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故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十一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论文类别:中学物理小故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李显维 电话: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摘要: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有特定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即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他们的情绪特点是充沛热情容易动感情、情感反应较强烈、易受感染。因此他们的心理有共同的特点:好奇、好问、好动、好玩、好胜。只有了解了中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结合我们物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对我们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是十分有效的。正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
2、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这些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意识的收集一些物理小故事在课堂上适时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使物理课变得生动、流畅,帮助教师十分轻松地完成教学目的。下面我列举几个例子,希望能使大家从中得到启发。关键词:初中 物理 兴趣 故事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有特定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即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他们的情绪特点是充沛热情容易动感情、情感反应较强烈、易受感染。因此他们的心理有共同的特点:好奇、
3、好问、好动、好玩、好胜。只有了解了中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结合我们物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对我们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是十分有效的。正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这些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意识的收集一些物理小故事在课堂上适时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使物理课变得生动、流畅,帮助教师十分轻松地完成教学目的。下面我列举几个例子,希望能使大家从中得到启发。1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我就会给学生
4、们讲科拉顿“跑失良机”的故事。1825年,科拉顿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个磁铁插入连有灵敏电流计的螺旋线圈,来观察在线圈中是否有电流产生。但是在实验时,科拉顿为了排除磁铁移动时对灵敏电流计的影响,他通过很长的导线把接在螺旋线圈上的灵敏电流计放到另一间房里他想,反正产生的电流应该是“稳定”的(当时科学界都认为利用磁场产生的电应该是“稳定”的),插入磁铁后,如果有电流,跑到另一间房里观察也来得及就这样,科拉顿开始了实验。然而,无论他跑得多快,他看到的电流计指针都是指在“0”刻度的位置。科拉顿失败了。科拉顿的这个失败,是一个什么样的失败呢?后人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有人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失败”。因为科拉
