道烦恼人人都有,烦恼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尝试分析、思考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原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有些烦恼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自己无法回避。面对这样的烦恼,应该在接受现的同时,面对现实,并寻求排解的方法。3、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白面对
4、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要学会乐观的面对生活。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由此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要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向往快乐,希望快乐永远与自己相伴。然而“快乐”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感受到快乐却不是那么容易。怎样才能拥有好心情呢?板题:拥有好心情二、 自主学习:1、出示学习目标:(1)知道烦恼人人都有,烦恼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尝试分析、思考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原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有些烦恼是客观原因
5、造成的,自己无法回避。面对这样的烦恼,应该在接受现的同时,面对现实,并寻求排解的方法。(3)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白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要学会乐观的面对生活。2、出示自学提纲:(1)你有什么烦恼?请跟大家说一说。(2)面对烦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你是如何面对烦恼的?有哪些小窍门与大家分享一下。(3)遇到烦恼的事,改变一下思考方式,换个思路想想,结果会有什么不同。(4)面对自己的小缺陷,怎样想会让自己快乐?3、生根据自学提纲自主学习。三、合作探究:1、小组内合作交流。2、讨论:放学时,李萌看到几个在前边,她叫了几声,可是她们没有理
6、她。假如你是李萌,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3、反馈交流,师生补充。四、拓展训练:1、师讲述故事:有两个年轻人在一场车祸中丧失了一条腿。面对灾难,甲青年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时常摔东西来发泄,认为世界那么不公,要和他过不去;而乙青年则很高兴,他说:“还好,我还留住一条腿,我可以用它快乐地走完下半辈子。”2、思考:同学们,面对同一种情况,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你喜欢谁呢?谈谈你的看法。假如是你,你会怎样接受无可改变的现实呢?3、指名反馈交流。五、总结:在我们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有两种方法来对待生活给予我们的考验:一是悲观的态度,二是乐观的态度。如果你选择了悲观的人生态度,那么在你以
7、后的生活日子里只能有失败、挫折、困难来陪伴着你,你的心田就会阴暗多雨,天天都必须承受着忧郁、痛苦的折磨,同时你的健康也因此付出无谓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选择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你生活的日子里每天都有着成功、欢笑、自信陪伴着,于是阳光明媚的日子每天都伴随着你,还能伴你成功地走在铺满鲜花的舞台。希望我们大家都能笑对生活、笑对人生,做一个快乐的天使。六、堂清检测:1、面对烦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你是如何面对烦恼的?有哪些小窍门与大家分享一下。2、面对自己的小缺陷,怎样想会让自己快乐?教学后记:3、尝尝苦滋味【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是由酸甜苦辣等多种滋味组成的,挫折和逆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同
8、时它们也是人生的一笔重要财富。2.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面对挫折和失败【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面对挫折和失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课前,让大家访问、调查一位身边的大人,可以是自己的爸爸、妈妈、邻居、老师或周边的人,了解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苦和挫折,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将调查报告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二、 自主学习1、出示自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生活是由酸甜苦辣等多种滋味组成的。(2)知道挫折和逆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同时它们也是人生
9、的一笔重要财富。(3)要以正确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2、出示自学提纲(1) 谈谈你从从采访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听了大人们成长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班交流)(2)当面对挫折和逆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试着把下面的内容填出来,你就会知道失败是什么样子了,再想像你收获了什么?填表:我所经历的一次失败和挫折造成失败的原因从挫折和失败中得到的启示和教训(3)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请谈一谈。3、学生依据自学提纲自学三、交流探究1、小组内交流探究2、班内反馈交流四、达标训练出示教材: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对
10、这句话的理解。自由发言,失败带给我们什么。交流小结:失败也是成长所需要的,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让失败 变为拥有,这样才能从失败中有所收获,失败才能真正的变成财富。遇到挫折与失败并不可怕,我们需要的是反省自己的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五、堂清检测1、交流你收集到的有关失败和挫折的小故事,说说你的收获。2、制定一条左右铭帮助自己克服困难。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有句名言说:“梅花香自苦寒,宝剑锋从磨砺出”,不同的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各有利弊,不幸的生活确实会使我们失去一些美好的东西,但同时也会使我们对生活有更多的体验。二、 自主学习1、出示自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困难和挫折每个人都会遇到,要以平和的
11、心态对待。(2)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面对挫折和失败2、出示自学提纲(1).阅读教材上的案例,说说你们收集到的材料。(2)说说你的体会,让我们来读读霍金的故事,说说你的体会。(3)看故事,思考:a.胡萝卜,鸡蛋,咖啡粉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面对逆境,我们应该选哪种态度?b.讨论故事所表达的寓意,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一说,面对困难和挫折,哪种行为表现像胡萝卜?哪种行为表现像鸡蛋?哪种行为表现像咖啡粉?(4)大家把收集来的名人的故事进行交流.这是成就辉煌的人,看看他们走过的路,都有一连串的坎坷和挫折,说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3、学生依据自学
12、提纲自学三、交流探究1、小组内交流探究2、班内反馈交流四、达标训练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把生活中的失败变成财富,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毅力,而毅力是可以磨炼出来的。1 结合教材第22页的问题,参考“资料库”中的意志品质小测试,测试自己的意志力。当遇到下面的情况,我通常怎么对待?(1)锻炼身体,炼了一半,感到很累,我会(2)自己想做成一件事,可是总是做不好,我会(3)每次定了计划或作出承诺,我会(4)学习中遇到难题,我会小结: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练起。毅力不是口头承诺,是一种践行,他的伟大不仅会成就一个人而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五、堂清检测1、从坚持做一件小事开始
13、(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小计划。(2)设想一下,要完成自己的这份计划会遇到哪些困难?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2、我的座右铭。找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1、吃穿住话古今(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3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4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
