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外延相互促进-又好又快协调发展(共10页).doc





《内涵外延相互促进-又好又快协调发展(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涵外延相互促进-又好又快协调发展(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内涵外延相互促进 又好又快协调发展 摘要: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时以内涵发展为主,有时以外延发展为主。1999年大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走出了先是以外延发展为主、尔后以内涵发展为主、内涵和外延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道路;高等学校必须从国情和本校实际出发,走内涵与外延相互促进、又好又快协调发展的道路。山东工商学院体制划转10年采的发展是一例证。 关键词:山东工商学院;内涵;外延;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 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154(2008)06003103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上了内涵发展为主,适度外延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
2、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998年9月,原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管理体制由原煤炭部主管改为中央与山东省共建,以山东省管理为主,2003年2月更名为山东工商学院。从1998年9月2008年9月,山东工商学院抓住了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机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先是以外延发展为主、尔后以内涵发展为主、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相互协调、又好又快协调发展的道路。 一、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1.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外延发展的方式较为明显 山东工商学院2008年的在校生规模比1998年增加了14770人,增长了634(全国普通高校1998年在校生规模是340.87万
3、人,2007年达到1884.90万人,增长了453)。10年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1998年9月2004年9月,这6年是学校快速发展时期。伴随着高等学校“大扩招”,其特征是规模快速膨胀,在校生人数从1998年的2330人发展到2004年的13578人,增长了近5倍。这一阶段平均在校生规模以35的速度发展,其中1999年、2000年在40以上,超过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平均增长速度(1999年21.28,2000年34.5)。这一阶段是典型的以外延发展为主。(2)2004年9月2008年9月,这4年是学校协调发展阶段。在校生人数从13578人发展到现在的17100人,4年增加26,年均增
4、长6.1。这一阶段从外延发展为主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追求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从10年发展来看,总体上还是体现以外延发展为主,在校生规模增长了6.34倍,接近翻两番,外延促进内涵发展的方式较为明显。 2.师资队伍建设收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山东工商学院1998年有教授15人,占教师人数的比例为6;副教授有85人,占教师人数的比例为3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占教师人数的比例仅为0.8;硕士学位教师41人,占教师人数的比例为17.3。2008年有教授96人,占教师人数的比例为13;副教授267人,占教师人数的比例为38.1。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0人,占教师人数的比例为16;硕士学
5、位的教师496人,占教师人数的比例为70.6,硕士以上学位占教师人数的比例达到86.6。教学院系从1998年的9个系部增加到现在的14个二级学院,4个基础课教学部,还有煤炭经济研究院、半岛经济研究院等22个科学研究院(所)。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从无到有,现有工程管理、统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4个省级特色专业,经济数学基础(一)、计算机科学导论、市场营销、管理学、统计学、行政法学、操作系统等9门省级精品课程及7个省级教学团队。1998年以来,山东工商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23669余名本专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学生在国内外各级各类竞赛中取
6、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奖等级和数量逐年增加,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3.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和改善,科研与学科建设成果成效显著 山东工商学院1998年仅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学科门类的13个本科专业,2008年有40个本科专业,且这40个专业覆盖6个学科门类、16个一级学科。1998年定位于教学型高校,学科建设还处在朦胧状态和起步阶段,1999年以后开始启动重点学科建设,“九五”建设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2个省级重点学科;“十五”建设了产业经济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统计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十一五”正在建设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煤炭产业发展与创新研
7、究”、“半岛经济研究”两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三个学科门类都有了省级重点学科。1998年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发表论文222篇,其中核心期刊25篇。2007年出版专著和教材126部,发表论文1483篇,其中核心期刊629篇。1998年承担课题仅7个,2007年获得国家级课题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73项。1998年课题经费仅8万元,2008年课题经费达到1000万元。1998年获省部级奖(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项仅5项,2007年获省部级奖达到61项,科研与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4.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办学特色和优势已经形成
8、与1998年相比,山东工商学院占地增加了550多亩,校舍面积增加了38.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增加了5亿多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增加了6064万元,图书增加了100万册。1998年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还处于“零”的状态,从1999年开始,学校不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工作,2003年以后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人才引进、科研奖励、学术交流以及图书资料建设等。按照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和校级重点扶持学科三个重点建设层次,学科建设成效突出,学校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学科、人才、特色等体现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许多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形成了“管理学科见长、煤炭经济研究见强、半岛经济研究见优”的特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涵 外延 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