5、顿的实验装置设计得完全正确,如果磁铁磁性足够强,导线电阻不大,电流计十分灵敏,那么在科拉顿将磁铁插入螺旋线圈时,电流计的指针确实是摆动了的。也就是说,电磁感应的实验是成功了,只不过科拉顿没有看见,他跑得还是“太慢”,连电流计指针往回摆也没看见,有人说,这是一次“遗憾的失败”。因为科拉顿如果有个助手在另外那间房里,或者科拉顿就把电流计放在同一间房里看得见的地方,那么成功的桂冠肯定是属于科拉顿的。有人说,这是一次“真正的失败”。因为科拉顿没能转变思想,没有从“稳态”的猜想转变到“暂态”的考虑上来,所以他想不到请个助手帮一下忙、或者把电流计拿到同一间房里来。事实也正是如此,法拉第总结了别人和他自己以
6、前失败的教训,他决定不再固守“稳态”的猜想,终于在1831年8月,观察到了电磁感应现象。科拉顿只能留下永远的遗憾。2在学习浮力时我就会给学生们讲曹冲称象和怀内和尚打捞铁牛的故事。曹冲称象的故事: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候。有一年,孙权送给曹操一头象。曹操兴致勃勃,很想知道它有多重,但是没有能称它的大秤。他询问了一些博学的人,也都想不出好办法。一天,他的小儿子曹冲对父亲说:“我想了一个办法,不知行不行。货船货物越多,吃水越深;不论装什么物体,只要重量相等,船的吃水深浅也一定相同。根据这个道理,先把大象牵到大船上,在吃水线那里画下个记号;然后把象牵上岸,再往船上装石头,使船下沉到原记号处为止,然后
7、称一下装上船的石头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曹操听了大喜,连声称赞说:“冲儿的办法妙,真是妙极了!”曹冲称象,其实就是运用了浮力的道理。怀内和尚打捞铁牛的故事:九百多年以前,我国宋朝怀内和尚打捞铁牛的故事也脍炙人口。1066年,黄河发大水冲走了一座浮桥和桥头八条上万斤重的铁牛。修桥的时候,官府贴出“招贤榜”,招募从河底拉出铁牛的能人。正当人们摇头叹气,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时候,怀内站出来应招了。他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就叫水把铁牛送回来!”打捞开始了,怀内要来两只装满沙土的大船,用一根大木头捆缚在两只船上,构成一个“女”字的形状。再用一根粗绳索,一头系在木头中间,一头绑紧铁牛。然后把船上的沙土一
8、担一担卸走。随着船的载重减轻,铁牛被慢慢地向上拉。当沙土卸完,铁牛也从河底淤泥中拉了出来。怀内也是利用了水的浮力。3. 在学习浮力的应用飞艇时我就会给学生们讲“兴登堡”号的故事。1937年5月初,“兴登堡”号巨型飞艇满载着乘客,横过大西洋,飞到了美国新泽西州赫斯特湖航空港的上空。地面上站满了人群,飞艇徐徐下降,准备着陆。突然,几秒钟内,火蔓延到全艇。飞艇一下子就变成一团火球,坠落到地上,艇上36名乘员全部丧生。为什么会起火呢?原来当时飞艇的气囊里填充的是氢气。氢气的比重比空气轻,所以飞艇能浮在空中。但是,氢气是一种可燃性的气体,碰到火星就容易引起急剧燃烧而爆炸。飞艇是一种古老的轻飞行器,它的“
9、老祖宗”就是气球。早在200年前,有人就主张在气球上装上桨,让它能像船一样在空中划行。19世纪,发明了发动机,并且装到了气球上。于是,一种带有动力和操纵装置的新型飞行器气艇产生了。1894年,我国也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飞艇。在这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飞艇简直成了空中最热门的飞行器。各种各样的飞艇在空中大显身手。其中德国飞行家齐柏林设计的飞艇最出名。“齐柏林”飞艇经过多次改进,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商业交通工具。1936年,齐柏林又制造了一艘当时最豪华的“兴登堡”号飞艇。飞艇长200多米,上面有舱房、餐厅、客厅等,可以载客72人。可是,飞行不到一年,就被一把火烧毁了。这以后,飞艇就逐渐被飞机取代,而在空中消
10、失了。70年代以来,人们又怀念起飞艇来了,各国又纷纷争着制造飞艇。这是因为飞艇有许多飞机所没有的优点。它耗油少,对空气污染小,而且没有噪声。它载重量大,飞行平衡,可以用它吊运大型货物或者作电视转播等。并且用不可燃的氦气代替易失火的氢气。因此,它将是一种大有希望的飞行器,古老的飞艇将焕发青春。4. 在学习流体压强时我就会给学生们讲“谁是凶手”的故事。在19世纪的沙皇俄国,发生了一起铁路大惨案。事情是这样的:沙皇政府的一位将军,要到西伯利亚视察,事先通知沿途作好准备。有个小镇的驻军司令很想借这个机会巴结这位将军,这天一大早就把士兵集合起来,命令他们在车站铁轨两旁列队欢迎。士兵们持枪站在轨道旁,期待
