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1月-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共5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全国2008年1月-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共5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08年1月-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共59页).doc(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2010-09-03 10:55:14 阅读41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课程代码:002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C)A人口问题B资源问题C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D人口、资源、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问题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B)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人与环境要素的关系3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颁布日期是(C)A1979年10月B1989年5月C1989年12月D1990年1月1989年12月26
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4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叫做( D )A柯斯定理B政策失灵C市场失灵D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它包括正、负两方面影响,正面的影响亦称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性,负面的影响亦称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性。5负责制定和发布国家环境标准的机构是(B)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家环境保护总局C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D国家质量监督局1998年,国家环保局升格为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撤销了国务院环境保护委
3、员会。从理论上讲,环境污染防治行政的目标及其确立和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实施环境污染防治行政之前,必须先由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制定国家环境标准。其次,为了实现国家环境标准的要求,国家必须制订环境保护规划,以及针对各种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等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来规范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行为。第三,通过确立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防治行政法律制度来促成国家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6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审批部门应当对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的期限是(C)A15日内
4、B30日内C60日内D90日内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六十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三十日内,收到环境影响登记表之日起十五日内,分别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72003年7月1日起施行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排污费的主体是(D)A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B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个体工商户C超过标准排放污染物的单位D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第二条 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者),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排污费。8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
5、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A)A限期淘汰制度B三同时制度C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环境许可证制度第十二条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限期淘汰制度。国务院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发布限期淘汰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产品的名录。9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是(C)A环保方法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质量标准D环境基准一、环境质量标准是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三、环保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是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所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证据的根据。10环境保护法规定,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诉讼
6、时效为(B)A10日B15日C30日D45日11环境保护法第45条规定,环保监管人员因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尚未构成犯罪的,给予(C)A行政处罚B罚款处罚C行政处分D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五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2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当地居民公告,采取(B)A应急措施 B强制性应急措施,包括责令有关排污单位停止排放污染物C强制性措施
7、 D责令有关排污单位停止排放污染物第二十条单位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排放和泄漏有毒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大气污染事故、危害人体健康的,必须立即采取防治大气污染危害的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大气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调查处理。在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当地居民公告,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包括责令有关排污单位停止排放污染物。132000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海洋生态的需要,选划、建立(A)A海洋自然保护区B海滨风景游览区C
8、重点污染控制区D海洋特别保护区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海洋生态的需要,选划、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须经国务院批准。14水污染防治法规定,超标准排污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制定规划,(A)A限期治理 B将治理规划报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备案C进行治理 D进行治理,并将治理规划报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备案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
9、罚款。限期治理期间,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15衡量区域环境是否受到环境噪声污染的客观判断标准是(B)A环境噪声排放标准B声环境质量标准C环境噪声方法标准D环境噪声基准声环境质量标准是衡量区域环境是否受到环境噪声污染的客观判断标准,也是制订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还是城市规划部门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防噪声距离的法定标准之一。16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进口者对海关将其所进口的货物纳入固体废物管理范围不服的,可以(C
10、)A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B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C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依法申请行政调解第二十六条 进口者对海关将其所进口的货物纳入固体废物管理范围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17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发生变更的,对未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及其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进行安全处置或者采取措施保证该设施、场所安全运行应(B)A由变更前的当事人负责B由变更后的单位负责C由有关人民政府承担D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承担处置费用第三十五条 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需要终止的,应当事先对工业固
11、体废物的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并对未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作出妥善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发生变更的,变更后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对未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及其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进行安全处置或者采取措施保证该设施、场所安全运行。变更前当事人对工业固体废物及其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的污染防治责任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污染防治义务。 对本法施行前已经终止的单位未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及其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进行安全处置的费用,由有关人民政府承担;但是,该单位享有的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应当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承担处置费用。当事人另有