14、.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考察吧。二、自主学习1、出示自学目标(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3)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
15、特点,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2、出示自学提纲(1)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的故事,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他们生活中会有哪些苦难和危险(2)查字典“饮血茹毛“是什么意思?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谋取食物和社会方面与最初给人类有哪些变化?观察图片,观察人们的耕作是怎样一步步进步的?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思考:这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3)出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调查表天气的农谚节气的农谚自然的农谚其他说说这些农谚,告诉了我们什么(自然现象和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
16、,从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4)你们最喜欢吃什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和养殖,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国的食文化P31P32。你们了解了什么?(出土的石器、面团变面条、饺子的做法、屈原的故事、筷子的使用)除了书上的介绍,你还知道什么?(从习惯、讲究、礼仪等方面引导)(5)全班读奇妙的筷子,读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你们还能举出反映出祖先聪明的例子吗?(6)古代与现代食文化有哪些联系呢?(以饺子为例学P85) 3、学生依据自学提纲自学三、交流探究1、小组内交流探究2、班内反馈交流四、达标训练有的同学说喜欢肯得基、牛排,那它们属于西餐。对,每个民族和
17、国家,由于生活的环境和历史文化存在着差异,所以在食文化上也不相同,我们比较一下,中、西两餐各有什么特点?P33除书上的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课堂小结:这两课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生活状态,以食这一话题,感受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及对现代的影响,除了食文化,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再次感受这些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五、堂清检测1、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思考:这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2、古代与现代食文化有哪些联系呢? 第二课时第二课吃穿住话古今(二)第一课时:从服饰话古今一、课时目标:1、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
18、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2、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课时划分:二课时二、教学流程:活动一:引入学习(一)服饰与气候的关系。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张照片。请大家看看,认识照片上的人吗?你们能否看出,这两张像片各是什么季节照的?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板书:服饰)3、同学们根据老师穿的服饰,准确地判断出了冬季和夏季,由此可以知道服饰与什么有关?(板书:季节气候)(二)服饰与职业的关系。1、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像,说一说他们是从事什么工作的?2、你们是根据什么断定的?3、由此看来,服饰还与什么有关?(板书:职业)(三)刚才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有关,那么服饰
19、还和什么有关呢?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制作技术等有关。接下来,我们用服饰与相关事物的联系,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活动二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进步1、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远古。(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赤身裸体和穿树叶的远古人。)2、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同是远古的人,有什么不同?(一张图片上的远古人没穿衣服,一张是穿了树叶的。)3、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懂得用树叶遮身,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猜测出什么?小结: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是人
20、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板书:人类进步)4、(出示远古人用树叶遮身和穿兽皮的图片)师: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兽皮做衣服,你还能猜测到什么呢?(树叶和兽皮相比,哪种的保暖性好?)小结:也就是从这一点,人们推测出,很多年前我们的地球,气候四季如春,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后来地球开始逐渐变冷,当严寒降临的时候,人们龟缩在洞穴里,生火取暖,要出洞去打猎、采集时,他们就用兽皮来御寒。5、(出示教材上第一副图)同学们看,这个古人在做什么?用什么来缝衣服?为什么是用的骨针?那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缝制衣服?小结: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骨针来缝合兽皮做衣服了,这可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和
21、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社会制作水平还是相当低下。活动三:服饰变化与社会发展一、出示教材上的麻和丝衣图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们走出了用树叶兽皮为面料制作服饰的远古时代,后来,他们的服饰和面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知道这是什么面料吗?(麻布)师:是呀,6000多年前,人们已经能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4、那这件衣服是什么面料呢?(丝)5、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做丝衣了,这件丝衣是多少年前做的?小结:这件丝衣2000多年前的,丝衣的重量只有49克,不到一两,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6、同学们,一提到丝绸,中国人是相当的自豪!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
22、种桑树,养蚕子,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你们知不知道古代有一条与丝绸有关的路?7、(出示古代丝绸之路图)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一直延伸到中东,你看了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了那么多的国家和地区之后,知道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吗?小结:古代的商人将中国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西域,换回许多西域的奇珍异宝,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走向了世界,促进了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的商业往来,也见证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7、我们再来欣赏欣赏,用丝绸做的服饰。(放课件:各种各样的服饰)8、同学们,这些与远古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相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9、这些服饰的颜色绚丽,面料丰富,款式多样化。透过服饰的变化,我们能看到当时社会怎么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品德 社会 下册 教案 3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