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计算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计算题.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中考计算题专题1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143.1g水溶解,制成溶液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的10%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g(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分数2小明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表所示:反应时
2、间t/st0t1t2t3t4t5t6气体质量m/g00.881.762.643.524.44.4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充分反应后装置及反应剩余物质质量装置和足量的稀硫酸质量锌铜合金质量342.10g16.00g357.70g若不考虑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计算:(1)根据质量
3、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4我们知道,每次做完实验后,剩余废液不能直接倾倒入排污管,必须回收处理某班同学实验后收集到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废液5.11kg,一个兴趣小组用废弃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硫酸来处理,并回收处理后的溶液他们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时,所得溶液pH与加入的稀硫酸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求:(1)通过如图可知,当反应进行至图中点时(填“A”、“B”或“C”),废液恰好处理完(即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废液刚好完全转化成硫酸钠溶液)(2)当向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至N点时,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5Kg,此时溶液总质量为10kg求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
4、计算过程,溶于水的气体忽略不计)5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碳铵(碳酸氢铵)就是农民朋友经常使用的一种氮肥,碳铵易溶于水、受潮时常温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时放出氨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碳铵肥料样品的纯度,将8.5g样品加入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碳铵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把产生的所有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时测量两分钟内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时间/S02030406080100120增加质量/g00.7m1.21.51.61.71.7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碳酸氢铵的
5、性质,你认为在使用碳铵肥料时应注意的问题是(2)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NH3质量为纵坐标,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判断表中m约为(3)试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30g放入烧杯中,然后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请计算:(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2)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写出过程)(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实验室用过
6、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g(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时,还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3)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已知:CaCl2+Na2CO3=CaCO3+2NaCl)8现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数据:第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4.4g;第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0g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1)混合溶液中
7、HCl的质量分数为(只写结果)(2)实验中混合溶液与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不考虑过滤中的损失只写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若在100g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10.6% 的Na2CO3的溶液,请你画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图(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作图)(4)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9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制的纯碱样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验员对每批刚生产出的纯碱产品都要进行检测标出各种成分的含量后投放市场,在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组合进行测定(假设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均能吸收完全;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
8、氧化钠的混合物),取22.3g该样品于A装置中,向其中逐滴滴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N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2)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g(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M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分数(4)小明认为用图装置组合来测定纯碱的质量分数不完善,这是因为,会导致结果(填“偏大”、“偏小”)10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四份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烧杯中,
9、然后分别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用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试验次序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所取样品的质量/g50.050.050.050.0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040.060.080.0生成气体的质量/g0.20.40.50.5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1)经分析,在第1次实验结束后,反应物完全反应完了(2)50.0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能生成气体g(3)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4)请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分析生铁中铁的含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即取60g经粉碎后的生铁,把800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
10、如下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加入稀硫酸质量(g)200200200200剩余固体质量(g)37.615.244(说明:生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硫酸反应)(1)第2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5.2g,其成分为A铁 B铁和碳 C碳(2)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并画出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图12小明同学为测定某稀硫酸溶液浓度(即溶质质量分数),他取该稀硫酸溶液20g,将30g氢氧化钡溶液分三次加入该稀硫酸溶液中,测得三次反应的有关数据见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
11、次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g101010生成沉淀的质量/g0.9231.8642.33请根据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1)20g该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g(2)将第三次反应后所得的混合液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为g(3)该稀硫酸溶液的浓度(即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4)小明同时用pH计测定并记录该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你用虚线在图中标出该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刚好完全反应时的变化点,并注明pH和所反应的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13学校化学小组的同学用稀盐酸与石灰石(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反应制取40%的C
