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读后感(共2页).doc
《《课堂评价》读后感(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评价》读后感(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堂评价读后感在暑假,我拜读了王少非先生主编的课堂评价,在书中,对于课堂评价的一些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课堂评价是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将运用这些信息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改善的过程”(P.11)。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多的陶醉于自己完美的设计、学生激昂的情绪,而没有在课堂教学中收集到有价值的信息。那么如何去收集有价值的数据呢?书中其实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有清晰明确且与学习目标一致的评价目标”、“运用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方法”(P.25-26)这样两条其实就说明了在课堂上收集信息的路径。评什么不是随意确定的,也就是说,评价目标的设定不是随意的。评价目标的设定是有依据的
2、,直接的依据就是学习目标,也就是学生在相关课程教学之后能够得到的学习结果”(P.33)。我们目前针对学习目标的界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评价任务的设计上也有了一些成绩,但在作业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也就是作业的“可解释性”上的不足。课堂评价不单纯是在“课堂上”的,它还包括纸笔测验、访谈等。我们往往在“课堂上”重视以口头问题、表现评价为主要方法,而在作业中往往采用的纸笔测验的方法。看起来“课堂上”达成了“教学评一致性”,但是“课后”确没有考虑到一致性。因此,我们的作业建设进度需要提速。作业的设计可解释,方法上形成连贯性,知识结构形成网状。此外还要正确使用评价结果。“评价的两种最重要的用途就是用于
3、价值判断和用于为改进提供支持”。“用评价结果来做价值判断,关键就是运用评价结果来证明评价对象是否符合某种质量标准,是否达到某种水平,是否具备某种能力,是否胜任某种工作或学习机会”(P.183)。那么我们发现学生通过学习没有达成学习目标时,应该怎么办?这就需要倒推我们的教学过程,回头看看,审视我们界定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是否真的达成了一致,为我们下一步的教学决策提供依据。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如何进行教学决策?书中指出“教师的决策也不限于课前课课中,课后同样需要决策。当教师对已完成的课进行反思时,必定有相应的决策过程相伴:目标是否还需要这样陈述?内容是否还应该这样处理?过程是否还应该这样来实施?能否安排其他的学习活动?安排什么活动?怎么安排?哪些学生需要进一步的教学?怎么教?”(P.220)。直接把我们遇到的问题指向了课堂教学。可以看出课堂评价作为内部评价不单纯的是指向收集学生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学习的信息来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者的信息。课堂评价也不单纯是一种评价,更重要的是反思和策略优化。这位老师能够通过学生的作业发现了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是一件值得赞的,但如果我们在发现问题之后分析问题,然后将分析后的结果形成教学的策略整合,那么我们怎么能不进步呢?专心-专注-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堂评价 课堂 评价 读后感
限制150内