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共5页).doc
《《内能》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能》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内能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责编:武霞【学习目标】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2、掌握内能、热量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因素,改变内能的途径;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单位、意义及其应用;4、会利用公式计算热量。【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要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2、分子热运动:(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的过程中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
2、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要点诠释:1、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都很小,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2、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不同的物态之间的物体也能发生扩散。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对外表现不同。要点二、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叫分子动能。由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也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2、单位:焦耳,符号J。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质量、温度、体积、状态。4、改变内能的
3、方法:(1)热传递:热传递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低温物体内能增加,高温物体内能减少。实质上热传递是内能在不同的物质内部转移的过程。(2)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要点诠释: 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2、热量: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即“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释放”了热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3、热传递和做功改变内能是等效的。热传递时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由于物体内部
4、的无规则运动不会停止,因此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0;而机械能可能为0。(如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的足球,机械能为0但内能不为0)机械能是宏观的能量,和物体整体的运动速度与是否受力有关;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的能量,是微观的能量,和物体的整体无关。机械能和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要点三、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3、热量的计算(1)吸热公式:式中Q吸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t0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t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t
5、-t0)表示温度的升高量。(2)放热公式:式中(t0-t)表示物体温度的降低量。要点诠释: 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1)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容与其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及温度的改变无关。(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如冰、水的比热容是不同的。2、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是4.2103J/()。主要表现:(1)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我们用水作为冷却剂和取暖用。(2)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较多的热量而自身的温度却改变不多,这一点有利于调节气候。夏天,太阳晒到海面上,海水的温度升高过程中
6、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人们住在海边并不觉得特别热;冬天,气温低了,海水由于温度降低而放出大量的热,使沿海气温降得不是太低,所以住在海边的人又不觉得特别冷。【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1、下列几种说法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实例,正确的是( )A、食盐在水中溶解,使水全部有了咸味 B、烧开水时,水蒸气不断地上升C、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见尘土飞扬 D、夏天吃冰棍时,打开包装纸会看见白色气体 E、空气定向运动形成风 F、水由高处流向低处【答案】A【解析】A、食盐放入水中溶解从而使水变咸,是因为食盐分子和水分子彼此进入对方造成的;B、烧开水时水蒸气上升,是汽化现象,上升的水蒸气是大量的水分子组
7、成的,汽化使得其密度变小,在浮力作用下上升,不能说明它们在做无规则运动;C、尘土飞扬是尘土小颗粒的运动,尘土小颗粒不是分子,且这种运动是扫帚施力造成的;D、白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E、风的形成是空气分子的定向运动,是对流而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形成的;F、水的流动是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应该注意的是,扩散现象是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扩散现象的判断就更确切一些,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仅仅由于分子的运动而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与扩散现象容易混淆的是对流,而对流是在压力的作用下大量分子的定向运动。【总结升华】分子不能被肉眼看到,这些看来不起眼甚至似乎”挨不着边”的地方,却是解题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能 复习 巩固 提高 知识 讲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