12、aCl2溶液用于融雪取105.4g稀盐酸,加入20g(足量)石灰石反应过程如下:反应时间(s)t0t1t2t3t4t5烧杯内物质质量(g)125.4123.4121.9121.4121121(1)反应共产生了CO2gt3时溶液中的溶质是(2)求t4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将t5时烧杯内物质过滤后,蒸发g水,即可得到40%的CaCl2溶液(4)请在座标图中画出生成气体的质量(m)g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14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样 品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取样品质量(g)50.050.050.050.0取稀硫酸质量
13、(g)40.080.0120.0160.0产生气体质量(g)0.40.81.01.0试计算:(1)经分析,在第1份样品测得的数据中,(填物质)完全反应了;(2)列式计算黄铜屑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请在如图中画出在50.0g样品中加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15小明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t/st0t1t2t3t4t5t6气体质量m/g00.881.762.643.524.44.4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4、(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2CO3+2HCl=2NaCl+CO2+H2O)16有NaOH和Na2CO3混合物l8.6g为测定其中NaOH的质量,将固体溶于水,并逐渐加入稀硫酸至100g时,开始产生气体;再加入稀硫酸至100g时,不再产生气体,生成气体共4.4g(提示:Na2CO3+H2SO4=Na2SO4+CO2+H2O)(1)在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曲线(2)求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是多少?(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15、17将20g由NaCl和C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50g溶液,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所得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表:Na2CO3溶液的质量/g20406080100生成沉淀的质量/g48x1010(1)x的值为(2)求所加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画出产生沉淀与所加Na2CO3溶液质量关系的曲线图18将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放在天平上,然后把过量的碳酸钠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以测定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已知反应前烧杯内稀盐酸和碳酸钠的总质量为60.0g,从反应开始至以后的6分钟内,每1分钟读1次数并记录结
16、果如下:时间/min0123456质量/g60.058.057.056.856.757.256.7试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有一个测定结果误差较大,这点所在的时间是第min;(2)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表示反应过程的质量与时间的曲线图;(3)试计算50g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1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143.1g水溶解,制成溶液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的10%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4.4g(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
17、式)NaCl和HCl(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1)NaCl与盐酸能互相交换成分后不变,所以不反应因此生成的气体是碳酸钠与73g稀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放出气体的质量;(2)由图示可知,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恰好完全反应,再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盐酸剩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3)根据题意分析,A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里的溶质有混合物中原有的氯化钠和生成物中的氯化钠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就可计算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和反应生成的N
18、aCl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去Na2CO3的质量就是混合物中原有的氯化钠的质量,再加上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就是所含溶质的质量,然后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求解解答:解:设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y,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z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44 z 73g10% y x= 解得x=4.4g = 解得y=11.7g= 解得z=10.6g(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4.4g;(2)由图示可知,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已是完全反应,再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盐酸就有剩余;(3)反应后溶质NaCl的
19、质量=11.7g+22.3g10.6g=23.4g,溶液的质量是:22.3g+143.1g+73g4.4g=234g则所得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0%故答案为:(1)4.4;(2)NaCl和HCl;(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2小明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表所示:反应时间t/st0t1t2t3t4t5t6气体质量m/g00.881.762.643.524.44.4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
20、的质量为4.4g(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1)由于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根据图表数据和坐标图中横轴与纵轴的表示,按要求画出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3)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和生成氯化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再加上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就是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最后结合所得溶液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1、分数解答:解:(1)由图表数据可知,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4.4g; (2)根据图表数据,画出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3)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CO2+H2O106 117 44 x y 4.4g 解之得:x=10.6g y=11.7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3.9g10.6g=3.3g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1.7g+3.3g=15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13.9g+90.5g4.4g=100g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5%故答为:(1)4.4;(2)见上表;(3)
2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3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 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充分反应后装置及反应剩余物质质量装置和足量的稀硫酸质量锌铜合金质量342.10g16.00g357.70g若不考虑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计算:(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分析:(1)根据锌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反应,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质量就是氢气的质量进行解答;(2)根据氢气的质量求出该合金中锌的质量以及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解答解答:解:(1)依题意