11、着将军的光临。一小时、两小时半天过去了,仍不见火车的踪影。士兵们既累又饿,都快站不住了。忽然,远处传来了汽笛声,不一会儿就看到火车头冒的烟。司令官高喊立正,士兵们强打精神立正。只见火车尖声叫着,毫无减速的意思,风驰电掣般地驶过士兵的队列之间。就在这时,好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猛推着紧靠铁轨的士兵向列车扑去。只见士兵一个接一个翻倒在列车下。眨眼之间,那个喷着白烟的钢铁怪物冲过去了,铁轨上一片血肉模糊。司令官当时就吓昏了。谁是这起惨案的凶手?官司打到最高法院,法官们一筹莫展。官司打到彼得堡科学院,科学家们指出,把士兵们推到火车轮下的,是高速气流。但是,难道不应该说,制造这起惨案的,正是那个既愚昧无知
12、又逢迎拍马的驻军司令吗?为什么这样说呢?早在惨案发生一百多年前的1738年,瑞典科学家丹尼尔伯努利就指出:在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后来人们把这个物理规律称为“伯努利原理”。伯努利原理和惨案又有什么关系呢?列车高速行驶的时候,带动周围的空气一起高速运动,离列车越近流速越高,远处的空气流速低。这就是说,离列车越近压强越小,会把靠近铁轨站立的士兵推到车轮下。由于驻军司令愚昧无知,结果造成惨案。现在,如果你到火车站去,站台上离边沿1米左右画着一条白线,(为配合铁路提速的需要,保证乘客的安全,新安全线后移并加宽后,铁道部规定新安全线的距离是:乘客与火车的距离将达到25米。)
13、那就是告诉人们:站在线外,离开高速气流远一点。同样,城市中和公路上要求行人走人行道,自行车不要走机动车道,也都有这方面的考虑。高速气流造成的压强差力量那么大,能不能用它来为人类服务呢?当然可以。如果没有高速气流形成的压强差,飞机也飞不起来,因为飞机机翼上方气流速度高,下方气流速度低,使机翼上下出现压强差,这就是飞机动力的来源。5在学习静电知识时我就会给学生们讲富兰克林的“风筝引电”故事。春天来了,许多人喜欢放风筝。富兰克林就是一个爱放风筝的孩子,而且方法很特别。他把风筝带到湖边,脱下衣服,把线系在腰上,自己在湖里游泳,让风筝在空中飞翔。后来长大了,还想用这个方法,系着风筝横渡英吉利海峡哩!在富
14、兰克林的那个时代,关于电,人们只知道摩擦可以生电,知道正电和负电相接近的时候会发出电火花。另外,还知道闪电会把人击毙,别的就没有了。富兰克林做过一些实验,他认为实验室里得到的电,和天上的闪电现象是一回事。他把这个见解写成论文送到英国皇家学会去讨论,却受到了权威们的嘲讽。富兰克林并不气馁,他决心把天空的闪电引下来,用事实证明它跟实验室里制造的电没有两样。怎样才能把空中的闪电引到地面上来呢?富兰克林想到了他小时候很喜欢玩的风筝。风筝是可以升到空中去的。他用一块大丝绸做成一只菱形的风筝,在十字形的风筝骨架上装上金属丝。在一个阴云满天的时候,他带着儿子到野外,等待电闪雷鸣。雷雨到来了,富兰克林让儿子拉
15、着风筝跑起来。风筝随风飞上天空,大滴的雨点把风筝和牵风筝的线都淋湿了。富兰克林把一个铜钥匙系在线的末端,使铜钥匙接触着莱顿瓶上的金属板。耀眼的闪电一阵又一阵,雷声隆隆,富兰克林看到风筝线上的纤维全都直立起来。雷雨过后,富兰克林用金属又去接触莱顿瓶,果然迸放出蓝色的电火花!他的儿子兴奋地叫道:“爸爸,真出现电火花了,您看到了吗?天上的电和实验室里的电,真是一回事哩!”“看到了,看到了,亲爱的孩子。”富兰克林高兴地回答,激动极了。你大概也没有想到吧,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实验,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用他在少年时代喜爱的风筝来完成的。叱咤天空的雷电,从古到今,曾为许多诗人所讴歌,当然也被一些迷信的人们所崇拜。但是,科学的发展,终于粉碎了迷障,使神秘的雷电不再神秘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两条通电导线,当接头靠近到一定程度时,会有火花迸发出来,产生放电现象。闪电,就是大气的一种放电现象。原来,在气体内部和云与地面之间就形成了很强的电场。电场的平均强度可以达到每厘米几千伏甚至上万伏。如此强大的电场,可以击穿大气层,爆发出强烈的亮光和巨大的声响,这就是闪电和雷鸣。总之,小故事,大作用。几年的坚持使我的课堂更生动有趣了,课堂也更高效了,学生也更爱上物理课了。当然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