12、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污染防治义务。18缺乏植被保护的土地表层,被雨水冲蚀后引起跑水、跑肥、跑土,使土层逐步变薄变瘠的现象是(B)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土地盐渍化D土地潜育化19与其它种类的土地利用规划相比,具有最高效力的是(D)A城市总体规划B村庄、集镇规划C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D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京都议定书中适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履约机制是(C)A联合履约机制B排放贸易C清洁发展机制D环境影响评价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清洁发展机制的简称,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3个灵活履约机制之一,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
13、间合作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一种基于项目的机制。议定书建立了旨在减排温室气体的三个灵活合作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以清洁发展机制为例,它允许工业化国家的投资者从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中获取“经证明的减少排放量”。21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基金是(B)A林业基金B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C森林植被恢复费D育林费22根据矿产资源法的规定,在不与国家指定的统一收购矿产品规定相违背的条件下,有自行销售矿产品的权利,这种权利属于(B)A探矿权B使用权C采矿权D所有权在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矿产资源
14、国家所有权制度。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采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的权利。23强调保持特定地域的原貌,严禁人为干扰和破坏的特殊区域是(C)A风景名胜区B森林公园C自然保护区D文化遗迹地自然保护区:主要强调保持特定地域的原貌(不管这种原貌是否资源丰富、是否景观优美),严禁人为的干扰和破坏,目的在于保留和提供环境“本底”,而且在同一区域内还要分成不同的区域,采取严格程度不同的保护措
15、施。风景名胜区:则特别强调具有特定美学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物以及风土人情,并具有相当的欣赏价值,可以供人游览参观,它允许一定的人工修饰与恢复。24通过21世纪议程的会议是(C)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B内罗毕会议C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D约翰内斯堡会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各国立法的变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发大会上通过。1994年,中国政府批准在全国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通称斯德哥尔摩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和其他若干建议和决议。“人类环境”这
16、个概念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70年代出现了以环境科学为内容的专门著作。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而出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可以说是环境科学中一部有名的绪论性著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25环境行政诉讼的范围包括(ABC)A司法审查之诉B请求履行职责之诉C请求行政侵权赔偿之诉D不作为之诉E侵权行为之诉司法审查之诉。这是环境行政相对人认为环保部门的行政行为不合法或显失公正而要求法院进行审查的诉讼。这些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请求履行职责之诉。是指环境行政相对人为要求环境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其法定职责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这里包括环保部门拒发各种环保许
17、可证和执照的行为或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其他法定应该改选的职责。请求行政侵权赔偿之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时要求赔偿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发生侵权行为使公民、法人受到损害时,受害人有要求赔偿的权利。单独要求赔偿请求的应先向行政机关提出,对行政机关处理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6我国1997年修改的新刑法设立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包括(ABCDE)A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B非法捕捞水产品罪C非法猎捕和狩猎罪D非法占用耕地罪E破坏矿产资源罪27防止海岸工程污染海洋环境的主要内容有(ACDE)A建
18、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B岸滩废弃物管理C防止海洋污染D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E海滩开发利用的规划和管理为了防止海岸工程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危害,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作了专门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防治海洋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环境。海滩开发利用的规划和管理。28我国法律规定的环境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包括(ABC)A不可抗力B因受害人自身引起的C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D紧急避险E正当防卫29对于已经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法律规定的治理措施有(ACD)A因地制宜,综合治理B保护和改善植被C鼓励和支持农民治理D明确治理责任E加强林业管理关于水
19、土流失预防措施的规定:1、保护和改善植被;2、加强林业管理;3、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关于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规定:1、因地制宜,综合治理;2、鼓励和支持农民治理;3、明确治理责任。30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规定,国务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的地区是(ACD)A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B天然草地 C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区D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科研价值的草原 E高寒草原第四十三条国务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
20、有关规定在下列地区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一)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区;(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经济科研价值的草原。3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几类特殊的海洋资源做出了特殊规定,包括(ACD)A迁徙性海洋生物B海洋珊瑚C产卵而流入江河或海洋的鱼类D海洋哺乳动物E深海石油公约对三类特殊的海洋资源作出了特殊的规定:(1)迁徙性海洋生物。公约要求沿海国和相关的捕捞这类高迁徙性海洋生物的国家直接进行合作或通过适当的国际组织来进行合作。若没有任何适当的国际组织存在的话,这些国家必须通过合作来建立一个国际组织并参加其活动。(2)海洋哺乳动物,具体包括12种动物。(3)为产卵而流入江河或
21、海洋的鱼类。32国际环境法中“共同的责任”包含的主要内容是(ABCE)A各国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和改善本国管辖范围内的环境B各国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其管辖范围内和控制下的活动对其他国家和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C各国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D各国在环境保护义务的承担上应当是有所区别的E各国应当在环境保护方面相互支持和援助共同责任:要求每个国家都必须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承担义务,就国际环境关系的现状而言,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点:(1)各国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和改善本国管辖范围内的环境。(2)各国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其管辖范围内和控制下的活动对其他国家和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
22、(3)各国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4)各国应当在环境保护方面相互支持和援助。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3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突出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答:突出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是指在进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时,应当将环境效益的损益分析方法和对法律规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别运用到对开发行为的预测、评价、管理以及拟定(或既定)法律制度的设计与分析之中,作为指导(决定或修正)法律以及确立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以真正通过立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均衡和综合决策。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运用经济学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或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2008 2011 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 环境 资源 保护 法学 试题 答案 5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368569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