23、可得氢气的质量=342.10g+16.00g357.70g=0.4g答:氢气的质量为0.4g(2)设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xZn+H2SO4 ZnSO4+H265 216.00gx 0.4gx=81.25%答: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1.25%4我们知道,每次做完实验后,剩余废液不能直接倾倒入排污管,必须回收处理某班同学实验后收集到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废液5.11kg,一个兴趣小组用废弃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硫酸来处理,并回收处理后的溶液他们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时,所得溶液pH与加入的稀硫酸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求:(1)通过如图可知,当反应进行至图中B点时(填“A”、“B”或“C”
24、),废液恰好处理完(即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废液刚好完全转化成硫酸钠溶液)(2)当向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至N点时,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5Kg,此时溶液总质量为10kg求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溶于水的气体忽略不计)分析:(1)根据图象分析在B时,溶液的PH等于7,溶液呈中性,废液恰好处理完;(2)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找出硫酸与硫酸钠的关系式,由硫酸的质量可求出硫酸钠的质量,在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解答:解:(1)由于生成的硫酸钠溶液显中性,由图示可知,当反应进行至图中B点时,pH=7,然后又下降,说明此时恰好将废液处理完;(2)设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x由
25、H2SO4+2NaOHNa2SO4+2H2O、Na2CO3+H2SO4=Na2SO4+H2O+CO2得:H2SO4Na2SO4 98 1425kg19.6% x解得:x=1.42k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2%答:(1)B;(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2%5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碳铵(碳酸氢铵)就是农民朋友经常使用的一种氮肥,碳铵易溶于水、受潮时常温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时放出氨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碳铵肥料样品的纯度,将8.5g样品加入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碳铵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NH4HCO3+2NaOH=Na2C
26、O3+2H2O+NH3),把产生的所有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时测量两分钟内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时间/S02030406080100120增加质量/g00.7m1.21.51.61.71.7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碳酸氢铵的性质,你认为在使用碳铵肥料时应注意的问题是储存和运输时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晒;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2)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NH3质量为纵坐标,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判断表中m约为1.0(3)试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分析:(1)根据碳酸
27、氢铵的性质进行解答;(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解答;(3)根据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为氨气的质量且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碳酸氢铵的质量即可解答:解:(1)碳铵易溶于水、受潮时常温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时放出氨气,所以在使用碳铵肥料时应注意的问题是储存和运输时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晒;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故填:储存和运输时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晒;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NH3质量为纵坐标,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为,表中m约为1.0;故填:1.0;(3)解: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为氨气的质量,设8.5
28、g样品中所含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79 17X 1.7gX=7.9g5g样品中所含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100%=92.9%答: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92.9%6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30g放入烧杯中,然后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请计算:(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0%(2)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锌(写出过程)(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1)由图中信息可以知道,在前三
29、次加入稀硫酸时,固体质量均减少6.5g,但是第四次加入稀硫酸固体质量只减少了1.5g,说明第四次中稀硫酸有剩余,所以固体中铜的质量为9.0g,可以据此求算出铜的质量分数;(2)由(1)的分析可以知道,6.5g金属和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可以据此结合+2价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出金属种类;(3)根据判断出的金属,写出化学方程式,求算出所生成的硫酸盐,然后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可求算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图中信息可以知道,在前三次加入稀硫酸时,固体质量均减少6.5g,但是第四次加入稀硫酸固体质量只减少了1.5g,说明第四次中稀硫酸有剩余,所以固体中
30、铜的质量为9.0g,所以铜的质量分数为:100%=30%;(2)6.5g金属和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其中硫酸的质量为:50g19.6%=镁和锌在发生置换反应时都生成+2价的硫酸盐,故设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M+H2SO4MSO4 +H2X 98 6.5g 9.8g=解得:X=65,所以该金属为锌;(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氢气的质量为z,则:Zn+H2SO4ZnSO4+H2 98 161 2 9.8g3 y z=29.4g 解得:y=48.3g,z=0.6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8.6%答: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
31、质量分数为28.6%故答案为:(1)30%;(2)锌;(3)28.6%7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5g(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时,还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稀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3)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已知:CaCl2+Na2CO3=CaCO3+2NaCl)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2)根据稀盐酸过量,故加入碳酸钠后首先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进行解答;(3)根据沉淀的最大质量可求出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然后根据
3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图可以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5g;(2)因稀盐酸过量,故加入碳酸钠后首先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若先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又与盐酸反应;(3)解:设原滤液中CaCl2的质量为xNa2CO3+CaCl2CaCO3+2NaCl 111 100 x 5g= x=5.55g故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00%=11.1%答: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11.1%故答案为:(1)5;(2)稀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3)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11.1%8现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Cl和CaCl2
