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化学全套导学案(共136页).doc





《选修4化学全套导学案(共13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4化学全套导学案(共136页).doc(1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学习目标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2.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一、焓变反应热: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1焓和焓变焓变是_。单位:_,符号:_。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_时,需要_的相互作用,这需要_能量;当_,即新化学键_时,又要_能量。 H反应物分子的_生成物分子的_。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
2、应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1)当H为“_”或H_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2)当H为“_”或H_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4反应热思维模型(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_(2)反应热的本质(以H2(g)Cl2(g)=2HCl(g) H186 kJmol1为例)E1:_ E2:_ H_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图 二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化学反应一般是以热量和功的形式跟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而其中多以热量的形式进行能量交换。(1)化
3、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生成物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不同。(2)任何化学反应除遵循质量守恒外,同样也都遵循能量守恒。(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D焓变的符号是H,单位是kJmol1,反应热的单位是kJ2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
4、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是一个吸热反应D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放出能量3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现给出化学键的键能(见下表):化学键HHClClClH键能/(kJmol1)436243431请计算H2(g)Cl2(g)=2HCl(g)的反应热()A862 kJmol1 B679 kJmol1 C183 kJmol1 D183 kJmol14.白磷的化学式为P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如图)。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十氧化四磷(P4O10),在十氧化四磷分子里只存在PO和P=O两种共价键。 已知键能:PO 360 kJm
5、ol1;P=O 585 kJmol1;PP 198 kJmol1;O=O 498 kJmol1。请问:在P4(s)5O2(g)=P4O10(s)中,H_。5对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EA、EB、EC、ED分别表示物质A、B、C、D所具有的能量 ( )AEAEB BEAEBEC CEAEBECED DEAEBQ3 BQ1Q22Q3 CQ1Q2Q3 DQ1Q22Q3练方法技巧 思维模型的运用已知H2(g)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问: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H大于零还是小于零?5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
6、消耗的能量(kJ):物质Cl2Br2I2HClHBrHIH2能量(kJ)243193151432366298436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5)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H2 BCl2 CBr2 D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AHCl BHBr CHI (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答:_。(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答:_,你的根据是_。6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
7、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是?。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答案知识点一有关反应热的概念1答案C 2 答案C知识点二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3答案C 4.答案2 982 kJmol15答案C 6. 答案D练基础落实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D练方法技巧思维模型的运用4.答案a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b代表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c代表反应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练综合拓展5 答案(1)A(2)A(3)放热反应(4)Cl2(5)能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氢
8、化物越稳定,反应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6答案436 kJ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目标要求1.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道影响反应热大小的因素。2.会写热化学方程式。.能熟练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3.了解中和热的含义及测定方法。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的_和_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表示意义(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变化。(2)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_和实际生成的生成物的_。(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的_相对应。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
9、注意事项(1)_ _;(2)_ _(3)_ _。二、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原理:在稀溶液中,_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2注意事项(1)碱液稍过量的目的是_。(2)操作时动作要快目的是_。(3)实验中若使用了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_。练习: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0、(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用50 mL 0.50 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答案: (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不等 相等 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
11、)偏小 偏小。疑难点拨-解释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几个为什么?1、是否所有酸与碱的中和热都是相同的?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完全电离,所以它们的反应就是H与OH-结合成H2O的反应,每生成lmol水放出的热量(中和热)是相同的,均为 573 kJmol。但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存在着电离平衡。弱酸或弱碱参与中和反应的同时,伴随着电离,电离过程要吸收热量,此热量就要由H与OH-结合成水分子放出的热量来抵偿,所以总的来说中和热小于 573 kJ/mol。2、实验中对盐酸、NaOH溶液浓度有何要求?盐酸和NaOH溶液浓度的配制须准确,且NaOH溶液的浓度须稍大于盐酸的浓度。为使测得的中和热更准确
12、,所用盐酸和NaOH溶液的浓度宜小不宜大,如果浓度偏大,则溶液中阴、阳离子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就大,表观电离度就会减小,这样酸碱中和时产生的热量势必要用去一部分来补偿未电离分子的离解热,造成较大误差(偏低)。NaOH溶液必须现配,往往由于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导致浓度不准,影响实验结果。还要注意新配制的NaOH溶液要充分冷却至室温后才能使用。3、实验中怎样选用温度计及读数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宜用有0.1分刻度的温度计,量程100,中和前酸和碱溶液的温度要相同,且都为室温,且测量时应尽可能读准,并估读到小数点后第二位。温度计的水银球部分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而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读数,以提高所测温度的精度
13、。(注:更精确的中和热实验,需要精确度 0.002。普通温度计不能达到此精确度,需用贝克曼温度计进行测量)。4、使中和热测定结果往往偏低的原因有哪些?(1)用两个大、小烧杯组装量热器时,两个烧杯不能相平,纸板孔偏大,搅拌不均匀都可导致结果偏低;(2)倒入NaOH溶液慢。要一次性、迅速地将NaOH溶液倒进盐酸里,立即用硬纸板(或泡沫塑料板)盖好,及时观察温度上升情况。反正实验时动作要快,以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3)仪器保温性能差;这是偏低的主要原因,用保温杯做实验更能接近理论值;(4)实验中忽略了仪器所吸收的热量,因此也使结果偏低;(5)计算中假定溶液比热容为418 J(g),密度为 1gcm3
14、,实际上这是水的比热容和密度,酸碱溶液的比热容、密度均较此数大,所以也使结果偏低。5、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HOH-=H2O,能否用此代表所有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不能与离子方程式意义中的“实质”混同。根据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将难电离或难溶的物质以及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所以弱酸、弱碱参与中和反应时应以分子的形式保留。例如,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离子方程式就应当写为:HAC+OH-=Ac-+H2O,只有可溶性强酸强碱的离子方程式才可能如此表示。知识点一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B凡是在加热或
15、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H483.6 kJ2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 kJmol1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知识点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修 化学 全套 导学案 13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