3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数据:第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4.4g;第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0g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1)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7.3%(只写结果)(2)实验中混合溶液与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2%(不考虑过滤中的损失只写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若在100g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10.6% 的Na2CO3的溶液,请你画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图(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作图)(4)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
34、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分析:(1)根据2HCl+Na2CO3=NaCl+H2O+CO2和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4.4g,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求出HCl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求出(2)根据2HCl+Na2CO3=2NaCl+H2O+CO2,求出NaCl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所得溶液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求出溶质质量分数解答:解:(1)设稀盐酸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所需碳酸钠的质量为z 2HCl+Na2CO3=2NaCl+H2O+CO2 73 106 117 44 x z y 4.4g= x=7.3g= y=11.7
35、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z=10.6g所加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10.6g10.6%=100g(2)设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和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aCaCl2+Na2CO3=CaCO3+2NaCl111 106 100 117x a 10g y x=11.1g= y=11.7g= a=10.6g所以和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100g所得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11.7g=23.4g,滤液的质量为100g+200g4.4g10g=285.6g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8.2%(3)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不产生沉淀,稀
36、盐酸反应完后碳酸钠再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稀盐酸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100g,和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100g,再加碳酸钠氯化钙已被消耗不会再产生沉淀故作图见右图曲线(共1分)(4)解:设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为xCaCl2+Na2CO3=CaCO3+2NaCl111 100x 10gx=11.1g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11.1g100g)100%=11.1%答: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11.1%9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制的纯碱样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验员对每批刚生产出的纯碱产品都要进行检测标出各种成分的含量后投放市场,在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组合进行测定(
37、假设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均能吸收完全;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取22.3g该样品于A装置中,向其中逐滴滴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N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NaCl、HCl;(2)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4.4g(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M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分数(4)小明认为用图装置组合来测定纯碱的质量分数不完善,这是因为稀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会被C装置吸收,会导致结果偏大(填“偏大”、“偏小”)
38、分析:由图象可知,消耗稀盐酸73g时,样品中的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是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之后再加稀盐酸溶液就会呈酸性;然后可根据碳酸钠和稀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盐酸的量来计算反应的碳酸钠、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钠的质量,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I的问题在于使用盐酸反应时,由于盐酸能挥发处氯化氢气体,所以会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够准确,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N点时所加的稀盐酸已经过量,所以此时溶液呈酸性,pH小于7,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盐酸中的氯化氢(2)设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氯化钠的质量zNa2CO3
39、+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44x 73g10% z y解得:x=10.6g,y=4.4g,z=11.7g(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7%(4)图装置组合来测定纯碱的质量分数不完善,因为稀盐酸也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能被C装置吸收导致测量的结果出现误差;故答案为:(1)NaCl、HCl;(2)4.4;(3)25.7%;(4)稀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会被C装置吸收;偏大;10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四份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烧杯中,然后分别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用天
40、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试验次序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所取样品的质量/g50.050.050.050.0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040.060.080.0生成气体的质量/g0.20.40.50.5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1)经分析,在第1次实验结束后,反应物稀硫酸完全反应完了(2)50.0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能生成气体0.5g(3)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4)请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分析:本题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本题属于表格型计算题此类题目形式多样,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遇到差值求气体;二是减少的质量正好是参加反
41、应的固体质量本题属于第二种类型,分析题意可知:第一、二次硫酸完全反应,第三、四次硫酸有剩余,锌全部反应只要认真分析表格的数据,上下联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解答:解:(1)有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第一、二次所取样品的质量相等的情况下,酸的质量增加生成氢气的质量也增加,说明在第一次中酸完全反应,样品中金属锌有剩余;故答案为:稀硫酸(2)有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20g稀硫酸完全反应能生成0.2g氢气,所以若60g稀硫酸完全反应可生成0.6g氢气,而第三次中50.0g样品与60g稀硫酸充分反应只生成了0.5g氢气,说明样品完全反应酸有剩余,故50.0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能生成氢气0.5g;故答案为:0.5(3)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必须找一个样品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进行计算;故可根据第三次或第四次氢气的质量进行计算;设50g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 2x 0.5g x=16.25g 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00%=32.5%答: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4)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图为: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分析生铁中铁的含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即取60g经粉碎后的生铁,把800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加入稀硫酸质量(g)200200200200剩余固体质量(g)37.615.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